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置
前山村位於天紅鎮東部,南與馮山村相依,東連團結村,西鄰農科所,北毗廟前村。屬半丘陵地區。村委會坐落在傅家橋(一座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的五孔石拱橋)西北頭,距天紅鎮2公里。南北依山,中間屬平坂,中間一條橫港貫穿全村通向農科所,組組、莊莊水泥路通村部連線彭樂公路。全村面積12.01平方公里。
二、地名
本村地名曾有過幾次更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建安鄉6保,新中國成立後初期為團結鄉,成立人民公社時,鐵匠坂路邊有一涼亭,到大隊路邊有一村莊叫梓山龍,因而得名龍亭大隊。而後在1971年更名為前山大隊,因境內有一前武山而得名,現為前山村民委員會,2009年將原村部設在樊家後又遷在十三塢學校內再次遷至在現今傅家橋新橋頭
三、自然村地名
聶家小組,由聶家和新店兩個自然村莊組成,距鎮政府3公里,天樂公路南北兩側,坐落在大石板山腳沿至在聶家堰,34戶,155人。聶家自然村莊坐落在聶家堰港旁邊的田坂上,據聶尚德墓碑載,聶氏祖先於清康熙年間(丁丑年)從定山祠堂聶家(早廢)遷此。後相繼又有曾姓、王姓、扶、朱姓遷來居住。現22戶,101人。下新店自然村莊周澤民於清末由福建遷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相繼有蔡姓、游姓、扶姓、王姓和孫姓來此居住,12戶,54人。向陽小組由黃土嘴、破屋張家兩莊組成,距鎮政府2公里的平坂中,東與本村傅劉100米之隔,南與村部、傅橋百步之遙,西有鐵匠坂土地和農科所葡萄土地相連,北面背山毛竹鬱鬱蔥蔥,一條村級公路連線天樂公路。44戶,195人。黃土嘴自然村位於一小山咀下,南有傅橋港,背靠竹山,村西有座土地廟,通往鎮村公路穿村而過。歐陽氏宗譜載,歐陽耀直、歐陽耀光兩兄弟於明末清初從廟前下灣陽家遷此。傳說,歐陽氏兄弟遷來後人丁欠旺,幾代都有寡婦,怎么辦?族們一合計,提議求助風水先生,先生一看便說,你們看,村西邊是前虎山,猶如餓虎撲食,哪有不吃羊(陽)的。辦法有一,找一位王姓住在西邊,幫歐陽擋住凶氣,攔住猛虎,才能安然無恙,興旺發達。恰好,這年有一位借住在八仙塘朱家王姓裁縫,陽門以優惠的條件,請勸王師傅來此落戶。通過勸說,王開雲、王開和兩兄弟欣然應允,便從太平王炳珠遷來安家落戶,正是兩姓一莊,人丁興旺。現有38戶,127人。新中國成立後相繼有汪、魏、曾、朱和湯姓遷來安居。破屋張家緊依黃土嘴,前武山北麓,門前有港,後有塔子山,西邊有土地廟。相傳早年有一先輩,在此行醫開藥鋪,傳說能出80把白紙扇(古歷對郎中的一種稱呼),不知何故,鋪敗人衰,留下的是殘房破屋,因而得此名。直至清道光年間,張日明從宿松遷此居住生活,後又有歐陽、周、何姓先後遷居此地。現13戶,58人。傅劉小組由坂上劉家、傅家塢兩個自然村莊組成,距廟前2公里,東與聶家田地共坂,南有傅家橋背後港,西與黃土嘴一路相通,北靠天樂公路,村邊有一片雜樹林,現在兩個村莊新房幾乎連結,現25戶,115人。坂上劉家坐落在傅家塢門前公路以南,劉氏宗譜記載,劉道光於清光緒年間從太平城下劉家遷此。民國初期又有陳姓從福建遷來。現14戶,65人。塢里傅家位於天樂公路以南的小山塢里。先輩傅景四公於元末明初由都昌傅塘灣遷此。相傳傅公好交結賢友,勤耕讀,儉持家,喜習武,人丁興旺。到明朝中葉,已是百餘大戶的村莊,建大祠堂占地4畝,開四門,並訓練出130條打棍(1966年前,傅新華還保存有兩根打棍,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破四舊時失傳)。