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豐村

利豐村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1957年合作化運動時建利豐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而得名,其轄區為傅宅的東部。由前樓、水閣宣、四房裡、井豆沿及何宅等地組成。位於浦江縣東部。西距縣城20公里,東離鄭家塢鎮5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利豐村
  • 別名:利豐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
簡介,地理位置,經濟建設,農業發展,發展現狀,

簡介

1970年出土的南郊高爿文化遺址證明,新石器時期這一帶已有人類生息。前樓傅姓,隋朝已在此定居,水閣宣宣姓的定居可追溯到1200年前。柳溪傅姓,於南宋建炎初(1127~1130),隨宋室南渡,自汴京(開封)遷臨安,轉遷浦江胡畈,裔遷柳溪,遂成主姓,名傅宅。村的東北有始建於南宋慶元年間的白馬橋,傅宅又名白馬橋。
利豐村利豐村

地理位置

利豐村地處浦江水陸兩路通往省城的必經之路。浦陽江自西南向北,經村境,匯入錢塘江,通竹筏,村旁有水運碼頭。至民國時,仍為浦江縣貨物進出的主要通道。通往省城的大道,自縣城出東門,上鵓鴣嶺,經白馬橋,北下界牌宣,入諸暨,達杭州,此地是必經之地。浦江縣城至鄭家塢的公路,由西向東經村境,與相距5公里浙贛鐵路線上的浦江站銜接。與諸多的過境公路線聯成交通網路。客車北通杭州寧波紹興上海,南達金華麗水溫州,貨運車直達海城、鄭州等地。此外尚有運輸汽車30多輛,三輪車50多輛。
利豐村利豐村
柳溪橫貫街道,下柳溪環繞村北,早時這裡稱下柳市,為明代浦江縣4大坊市之一。農曆每旬的二、五、八為集市日,沿襲至今,久盛不衰。每年農曆的三月初三為傳統的廟會(今稱物資交流大會),是這裡的春季盛節。始於明。屆時演戲10台,親朋好友,歡聚一堂;賓客盈門,喜氣洋洋。各路商賈,雲集一地,以耕牛和農具交易額為最大,素有農具節之美稱,為浦江六大傳統廟會之一。村北,有明代建築土庫,是荷蘭人貿易貨棧,占地644平方米,首進(前庭)三間,後進三間二樓,左右廂房各9間,均系磚木結構。台門左右各一個,屬牌科門樓式,門樓坊為二柱三樓形,磚石結構,翹角飛檐,勾頭滴水。蓋的是蝴蝶瓦。主樓與邊樓之間的兩根爪柱和兩組柱頭斗拱承接。天井三口,砌有石板。房內為方磚鋪地。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村東有磊石砌成的鎮東門(洞門),系清乾隆年間的建築,過去是東邊出入浦江的必經之門。
清末屬感德鄉廿二都,本世紀40年代屬白馬鄉,1958年為白馬管理區利豐生產隊,1961年為白馬人民公社利豐大隊,1983年為白馬鄉利豐村,1985年白馬鎮。歷來是區、鎮(鄉)政府的駐地,浦江東部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經濟建設

1949年前利豐村只有生產農家具醬油、土酒以及印染之類的手工業1959年,部分農戶用手動面機加工麵條,銷售諸暨和浦江各地。1975年,創辦利豐五金加工廠,職工27名,車床8台,固定資產1萬餘元,年創利1萬元左右。1977年,轉為針織廠,實行職工內部承包責任制,年上交集體利潤4000元,職工多勞多得。1979年,公開招標,並增加產品,除針織外,兼做服裝。時少數農戶也開始從事針織製品。1983年,6農戶聯合辦了合濟橋服裝廠,自此,服裝企業在利豐村應運而生。至1987年,戶辦、聯辦服裝廠形成高潮。為促進縫紉工業的發展,村黨支部、村委會於1991年投資8萬元,對電力線路、變壓器全面進行了更新和改造。1992年全村有服裝廠、服裝專業戶百多家,並不斷更新設備,採用工業縫紉機。大的廠家有16台之多。同時,全村逐步形成生產一條線,有電腦繡花機、拷邊機、鎖洞機、縫扣機以及生產塑膠衣架等。服裝的品種有各式襯衫、皮夾克、西裝、風衣、滑雪衫、防寒服等。產品遠銷遼寧、鄭州、海城、石家莊、蘭州、武漢等地。在武漢有白馬一條街之譽。除縫紉工業外,尚有塑膠、食品、加工業等。1987年成了工業產值上1000萬元村,1990年工業產值達到3000萬元,1992年成了工業產值上5000萬元的村。
利豐村利豐村

