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與中央網信辦行動網路管理局合作推出“中國一分鐘”微視頻特輯。
2018年12月13日,推出第二集《創新中國一分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創新中國一分鐘
- 製作單位: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
- 推出時間:2018年12月13日
- 屬 性:微視頻
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與中央網信辦行動網路管理局合作推出“中國一分鐘”微視頻特輯。
2018年12月13日,推出第二集《創新中國一分鐘》。
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與中央網信辦行動網路管理局合作推出“中國一分鐘”微視頻特輯。2018年12月13日,推出第二集《創新中國一分鐘》。內容簡介一分鐘,4個人通過AR技術線上一睹莫高窟風采;一分鐘,...
創新型國家,是指那些將科技創新作為基本戰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形成日益強大競爭優勢的國家。2022年8月,中國邁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指導方針 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是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指導方針。自主...
《大國創新》是一檔大型融媒體互動訪談節目,以“展大國風采,樹創新精神”為口號,通過訪談對話、品牌推介、專題紀錄片、直播訪談等多種節目形式,以央視頻道為主要播出渠道,廣泛覆蓋財經、軍事、科教、音樂、農業、購物等類目,全面展現中國...
中國元素是指在中國本土上誕生的各類事物的總和,具有優劣之分。優秀的中國元素是指凡是被大多數中國人(包括海外華人)認同的、凝結著華夏民族傳統文化精神,並體現國家尊嚴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號或風俗習慣。元素背景 “中國元素”有一種...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19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發布的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2023年12月6日,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3)冠軍爭奪賽、大賽優秀項目資源對接會暨落地項目簽約儀式在天津大學舉行。2023年12月11日,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3)圓滿落幕。2024年1月26日全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
第十一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是2022世界工業與能源網際網路博覽會的活動之一,由地方賽、專業賽和全國賽組成。大賽以“創新引領,創業築夢”為主題,以“擇優遴選、創新服務、加速培養”科技企業為主線,聚焦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發展高新技術...
通信技術的發展和產業進步,需要國內運營商和設備製造商緊密合作,共同推動企業自主創新。而技術創新的規律表明,只有產業鏈供需雙方加強合作,才能更快更好地形成自主創新的成果。作為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中國移動一直高舉自主創新大旗,在實現...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 中 心研究組長、研究員。李勁松1993年7月畢業於江西農業大學畜牧獸醫系;1996年7月獲得揚州大學理學碩士學位;1996年7月—1999年8月曆任揚州大學助教、講師;2002年7月獲得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理學博士...
創新是一個漢語詞語,亦作“剏新”,一指創立或創造新的,二指首先。出自《南史·后妃傳上·宋世祖殷淑儀》:據《春秋》“仲子非魯惠公元嫡,尚得考別宮。今貴妃蓋天秩之崇班,理應創新。”基本含義 創新的定義 創新是指:以現有...
中國數字公司也在指引商業模式創新,比如共享腳踏車公司OFO和摩拜腳踏車已將其業務拓展到亞洲、歐洲及拉美等國家。建設成績 2020年9月13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印發《數字中國建設發展進程報告(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報告...
使得信息普適、知識普適,以知識為基礎的創新活動也普適了,每一個人都成為了創新的主體,生活、工作在社會中的人民真正擁有最終的發言權,歐盟正在迅速發展的Living Lab創新模式、MIT正在推廣的Fab Lab創新模式、中國正在探索的AIP創新...
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是由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國家網信辦和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共同指導舉辦的一項以“科技創新,成就大業”為主題的全國性創業比賽。大賽秉承“政府主導、公益支持、市場機制”的模式,既有效發揮了政府的統籌引導能力,...
解放後選擇這裡建中國科學院,覺得“中官”二字不好,才在北師大校長陳垣先生的提議下改名為“中關村”。中關村的巨變,是共和國科學發展史的縮影。區域定位 ◆ 中國高科技自主創新的發源地 ◆ 中國高科技創業和投資的熱土 ◆ 中國經濟...
《2023中國詩詞大會》創新性地以沉浸式演繹的方式呈現敦煌飛天,突破時空界限,用獨特視角“打開”敦煌,呈現敦煌文化的輝煌燦爛。(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趙聲良評)《2023中國詩詞大會》在注重中國古典詩詞藝術性表達的同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
三是先進性,真正的改革創新必然順乎文 明之潮流、體現時代之脈動、展示歷史之未來,因而能夠獨領風騷、影響深遠, 如果只是歷史回聲的共振、甚至是歷史沉渣的泛起,那就不是改革創新,而是復 辟倒退。反過來,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不僅是...
李善友,男,漢族,1972年出生於吉林。李善友是混沌大學 創辦人,致力於創建創新學科體系,將“第二曲線”、“第一性原理”、“理念世界”等哲學科學思維引入商業教育,幫助創新創業者認知升級。創辦混沌大學前,李善友曾擔任中歐國際工商...
2019年2月14日,中國研究人員在美國華盛頓說,“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預計將超出預期壽命、繼續工作至少2年以上,並展開更多國際合作。技術創新 精準控制 墨子號衛星對精準控制的要求非常高,衛星飛行中,攜帶的兩個雷射器要分別瞄準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