塢里傅家現有11戶,50人居住。傅家祖輩善做公益事業,造福桑梓,曾兩次捐巨資修造傅家大橋,第一次是在明嘉靖三十八年初修建的傅家大橋(已倒塌的老橋)。第二次是清康熙四十五年重修,就是現存五孔石拱橋,屬縣級保護文物。傅家橋自然村莊(大橋小組)距廟前2公里,四周平原敞坂與本村梓山、朱聯、前屋、聶家土地相連,背面有條河港,村莊緊連傅家大橋而得名。傅氏於明末從塢里傅家分支於此,同宗同修。新中國成立後相繼有劉、陳、陽、江、張、葛、計姓遷入。現45戶,187人。樊家小組是由樊家、石山塢和上汪家塢三個村莊組成,距鎮政府3公里,共33戶,151人。樊家背靠石山,村莊沿山腳而建,形像一條龍,祖輩樊悅敏於明洪武年間從南昌秀才鋪遷居樂觀樊家山,其子樊再續遷於此。村莊以姓氏而定名,爾後有陳、雷、余、覃、彭姓遷此安居。石山塢鎮敬老院旁,1992年有一鄧姓多年居住,1992年後遷回老家河南。1999年後,樊秋政、樊華生從樊家遷此。汪家塢位於樊家對面山塢,背靠下汪家塢,汪德勝於1929年從河南光山縣遷此。現3戶17人。熊家自然村(熊家小組)位於廟前街東南4公里的山壠里,三面環山,北為出口,山林四季茂密,鳥語花香,村西邊下首有一棵距今307年的皂角(夾)樹。祖輩熊志仁於明朝初期從都昌磨刀石遷此,現有25戶,99人。蘆壠小組由蘆家壠、石家、下汪家塢三個自然村莊組成,距廟前街4公里,房子都建在小山坡腳下,三面環山,現住有29戶,137人。蘆家壠自然村坐落在蘆壠一山埂上,對面是竹山,山腳為地,山壠為水田。據蘆氏宗譜記載,蘆成高於明正統年間,從樂觀鄉25都(鄰都)富鄉坂卜居前武山寨蘆家壠塘塢里遷入現14戶,68人。石家自然村位於廟前街東南4公里,前壠後山,早年住石姓而得名,後石姓人亡村廢。1943年雷青華、李水應、劉愛光和周湯氏等姓從本地遷來居住,現7戶32人。下汪家塢自然村坐落在汪家塢下首,1929年汪姓從河南光山縣遷來。八年抗日時又外遷,後有雷環德於1945年從馮山遷入,再後有朱氏遷來居住,現5戶,37人。梓山壠自然村莊(小組)位於廟前街東南3公里小山塢里,東西兩邊小山包上植有毛竹和梓樹故名,山林下首有座土墩,墩上有座古塔,傳說此塔是為了鎮壓蟒蛇精而建,因為蟒蛇常傷害過往居民,故建此塔鎮壓蛇頭,蛇身變成了一座山,正好圍住梓山。後梓山人丁興旺,為了紀念蟒蛇功德,將建塔基取名蟒蛇墩,亦稱蟒蛇塔(修建朝代不詳)。1966年被紅衛兵破四舊時人為毀壞蕩然無存。陳宏仁於清道光年間由鄱陽縣義門陳遷入。60年代後有童姓從沈家壠遷此,現發展到31戶,148人。姚家頸自然村(李家小組)位於廟前街以東4公里的石山腳下,村西北有條較長的小山埂,形如瓶頸,故此得名,村前有條公路通往團結,村旁有座六十年代興建的抽水機站,也是天紅第一座而最早的抽水機站。歷史上原住姚姓,不知何故,姚姓村毀人無,到明末清初李正春(譜記二十八世)從安徽東流舉家遷入,至今已繁20代,人丁興旺。新中國成立後,有戶管姓從鄱陽遷來落戶,現21戶,78人。前武山自然村(前武山小組)位於廟前街以南2.5公里,《水西劉氏宗譜》載,劉元伍於明洪武年間從太平關烏石山劉家遷來。相傳很早年代,村莊非常繁榮興旺,人才輩出,武官員多名,祠堂大門口豎有多對石旗夾、石鼓,至今還保存四對。後來不知何故,人凋村敗。直到民國初期,有位劉氏姑娘與曾姓聯姻。曾姓是從團結站壠搬遷過來,後又有徐姓兩戶從馮山東邊山遷來。現14戶,61人。船木塘自然村(小組)含王家巒位於廟前街南部3.5公里,村前有一口大池塘,形似木船,故此得名。民國十八年王昭太從鄱陽田坂樓山塢遷此。1976年後有硃砂堰單戶和港壩上單戶遷並船木,如今硃砂堰、港壩上遷後恢復耕地。