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攻堅戰

1944年8月11日,為迎接抗日戰爭大反攻,配合正面作戰,我渤海軍區部隊在楊國夫司令員的指揮下,打響了以解放利津城為中心的利津攻堅戰。我軍按照既定方案,兵分數路,首先掃除縣城外圍9個日偽據點,殲滅偽軍第27團一半及偽警備大隊大部。16日晚,渤海軍區直屬團一營,直逼利津城下發起猛攻,攻破東城門後敵展開巷戰。經反覆拼殺,至18日拂曉,全殲了守敵,解放了利津城。

基本介紹

  • 名稱:利津攻堅戰
  • 發生時間:1944年8月11日
  • 地點:山東利津
  • 參戰方:渤海軍區部隊與日軍及偽華北綏靖軍第八集團軍第二十七團
  • 結果:斃俘日偽軍1600餘人
  • 主要指揮官楊國夫
戰役背景,戰役過程,戰役結果,戰役影響,

戰役背景

1944年,抗日戰爭戰略反攻的序幕已經揭開。7月,正當渤海平原青紗帳籠罩田野的時候,渤海軍區遵照上級的指示,為迎接全面大反攻,配合正面作戰,對敵展開了強大的夏季戰役攻勢。在夏季攻勢第一階段,成功爭取了偽滅共救國軍第八團王道部反正,並拔除日偽軍據點54處,擴大了益(都)壽(光)臨(淄)廣(饒)四縣邊區。

戰役過程

8月11日,渤海軍區乘勝北上,發起以解放利津城為中心的夏季攻勢第二階段作戰。利津這座古老的縣城,交通地位重要地理位置適中,是連線霑化、濱縣、蒲台、博興、廣饒等縣的樞紐,是日偽軍伸向根據地前沿的重要據點。該城守軍為日軍一個小隊和號稱“中國皇軍”的偽華北綏靖軍第八集團軍第二十七團,這是日寇在北平通州精心培訓、裝備簇新的偽軍主力部隊,另有七個保全中隊、偽縣公署憲兵隊、偽警察等,總兵力2000餘人,其中一部駐守城外圍據點。
12日夜,渤海軍區直屬團、特務營和第四軍分區部隊,兵分幾路,在夜幕掩護下,神不知鬼不覺地將利津城外圍之張許、侯王莊、鹽窩、單家寺等9個據點,分割包圍。經過幾個晝夜的圍攻,到14日午夜,外圍據點均被拔除,我軍各部遂逼近利津城下。
利津城呈方形,四面城牆高達兩丈,僅上寬就有丈余;牆皮由一色的大火磚砌成,中間用三合土填實。假如從牆上實施爆破,難以打開缺口;而攀梯強攻,也會帶來大的傷亡。幾經權衡,我部決定來個破門而入。從四面城門來看,雖都築有瓮城,易守難攻,但東門外卻有南北橫亘的黃河大壩,正好作為我們進攻的出發陣地,便於隱蔽接近,渤海軍區遂以此為突破口。
16日晚,軍區直屬團第一營以偷襲手段炸開東門,突入城內,以一部沿城牆向兩側進擊,占領北門及南門,另一部直撲東大街南側之偽軍第二十七團團部,將守軍全部殲滅。偽團長蘇冀南在戰鬥一打響就帶一部兵力逃入城西北角日軍據點。拂曉前,攻城部隊占領城內文昌閣、魁星樓等據點,並肅清了南北大街之偽軍。當晚,城西門未能突破。17日,重新調整部署,以直屬團第二營五、六連及第一營一部,分別由城內外夾攻西門及碉堡,以直屬團第一營另一部同時進攻偽縣政府及文廟,至當日14時,占領上述據點。
17日夜,大雨如注。渤海軍區直屬團第一營冒雨向城西北角日軍據點發起進攻。該據點原為縣衙門,圍牆高丈余,牆下築有地堡等工事,其中一炮樓高達十幾米,居高臨下控制著四面街巷。在直屬團第一營猛烈攻擊下,偽軍送信詐降,企圖以緩兵之計候其援兵。直屬團第一營識破其計後,實施爆破和強攻。日偽軍不支,偽團長蘇冀南率殘部300餘人俯首就擒。日軍指揮官井田中尉帶著剩下的三個日本士兵,爬上房頂,想搭梯翻越城牆突圍。戰士們奮不顧身,爭先撲向城頭。日軍指揮官和士兵跳下城去,跌跌撞撞地逃竄。哪知我獨立營的戰士們,早就埋伏在城下等著了,等敵人跑到跟前,戰士們“咔嚓”一聲上起刺刀,平地躍起,全部格殺。經徹夜激戰,全殲利津城守軍。

戰役結果

此役,共斃俘日偽軍1600餘人,繳獲大小炮14門、輕重機槍29挺、長短槍900餘支、子彈10萬餘發、汽車2輛、戰馬50餘匹、糧食75萬公斤。
利津攻堅戰
戰士們展示在利津繳獲的機槍。

戰役影響

利津攻堅戰,是渤海軍區部隊首次取得對城市攻堅作戰的勝利,鞏固擴大了渤海根據地,鍛鍊和提高了部隊攻堅作戰的技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