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察縣泉吉湟魚洄游觀景點,位於海北州剛察縣泉吉鄉以東、伊克烏蘭鄉以西、泉吉河東側,離縣城23公里,315國道北側,以泉吉河湟魚洄游觀賞為中心,創新湟魚洄游觀賞形式,使遊客能更清晰地觀賞湟魚洄游地“半河清水半河魚”震撼奇觀。按照國家3A級旅遊景區標準,建設觀魚棧道、遊客服務中心、房車營地、藏文化展示等設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剛察縣泉吉湟魚洄游觀景點
- 地理位置:海北州剛察縣泉吉鄉
- 氣候條件:高原氣候
- 開放時間:全年
地理環境,旅遊信息,特色景觀,特色產業,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剛察縣位於青海省東北部,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青海湖北岸。介於東經99°20′44″-100°37′24″,北緯36°58′06″-38°04′04″之間。東隔哈爾蓋河與海晏縣為鄰,西與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毗鄰,南隔布哈河與海南州共和縣相望,北隔大通河與祁連縣接壤。縣境東西長113.8公里,南北寬122.2公里。全縣土地總面積8138.07平方公里,占青海省總面積的1.13%,占海北藏族自治州土地面積的23.8%。縣城距省會西寧市188公里,距州府所在地西海鎮88公里,離青海湖北岸15公里。青藏鐵路、315國道穿越縣境,鄉村路網四通八達,是承接環湖體育圈、旅遊圈、文化圈和生態圈的重要連線點。縣域平均海拔3300米,屬於五類區縣份。
旅遊信息
6月的青海湖,水鳥翔集、魚翔淺底。此時,青海湖中的特有物種湟魚也開啟了每年一次的洄游之旅,通過這段艱辛的歷程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剛察縣泉吉湟魚洄游觀景點所在的在泉吉河中,密密麻麻的湟魚正逐級跳躍專門為其修建的洄游通道,場面十分壯觀。
特色景觀
湟魚洄游是青海湖的特色景觀,剛察縣泉吉湟魚洄游觀景點是主要的觀賞地之一。
“湟魚”學名為青海湖裸鯉,作為青海湖中大型野生經濟魚類,裸鯉占據著“水—魚—鳥—草地”生態系統的核心地位。2004年被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列為瀕危物種。
青海湖是鹹水湖,湟魚要以生命為代價,向入湖的淡水河上游拚命洄游,刺激性腺發育成熟,孕育繁衍後代。每年5月底至8月底是湟魚洄游季,青海湖入湖河流沙柳河、布哈河、泉吉河及其支流的淡水河道內是其重要的洄游產卵地。湟魚洄游繁殖的道路,可謂“千難萬險”。此時,需要“養家餬口”的夏候鳥不遠萬里飛至青海湖周邊,湟魚則是夏候鳥最重要的食物之一,湟魚洄游時要時刻警惕河邊等著捕獵它們的鳥類。而洄游之旅的坎坷,遠不止此。過去,由於青海湖周邊農田灌溉所需,在湟魚產卵的各主要河道上修建了攔河壩,這些攔河壩也阻斷了湟魚上溯產卵之路。為解決這個問題,為湟魚提供更多更廣的繁殖渠道,2005年起,青海官方在攔河壩旁邊修建過魚通道,以便湟魚能夠穿越攔河壩到達產卵地。有了這個專門的“生命通道”,階梯式的過魚通道可以幫助湟魚輕鬆躍過台階的高度。
湟魚洄游九死一生,如果長時間不降雨,就會有魚擱淺在岸邊死掉,還有被偷偷捕撈的風險。2003年起,青海全面實施封湖育魚,實行零捕撈。之後成立裸鯉救護中心後開始研究裸鯉人工繁殖,使裸鯉得以有效保護。據青海省農業農村廳數據顯示,2002年,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只剩2592噸,比原始資源量下降了123倍。截至2021年底,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已達10.85萬噸,較2002年保護初期的2592噸增長近42倍。
特色產業
剛察縣依託高原海濱藏城建設、沙柳河生態走廊及湟魚家園的打造,以青海湖觀魚放流、三牲拉布則民間祭祀等民俗傳統節慶活動為文化主線,引導、扶持民間手工藝人開發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高的環保寶瓶、馬呢石刻、聖湖哈達、民族服飾等文化旅遊產品。剛察縣夢之湖文化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利用公司收購、農戶加工等方式,將剛察縣所有的石刻藝人、卡絲刺繡藝人、標本藝人、藏族服飾藝人及其業餘愛好者帶動起來,研發推出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場價值的文化衫、掐絲唐卡、優酪乳等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旅遊產品,並註冊了“夢之湖”牌文化旅遊產品商標。
從上世紀70年代打魚為生,到封湖育魚放棄傳統經濟模式,不變的是,湟魚依舊是新泉村村民賴以生存的發展之基,不同以往的是從單純打魚轉變為現如今的靠魚吸客買手藝。這也使得新泉村村民對於習近平總書記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講話精神有著深刻感悟。每年6月中旬的泉吉大橋觀賞湟魚洄游區是最佳的觀魚點,隨著政府保護力度的加強和媒體的大力宣傳,泉吉大橋觀賞湟魚洄游區遊客日益增多,泉吉鄉深化構建泉吉大橋觀賞湟魚洄游區“旅遊+”產業,進一步拓寬民眾增收渠道,推動文化傳承與產業提升相結合,在泉吉河觀魚台規劃商品銷售區域,多方籌措資金20萬元,安裝售貨亭10個,協調市場監督部門對售貨亭進行統一備案,經營人員全部辦理健康證。按照每個售貨亭1000元/年標準由新泉村村民租賃經營,實現村民增產增收和村集體經濟“雙增收”,截至目前,戶均收入突破3萬元,其中更有單戶收入突破15萬餘元。實現村民和村集體經濟“雙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