現住有王、陳、曹、葉、戴、謝、姚等姓,共28戶,128人。朱聯小組由彭家壇、八仙塘朱家兩自然村組成,於距廟前街3公里,村部西南的小山坡下,兩個村莊隔龍相望,正是珠聯合璧而得名,全組現34戶,134人。八仙塘朱家自然村坐落在三面環山的小山塢里,形似坐桶。東有山梗,南與馮山下嚴山地相連,西有一條壠口,北有杉林,村莊周圍大小八口池塘因而得名“八仙塘”。朱達德於明末清初從太平關鄉大屋朱家遷此。爾後有廖姓從湖口廖家、張姓和謝姓遷來共同居住,現17戶,86人。彭家壇自然村位於前武山東南角小山腳下,背後有毛竹林,門前一條長壠,環鎮水泥公路穿莊而過。先輩彭賢學於明末從湖口縣壩橋彭家遷此。因其為道士懂《易經》,會八卦,經常設誦經,故名彭家壇。現17戶,59人。
四、居民
村內雖主姓村莊不少,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來自省內外人口來此安居樂業也不是少數。主姓有陽、傅、樊、聶、熊、彭、陳、劉、李、蘆,附姓有廖、曾、王、謝、雷、張、何、湯、管、汪、戴、蔡、覃、周等24姓。住宿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主要是土磚坯茅屋房,新中國成立後是磚木結構平房,改革開放後村民建房大變樣,鋼筋混凝小洋房,樓層一層兩層更高層。社會主義給農民帶來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新生活。方言和習俗全村語言以地方方言居多,少數上了歲數大的老者有河南、湖口和宿松語音。風俗禮節與全鎮各村大同小異,以農曆節日為主。
五、沿革
民國時期屬建安鄉,解放初屬彭澤第五區(楊梓區)團結鄉。1958年在建七里紅水庫整體搬遷,劃歸太平公社,1959年正月初七七里紅水庫臨時大壩破壩重新搬回原屬,恢復先鋒人民公社建置,1965年更名天紅人民公社,1968年成立革命委員會後擴社拼隊,龍亭大隊、龍珠大隊合併為團結大隊,大隊駐地橫港。1972年又恢復兩村建置,龍亭大隊更名前山大隊(因前武山而得名)。1984年撤社建鄉,建置未變,1993年又撤鄉建鎮,成立天紅鎮人民政府,同年大隊更名前山村村民委員會。全村轄區12個村民小組,22個自然村。362戶,1541人
六、經濟
前山地處丘陵地帶,小山多、壠田多,只有聶家坂和鐵匠坂傅劉坂屬平原,全村農田2406畝,其中旱地720多畝。農業以水稻為主,兼種棉花和其他經濟作物。水庫兩座,大小池塘72口,水面123畝。人工精養魚池2口,水面110餘畝。山林面積3417.9畝,主要以人工杉樹居多,毛竹和其他雜樹經濟林次之,全村機電排灌站10座,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田基本上都能旱澇保收。2015年人均收入已達到8600餘元。前山的民眾最能接受新事物,相信科學。1963年在全公社最早購置動力軋米機,第一個告別人工碓米、碾米、礱穀的傳統勞作。1964年大橋向陽領先購置了五匹馬力的柴油動力抽水機,既能抗旱抽水,又能軋米、磨粉,一機多用。在經濟起跑線上前山百姓一直都是走在前面。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新農村建設一個接一個,從2000年末期開始的玄木、朱聯第一個新農村建設到現今全村12個村民小組都實現了新農村建設,全部實現了住房明亮化,衛生清潔化,道路硬化、亮化、飲水自來化,休閒廣場化,山林道路綠化,池塘護砌化。雖然是農村、也享受著城市市民的生活,百姓臉上個個喜笑顏開。
七、文化教育