農業發展

村有田950畝,山2326畝,昔日是易旱易澇地區。村北丘陵起伏,多山塢梯田,無蓄水塘庫,東瀕臨浦陽江,無防洪堤壩。1954年開始,興建大溪塢水庫,接著興建中塘、毛坪水庫,前後12年,三庫竣工,完成土石方65900方,蓄水15萬方,興建渠道500米,解決了山塢梯田易旱的局面。與此同時,在下柳溪兩岸,建起長1270米的防洪堤,投入土石方15850方。1973年,從後埂到下岩汀的浦陽江防洪堤動工,僅一個冬春,投入土石方53200方,完成了長達1250米的防洪大堤。自此,改變了一場暴雨便成災的局面。為利用浦陽江水灌溉,興建二級、一級電灌機埠各1個,建總渠420米,支渠4230米。1984年完善了自流灌溉新水系,在湖畈建成了排灌兩用的東西兩條渠道,全長3100米,集體投資6萬元,進出水渠均用水泥混合土施工,達到排灌自如。1985年冬和1986年春,用塊石混凝土,重新建起了白馬橋堰,投入土石方1800方,保證了後埂畈用水。
利豐村產的桔利豐村產的桔
水利的解決,加之其他條件的改善,促進了農林牧副漁的全面發展。50年代初,畝產500多斤,至1970年,畝產1216斤,總產914370斤;1985年,畝產1796斤,總產1419300斤;1992年,畝產1850斤,總產1476900斤。同時發展茶園68畝,年產茶葉102擔;蠶桑46畝,年養蠶150張,年產繭120擔;桔15畝,年產桔342擔。2326畝山林,全由集體管理,採用扶育間伐的方法,覆蓋面積達到95%,林木積蓄量達3000立方米。1992年農林牧副漁總產值達870.8358萬元。

發展現狀

工農業生產的發展,使利豐村民的收入不斷提高。1992年人均收入3000元。先後新建住房340間,並由集體出資5萬元對村民的房屋財產實行保險。村內總長5里的道路,集體投資5萬元,全部鋪設水泥路面。此地有縣辦白馬中學,鎮辦中學,鎮中心國小和幼稚園各一所。兒童入學率達100%。文化生活也非常豐富,除鎮文化站、廣播站、圖書室和影劇院外,村內還有籃球隊、什錦班以及集體投資75000元建起的利豐劇場。1989年,縣、鎮和民眾集資,重建名勝--洞門文昌閣。此外,尚有白馬文史錄採集組,進行當地文史資料彙編出刊活動。鄉村建設
2016年白馬鎮利豐村獲得環境衛生“”十佳村“”
利豐村地處白馬鎮中心,村的東北有始建於南宋慶元年間的白馬橋,橋下溪水源自雞冠岩、新街塢山脈,經柳溪匯入浦陽江。就是這樣一個千年前就與水結緣的村莊,前幾年卻一直被“用水難”所困擾,村裡的水需要專人用水泵抽水進村,每年在人員、電費、機器上的花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去年以來,村兩委下定決心,花了大力氣將村內所有的流水水源都打通,並從方橫店溪引進自然水,打造了全縣獨一無二的循環活水系統。
“我村採用引進人工溪水的辦法,把所有流水都串成一條長河,這在全縣也可以說是唯一的!”站在修葺一新的長河橋上,利豐村支書傅中銀高興地說。橋下的一彎溪水穿村而過,清澈見底,幾位老人家正在浣衣洗菜,言笑晏晏。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利豐村下足了功夫。村兩委班子成員實行村內區域責任制,將全村分為7個片區,12位班子成員各負其責,82位黨員主動參與,轟轟烈烈地拉開了“十佳村”的創建序幕。在駐村幹部和黨員幹部的帶領下,村民從好奇到觀望,從觀望到理解,從理解到參與,全村上下清掃垃圾、清除雜物、清潔房屋、疏通水道、環境清潔,在全村人的支持下,村容村貌得到了全面改善。新設定了財務、村務、黨務公開欄,公示村委各項工作進展,硬化村內道路5000平方米,整修粉刷牆面3000多平方米,在村內新建30餘個花壇,全村各個道路轉角、門前屋後等環境節點得到改造提升,每隔幾米,就能看到別致的花木小景,十分怡人。在村口空地上,村兩委更是花費心思,在同山公路邊修起了2000多平方米的景觀花園。園內用奇石堆砌成的假山錯落有致,鵝卵石鋪就的路面,古色古香。花園一側的廣場空地上,村民或圍坐休憩,或結伴起舞,悠然自得。
門前屋後乾淨整潔,民風淳樸和諧,“四邊三化”、“美麗庭院”建設的豐饒成果,利豐村2216名村民正在共同分享。
不過,在利豐村兩委看來,“美麗鄉村”仍是一項長期的項目,任務依然艱巨。傅中銀表示,目前他們正在抓緊整修村內古蹟“白馬橋”,在加固橋身的基礎上,用一幅幅精美的石雕畫裝飾護欄,橋頭四個望柱上各精刻一匹昂首直立的白馬。新橋不僅有利於百姓安全出行,更能向社會展示利豐村的千年歷史。傅中銀信心滿滿地說:“我們要把治水與盤活村內資源緊密結合起來,重點推進351國道建設、下柳溪到利豐電灌河段混凝土溢流坎建設等,續寫美麗新篇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