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金屬-有機分子容器識別與分離有機異構體分子

利用金屬-有機分子容器識別與分離有機異構體分子

《利用金屬-有機分子容器識別與分離有機異構體分子》是依託山東師範大學,由董育斌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利用金屬-有機分子容器識別與分離有機異構體分子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董育斌
  • 依託單位:山東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眾所周知,有機異構體分子的分離和純化一直是有機化學研究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特別是有機芳香異構體(包括位置和幾何異構體)、結構相似的同系物及其手性異構體的識別、分離和純化。而目前這些化合物的異構體的分離和純化多依賴於傳統的分離方法,如色譜、分餾或精餾及重結晶等。這些傳統方法雖然有效,但對某些底物的分離效果並不理想。本研究計畫是通過調控有機配體的尺寸和結構以及無機離子配位喜好的選擇定向設計合成新型的具有預想空穴或內腔的金屬-有機分子容器,進而實現對特定的有機客體底物進行選擇性吸附和分離。此外,對新的金屬-有機主客超分子體系進行物化性質的研究,並對其作為色譜填充材料(固定相)的基礎套用研究做初步探討。該研究將為有機異構體分子的識別和分離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徑。

結題摘要

本課題由分子容器構建金屬-有機超分子容器,並通過控制和調節有機配體的幾何構型及長度調節主體框架的內腔體積大小及形狀,並通過有機配體的設計合成將雜原子引入到分子容器中,有效地改善內腔的電子分布微環境,繼而改變和調節分子容器對不同底物的吸附和分離性質。在此基礎上研究了金屬-有機超分子容器與有機和無機客體相互作用與吸附分離性質,並用固態螢光光譜示蹤了識別和分離過程,證明了不同的客體底物對超分子體系的發光性質的回響差異,將可調諧發光概念成功地套用於客體的識別和分離;繼而發現了一系列對特定目標底物回響的可視化金屬-有機超分子容器,為製備新型的吸附分離材料和感測器材料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徑,為超分子限域空間的理論研究增添了新鮮內容。 在國家基金的資助下,申請人當選了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創新團隊帶頭人和山東省優秀創新團隊骨幹成員(記山東省政府集體一等功);獲山東省自然科學一等獎等科技獎勵;申請了“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畫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在Green. Chem., Chem. Commun., Inorg. Chem., Crystal Growth & Design和CrystEngComm等發表論文18篇。進站博士後1人;招收博士研究生5人,畢業博士研究生2人;招收碩士研究生13人,畢業碩士研究生12人,培養中青年學術骨幹3名。1人參加國際學術會議3次,41人次參加國內學術會議4次。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項,授權1項;申請實用新型專利1項,授權1項。培養的研究生1人獲山東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