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鋪下村坐落在龍泉河東岸,位於即墨經濟開發區北部,距開發區駐地3公里,東與南北楊頭村交界,北與後鋪下村相連,西靠龍泉河,南鄰青威公路,現隸屬即墨經濟開發區。全村轄區域總面積34.4公頃。其中耕地面積8.5公頃,工業用地19.9公頃,居民用地6公頃。2003年全村共有常住居民96戶,總人口為363人。全村姓氏有杜、譚、高、徐等9姓,其中杜姓最多,均為漢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前鋪下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即墨經濟開發區北部
- 面積:34.4 公頃
- 人口數量:363人
村莊由來,經濟發展,社會事業,社會福利,
村莊由來
前鋪下村是明朝即墨通萊陽驛郵路上侯家莊鋪的所在地。設鋪之時,此地尚無居民,故借相距較近的侯家莊為鋪名。永樂時(1403-1424年),欒姓在驛站以西低處立村,稱鋪下。明朝末期,孫姓在鋪下前立村,稱前鋪下。繼之,清初杜姓由高哥莊村,譚姓由普東村搬入居住。高姓光緒二年(1876年)由東關村遷入。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方面,1949年全村耕地26公頃,主要糧油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地瓜等。糧食平均畝產70公斤,農業收入5600元,畜牧收入400元。1950年冬進行了土地改革,全村土地增加到35公頃。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糧食畝產增加到90公斤。1964年在西河崖打了一口機井,修水道300米,並供上了動力電,水利灌溉面積達6公頃。1978年平均畝產134公斤,總產10.3萬公斤,2002年畝產266公斤,總產3.2萬公斤。建國初期農業總產值為0.56萬元,1978年為2.8萬元,2002年為10萬元。2002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8萬元,畜牧收入6萬元。自2000年以來被國家徵用土地20公頃,隨著耕地面積的不斷減少,第一產業逐漸萎縮,村民主要從事第二、三產業。
第二產業方面,1968年購值了4台磨光機,辦起了磨光廠,有職工6人,但生產能力低,年產值1000元,於1969年停工。1973年辦起板金廠,投資1萬元,有職工10人,年產值5萬元,利潤1萬元。1975年成立了建築隊,到1978年兩項產值8萬元,利稅1?5萬元,於1983年3月停工。1987年建起了全村第一個私營企業——捷登拋光廠,投資20萬元,有職工20人,年產值30萬元利稅6萬元,於1996年停工。近幾年,全村勞力大部分轉入工廠務工或從事建築、勞務輸出等,到2002年總收入160萬元。
第三產業方面,1971年辦起磨坊,1975年建粉坊。2002年全村從事第三產業的達26人,村民辦起了維修部、小賣部、雜貨店、飯店,並從事車輛出租,全村收入50萬元,每戶平均年收入6萬元。
社會事業
文化教育方面,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該村民眾文化落後,絕大部分適齡兒童不能上學,青壯年文盲占青壯年人數的80%。1966年村投資建起江家西流農中,1968年建起王家後哥莊聯中教室3間。1999年為建設開發區第二國小捐資16.1萬元。2001年為建設開發區中學捐資5萬元。到1965年全村基本掃除了青壯年文盲,1994年實施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在校學生鞏固率達100%。到2002年為止,全村共有15人考入大、中、專院校。
醫療衛生方面,1949年之前全村既無診所也沒有民間醫生,建國後,1950年,政府開始免費為農民預防接種各種疫苗。1967年有一名“赤腳醫生”。1969年設立了村衛生室。2002年全村有甲級衛生室1個,醫護人員1名,村民衛生保健水平逐步提高。
人民生活方面,1949年前,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50元,年人均口糧100公斤。新中國成立後,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6年,全村人均糧食180公斤,人均收入80元。1978年,人均糧食200公斤,人均純收入117元。2003年人均糧食90公斤,人均純收入3588元。人均存款2000元。1964年全村供電。2002年末全村有電話70部,電視機96台,機動車56輛。
村莊建設方面,1949年,人均住房面積8平方米。1980年以後房屋都以磚、石、鋼筋加水泥建成,1980年人均住房面積12平方米。到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20平方米。1949年村內街道不整齊,胡同狹窄,房屋零亂。1982年規劃1.4公頃統一建設新村。1990年,村投資5.2萬元修整了村內四條街,1992年,村投資3.7萬元進行了自來水改造。1993年,投資3.3萬元建村委辦公室。1994年投資2.4萬元建配電室修整線路。1999年,投資4萬元改造線路安裝路燈。2002年,投資2萬元整修了街道,全村實現了綠化、美化、亮化。1991年由即墨市政府授予“文明村莊標兵”稱號,1990年和1992年獲“雙文明建設先進村莊”稱號。
社會福利
從2000年開始每年集體出資2萬元為村民繳納“三提五統”費,已出資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