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職扎堆

副職扎堆是指政府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福建省龍巖市政府辦公室一位秘書長手下有18位副職,其中副秘書長就有13位。官方回應稱,這13個副秘書長專職的只有7個,其餘的都是因為工作需要掛職的副秘書長。從副職扎堆可以顯見,官場冗員臃腫暴露無遺。機構改革停留於口號,與行政體制改革背道而馳,更是超越了現代政府治理的正常想像。其實,和副職扎堆類似,被問責、辭職的官員在模糊的程式下,也大都出現蹊蹺復出的情形。從中可以看出,地方政治,特別是人事決定權,事實上已經成為一小撮人的私權。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首先是,各級官員、上下級之間形成了穩定的利益、榮辱關係,不給予官職無法保證地方政治穩定;其次,公務員退出機制還沒有,官員能進不能退,不安排副職往哪安排呢?副職多,官員多不可能因為報導,而真正減少,就算因為報導不再做副職了,官職沒有了,但依舊不是百姓而是官,頂戴還在,並隨時準備復出。各地頻繁曝出的副職扎堆、火速復出,都表明地方官員完全挾持了地方權力,將其作為個人意志。地方吏治亂象嚴重到如此程度,使之正常化已經不容討論,改革迫在眉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副職扎堆
  • 別名:政府機構臃腫
  • 提出者:福建省龍巖市政府
  • 提出時間:2011年
司空見慣,危害重重,破解方法,

司空見慣

2011年,有網友曝出福建省龍巖市政府辦公室一個秘書長手下有18位副職,其中副秘書長就有13位。該網帖被各大論壇轉載,迅速成為網路熱點。中央黨校一位教授就此表示,這是非常荒唐的事。
一正13副,這還不算太荒唐,早在2008年,這一紀錄就被超越,東北的鐵嶺市就被曝出有9個副市長、20個政府副秘書長,鐵嶺市市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回應稱,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情況,鐵嶺每個副市長都有不同分工。但說歸說,這樣的新聞終究不是“正面報導”,隨後,“政府機構”頁面中,20名副秘書長的名單被撤下。
人們不知道龍巖市的副秘書長是否必須配備13位,來自當地宣傳部的解釋是:市政府辦公室的確設立了18個副職,其中有副秘書長13個。這13個副秘書長專職的只有7個,其餘的都是因為工作需要掛職的副秘書長。言下之意這13位副秘書長的配備都是出於“工作需要”,6位並不是真正的“副秘書長”。就像當初鐵嶺市官方回應的那樣,都是有不同的分工,既然是工作需要,別說配備13位副秘書長,即使配備130位也是有道理的,不過到底出於什麼工作需要,就很值得品味。
副職扎堆
副職扎堆
每增加一副職,必須設定配套的下屬機構和人員,政府官員必然增加;同時,每個部門都會考慮增加本部門的人數以期提高自身權力勢力。在這種明爭暗鬥的權力博弈中,政府機構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臃腫。
政府機構的設定和官員的數量構成是出於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務的目的,其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處理公共事務、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政府官員不是公民的父母官,他們是公民的“僕人”,公民納稅以供其運作,公民是政府機構“奶娘”。
臃腫的政府機構會增加政府的“行政內耗”,增加公民的“供養”負擔。鈎心鬥角、人浮於事、互相推諉的政府機構是不能向社會提供高質量的公共服務的。這樣的政府不僅不能改善民生,反會增加公民負擔。只會使得貧困縣更加貧困。

危害重重

首先,直接加重社會負擔。一是增加了納稅人的負擔。這么多人被安排到副職崗位,自然都得享受相應的“待遇”;二是增加了基層的負擔,副職越多,下基層檢查指導工作的頻率就越高,勢必會增加基層接待的人力、財力負擔。
其次,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因人設事的結果,必然是看上去大家都有事做,都要負責任,實際上都無所事事,遇事都可以推卸責任。領導層副職扎堆,中層肯定也好不到哪裡去。如此機構臃腫、人浮於事,哪有什麼工作效率可言?
其三,影響班子內部團結。由於分工過細,各人分管的工作難免會有交叉,這就容易造成班子成員之間的明爭暗鬥搞內耗,影響決策效率。如鄲城縣直某單位有領導班子成員10餘人,開會時因主席台位置有限,領導的座位牌沒有全部擺上,結果引起某領導不滿,當場拂袖而去,會議不歡而散,就是一個極好的例證。
其四,滋生民眾不滿情緒。台上局長几排座,台下科長坐滿堂,吃喝時浩浩蕩蕩,辦事的寥寥無幾,這樣的政府機關,這樣的官員作風,當然會讓民眾不滿和反感,更談不上好口碑、好形象。

破解方法

為什麼機構膨脹現象在一些地方屢禁不止?英國歷史學家帕金森曾通過對1914年至1928年英國海軍部的對比,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14年中,英國海軍艦艇數目縮減了三分之二,海軍兵員由14.6萬人減到10萬人,海軍部的官員卻由2000人增長到3569人,暴增了78%。帕金森為此總結了這樣一個“帕金森定律”:老於為官之道的官僚,其基本的“為官之道”有二,一是要儘量製造下屬,不要製造敵人;二是官僚之間會互相製造工作以凸顯自己的忙碌及重要性。
“帕金森定律”深刻闡釋了政府規模的膨脹秘密,即不斷地製造下屬,以分解責任,凸顯自身的權威,顯示所屬部門的重要,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組織體系,最終令政府財政不堪重負。
中國的“官民比”雖然一直缺乏權威的研究數據,但“廳級幹部一走廊,處級幹部兩禮堂,科級幹部一操場”的民間順口溜,正是對“官多臃腫”的反諷。媒體經常報導,一些地方和部門的公務員上班無所事事,上網、打牌、炒股、看電影等。除此之外,從每年不斷攀升的政府行政開支中,人們也不難看出政府機構超編、人員膨脹的苗頭。精簡機構、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顯然已經刻不容緩了。
要解決機構改革中可能出現的膨脹怪圈,一是要管住人,二是要管住錢。組織部門要在制度和紀律上紮緊違規進人、違規增編的口袋,堅決糾正超編進人、超職數配備領導幹部的情況,建立公務員正常退出機制。同時,各級人大還要嚴把財政預算關,對於超編人員不予核撥經費,嚴格公務員工資發放制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