舊社會,前山村的教育很是匱乏,只有黃土嘴一所私塾,一名教書先生。新中國成立後,教育事業飛速發展,1951年全鄉第一所公辦學校設在傅家橋祠堂,有教師汪浩然等三人,在校學生46名。1953年搬遷到洋塢,校舍5間,教師3人,學生54人。建立人民公社後遷至在廟前街新建的先鋒公社完小。1966年後“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立四新,學校停課鬧革命,至1967年教育體制全面改革,學校遍地開花,洋塢、熊家、朱聯、大橋、向陽自辦了民辦學校,1968年向陽、大橋、朱聯三校合併,設在朱家嶺上林場內,學生62人,教師6人,1969年村學校大合併,新校建在樊家村部下首,1976年村里決定將學校改建在石山塢,當時有學生130人,教師9人,直到2000年老學校又定為危房,決定重建,於2001年新建一棟三層鋼筋水泥結構的教學樓。2011年根據鎮黨委、政府的決定,將前山國小改建為天紅鎮敬老院。現在前山國小喬遷建在梓山以東的公路旁。一直以來,前山村各地文化娛樂十分活躍,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以黃土嘴陽氏三兄弟(陽松成、陽松元、陽松龍)為主要骨幹的天紅地方採茶戲,先後排練了三十多部古裝傳統戲劇。六十年代前唱遍了天紅、樂觀等地,演出劇本有《烏金記》《喬麥記》《五女拜壽》《趕子圖》《梁山伯與祝英台》《二龍山》《天仙配》《漁王會母》《沉香劈山救母》等劇目,並傳承培養組建了十多個戲班子。至“文化大革命”破舊立新,才子佳人受批判,戲班被迫解散、燒毀劇本、毀掉服裝,並把陽松元老師傅當成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典型進行批鬥。1968年,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東風指引下,向陽小組(黃土嘴)一些青年又激情滿懷地學唱革命現代戲、將京劇現代戲《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改為黃梅戲唱腔,當年熱血青年白天生產、晚上排練,不計報酬、不怕苦和累,唱遍了天紅每個村莊,義務巡迴演出100餘場次。特別是慶祝天紅人民公社革委會成立的那場演出,在上演《智取威虎山》第七場時,台下千餘觀眾鼓掌喝彩,得到了觀眾的高度認可。期間,朱聯的《沙家浜》、聶家的採茶戲相繼出台,先進文化極大豐富著農村文化,也占領了農村文化陣地,滿足了民眾精神文化的需求。
八、醫療衛生
七十年代前一直沒有醫療點,處於缺醫少藥狀態,1972年村部創辦了合作醫療站,先後培養了鄉村醫生6名,添置了中西藥櫃及簡易的醫療器械。醫生由赤腳醫生轉為鄉村醫生,改革開放後,百姓全部實行新農合醫保。
九、宗教
村內沒有佛教廟宇,信佛參與大部分以老年人為主,趕廟會、慶佛節、居民們都很真誠。1987年,從安徽過來的基督教,有少部分信徒參與,一般每個禮拜活動1—2次,集中上課,唱歌,祈禱等活動。
十、古蹟
傅家橋,塢里傅家曾兩次主修大橋,第一次是明嘉靖三十八年初奠基傅家大橋。由於基礎和質量幾年後垮塌倒掉。第二次是清康熙四十五年重修,就是現在縣文物保護的五孔大橋,為了保護好這座大橋,2009年村兩委決定籌資在老大橋下面新建造一座鋼筋水泥結構的平面大橋。鎮蟒塔,位於梓山壠門口通往大橋公路下首的土地墩上,“文化大革命”中作為四舊產物被拆毀迄今未重建。前武山旗夾石鼓,相傳很早年前武山人才輩山、興旺,有多名文武官員,後來不知何故,人凋村敗,經過戰亂和數千年的洗禮,迄今保留四對旗鼓旗夾,村民把它作為古文物加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