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親社會行為相關的性格變數的組合。這些變數包括移情、世界公平信念、接受社會責任、內部控制及低利己主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利他人格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套用範圍:社會心理學
利他人格,
利他人格
利他人格是和親社會行為相關的人格,研究者認為有五個因素構成了利他人格。包括移情、世界公平信念、接受社會責任、內部控制和低利己主義。
在親社會行為的各個因素中,有個體間的性格差異,性格差異是比較穩定的。早期樂於做出親社會反應的兒童在他們成年後也很受歡迎,樂於助人。
1.移情。對他人情緒痛苦的一種複雜的情惑和認知反應。移情包括能夠感知他人的情感狀態,感到同惰,並盡力解決問題,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一個人可以對小說中的人物以及現實中的受害者移情。那些願意幫助的人有更強的移情能力。最利他主義的被試認為自己是負責的、合群的、令人愉快、寬容、自我控制能力強,並力圖給人留下好的印象。
2.相信世界是公平的。樂於幫助的人認為世界是公平的,可預測的。好的行為將會受到獎賞,不良行為將會受到處罰。這種信念導致他們相信,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一件好事,那些幫助他人的人事實上會從做好事中獲益。
3.社會責任。那些最願意幫助他人的人相信,每個人都有責任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4.內控。個體相信他(她)能夠選擇趨利避害的行為。那些提供幫助的人擁有很高的內控力。相反,那些不願意提供幫助的人,傾向於外控,他們相信他們的所作所為是不相關的,因為世界上發生的事是由運氣、命運、強權人物和其他不可控因素決定的。
5.低利己主義。那些願意幫助的人較少傾向於利已主義、專注自我、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