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辮令

剪辮令

《剪辮令》全稱《大總統令內務部曉示人民一律剪辮文》,是辛亥革命後,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的一項重要法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剪辮令
  • 頒布時間:1912年
  • 發布者:孫中山
  • 性質:社會改革法令
發布,經過,

發布

《剪辮令》全稱《大總統令內務部曉示人民一律剪辮文》。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1912年1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下剪辮子令說:“滿虜竊國,易吾冠裳,強行編髮之制,悉從腥膻之俗……今者清廷已覆,民國成功,凡我同胞,允宜除舊染之污,作新國之民,凡未去辮者,於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淨盡,有不尊者,以違法論”。

經過

男人後腦勺留一條辮子,是清朝人的典型形象。清廷入關前,漢族男子都是蓄髮而冠之。清順治二年(1645),攝政王多爾袞,命禮部向全國發布“剃髮令”。其所謂“剃髮”,是要求剃去頭上前半部頭髮,後半部,依滿人習俗削髮留辮,廢棄明朝衣冠。實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違抗者處死。從此,人們頭頂上拖著“q”形辮子,持續了200多年。
同盟會員帶頭剪辮子
早在清光緒末年,濰縣有15名日本留學生,他們看到日本“明治維新”後的強盛,審視中華民族的命運,認識到只有推翻清朝,才能振興中華。這15名留學生在日本先後參加了孫中山先生創建的中國同盟會。1905年後,他們相繼回濰,又發展了部分會員。那時,他們大都以辦新學為掩護,在學校內,暗中積極宣傳孫中山“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革命主張。人們發現,這些從國外回來,穿著西服,頭上的辮子也早已剪掉的孫中山先生的信徒,也在以自己為樣板,暗示人們鼓起勇氣剪辮子。
剪辮子風,吹到了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創辦的樂道院裡。這裡,曾在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中遭到燒毀,而後又以“庚子賠款”得以重建後,成為滿清政府再也不敢侵犯的地方。其文華書院和廣文大學,也早有同盟會員在校內進行革命宣傳活動。1910年,同盟會員謝鴻燾從日本回國,到廣文大學教書期間,就在青年學生中,發展了張同譜、張延祿、曹志新、朱學海、秦文彬、秦明德、秦明堂等14人為同盟會員,他們成立了廣文分會。在積極接受和宣傳孫中山革命主張的同時,也紛紛剪除了辮子。《廣文校譜》一書中,有一張1910年全校男生部師生合影照片裡,70多名青年學生,全都是剪了辮子留著分頭的形象。
紳士學者中有人敢冒險
受同盟會的民主共和思想影響,在社會上,也有一些開明士紳冒險擁護共和,剪去辮子。其中,影響頗大的,是時年23歲的丁叔言。
當時,丁叔言已經繼承家業,成為濰縣豪紳丁六宅的掌門人。因為個人愛好,他先後組織了民間社團“端陽詩社”和“神州畫社”。當上了丁氏初級國小堂的校長。他還經常到“智群學社”參加社會活動。智群學社是由其塾師劉金第與地方知名人士郭恩敷、杜佐宸等發起組建的,以“研究新學,開通風氣”為宗旨,主張“講學明理、合群圖強、欲養民德、須開民智”,從中覓求救國之道。它是濰縣第一個民間團體。丁叔言經過參加這些活動,在逐漸增強了民主共和意識後,決心與滿清決裂。辛亥革命前夕,他和畫社、詩社的幾位好友,也毅然冒險剪除了辮子。他的畫友丁東齋,在剪了辮子後,還畫了一幅“醒獅圖”以作紀念。
民國元年孫中山下剪辮子令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1912年1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下剪辮子令說:“滿虜竊國,易吾冠裳,強行編髮之制,悉從腥膻之俗……今者清廷已覆,民國成功,凡我同胞,允宜除舊染之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