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三水尹陶望沙判應天

《別三水尹陶望沙判應天》是明代詩人龐嵩創作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別三水尹陶望沙判應天
  • 作者:龐嵩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詩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白下江連古石城,三山雲聳天外青。
淮淝草木空聞鶴,楊孽舟艫已剪鯨。
偏安霸業隨流圮,駿德神功掀日起。
即看禹鼎奠堯疆,載詠周文豐有芑。
芃芃禾黍江之湄,郇伯陰霖澤已稀。
公恕堂高傳石匾,雨花台畔遺生祠(治中王公恕有堂,府尹王南渠有生祠。)。
嗟予獨愧鳳雛祖,治中別駕翻成駑。
蒼梧彩鳳別有真,九苞七德翔天府。
憶昔初鳴水國時,沖繁路口摩瘡痍。
廉循赫赫追前史,惠愛洋洋溢口碑。
君今別去吾何祝,潤入皇都花正蔟。
和風甘雨晝溟濛,萬紫千紅春馥郁。
興高時探鐘陵山,鳴鹿呦呦蒼翠間。
可以歌民阜,可以瞻帝顏。
天威咫尺天衢近,躡足層霄自不難。
煩君試問秣陵道,畝菑能勿彌芳草。
閒時再過新泉宮,弦誦有無繼昏早(秣陵,予開荒處;新泉,則舊會講學之地。)。

作者簡介

龐嵩(1490-1566)明學者。字振卿,學者稱弼唐先生。南海(今廣東佛山市南海區)人。湛若水之弟子。幼年即為郡庠生,嘉靖舉人。在羅浮山講學。嘉靖二十三年(1544)任應天通判,進治中,長達八年,後任南京刑部員外郎,進郎中。晚年於南海西樵山築室,優遊自適。學術思想主張會通朱、王、湛而為一,提出“獨”的範疇,認為“獨者,性命潛伏之根,吾心發見,自然之本體,甘泉所謂天理,陽明所謂良知,皆是此理”(《粵東名儒言行錄》)。又提出“朱子之所以格物,即陽明之所以致知,與甘泉體認天理之說不相悖”(見《廣東新語·學語》)。其修養方面的“慎獨論”,強調“自知自覺”。著作廣為流傳,有《太極解》、《洛書解》、《弼唐先生存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