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孫東村

前孫東村

前孫東村位於河南省東北部,屬新鄉市長垣縣常村鎮。北常村鎮、東有大廣高速、南臨趙崗鎮。村子南靠太行大堤,黃河的重要支流天然文岩渠從村子的腹地經過,而當地的十支渠、孫東灌渠亦環繞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前孫東村
  • 所屬地區:新鄉市長垣縣常村鎮
  • 地理位置河南省東北部
  • 人口:1500人
地理位置,村子特色,孫東柏樹,老五爺廟,腰鼓,自然資源,農村經濟,基礎設施,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地理位置

長垣縣前孫東村
前孫東村全村300戶,1500人。四面環水。村子裡的溝溝壑壑清澈見底,魚蝦成群。天然大地草地,牛羊成群,風景十分秀麗。

村子特色

孫東柏樹

樹齡約200年,位於孫東村國小校院內。柏樹斗寒傲雪、堅毅挺拔,乃百木之長,素為正氣、高尚、長壽、不朽的象徵。柏樹 在國外是情感的載體,柏樹常出現在墓地是後人對前人的敬仰和懷念。棺木通常用柏木製成。希臘人和羅馬人習慣將柏枝放入死者的靈柩中。是希望死者到另一個世界能得以安寧幸福. 而中國人在死者的墳上及墳地栽柏是寄託一種讓死者“長眠不朽”的願望。柏樹學名Cupressaceae,系引申自Zyparissias希臘神話載,有一名叫賽帕里西亞斯的少年,愛好騎馬和狩獵,一次狩獵時誤將神鹿射死,悲痛欲絕。建議總神將賽帕里西斯變成柏樹,不讓他死,讓他終身陪伴神鹿,柏樹的名字即從少年的名字演變而來,柏樹於是也就成了長壽不朽象徵,這個故事也就是柏樹這個名字的由來!

老五爺廟

一年一次的三月初一會使得老五爺廟人山人海,三里五里的村民都紛紛趕來參拜,香火十分旺盛。

腰鼓

腰鼓是我國古老的民族藝術,它來源於生活,又很好地表現了生活。腰鼓是滿、彝、漢等民族棰擊膜鳴樂器。歷史悠久,發音脆亮,在民間廣泛流傳,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掀起了黃土地上的狂飆,展示出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樸素而豪放的性格,張揚出獨特的藝術性。
前孫東村的腰鼓隊從幾十年前就有了,每年春節,整個村子大人小孩齊上陣,並參加附近村組織的活動。在整個縣城都小有名氣。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400.9畝(其中:田870.86畝,地530.04畝),人均耕地0.90畝,主要種植冬小麥、大豆、烤菸、包穀等作物;擁有林地10043.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56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畝,草地200畝;荒山荒地200畝,其他面積7134.84畝。

農村經濟

該村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40.9畝(其中:田87.86畝,地53.04畝),人均耕地0.90畝,主要種植水稻、烤菸、包穀等作物;擁有林地10043.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56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畝,草地200畝;荒山荒地200畝,其他面積7134.84畝。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6.8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1.74萬元,占總收入的32.5%;畜牧業收入27.85萬元,占總收入的41.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37頭,肉牛57頭,肉羊65隻);林業收入7.75萬元,占總收入的11.6%;第二、三產業收入7.55萬元,占總收入的11.3%;工資性收入2萬元,占總收入的3%。農民人均純收入2326元,農民收入以種養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萬元。常年外出務工人員3人,省內務工3人。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無路燈。全村有34戶通自來水,有34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8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戶。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4輛,機車6輛。該村到2009年底,34戶都居住土木結構住房。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1人,參合率80%;享受低保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 紫溪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5公里。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34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經濟林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4戶,共有鄉村人口156人,其中男性85人,女性71人。農業人口156人,勞動力89人。該村以彝族為主,其中彝族141人,漢族15人。
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1人,參合率80%;享受低保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 紫溪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5公里。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34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州立民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紫溪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0公里,距離中學3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3人,其中小學生8人,中學生5人。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40.9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開會通知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7人,黨員中男黨員6人,女黨員1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團員11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主要突出基礎設施、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人畜飲水、土地開發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由各村提供)。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核桃特色產業,種植面積5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80頭、牛70頭、羊100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2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9年的2326元增加到26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