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可以算是介紹音樂的通俗性、知識性、趣味性的讀物,為有意了解音樂的非音樂專業人士所寫,書中文章注重介紹音樂作品的情感魅力和精神世界,並多以現有資料編寫,儘量不含個人觀眾點,以保證其客觀性,並精心安排了每篇文章結構,使它們看上去都能有所不同,以增加其活潑性;這些文章的目的是要告訴讀者,音樂歷史上都有哪些好的作品,以及它們是怎樣的。本書內容涉及了從古代希臘到二十世紀末兩千年間的音樂,概括了中世紀和文藝復興、巴洛克和洛可可、古典時期、流漫時代和一些現代派風格(含爵士樂和少量金屬樂)的作品,從維瓦爾第到斯特拉文斯基之間所占篇幅稍多些,對於早期和現代兩方面的內容,多以巨觀方式作簡要介紹。儘管由於篇幅所限,還有一些大家所熟知的作曲家目前尚未收入,但有一點可以保證,就是歷史上每一時期的各種音樂風格都已有涉足,且文中介紹的作品均為在音樂歷史上占據重要地位的,當然出是我個人非常喜愛的。另需強調的是,音樂作品中所表述的觀點大都是作曲家的觀點,而非我本人的觀點。
基本介紹
- 書名:初戀音樂
- 出版社:京華出版社
- 頁數:645頁
- ISBN:780600971X
- 作者:李崢
- 出版日期:2006年1月1日
- 開本:16開
- 品牌:京華出版社
內容簡介
媒體推薦
語言停止的地方,就是音樂開始之處。
——海涅
音樂本身的獨特性,決定了認識它的惟一途徑只能是:聆聽。
——李崢
圖書目錄
古典與流行之間
古希臘音樂的殘片
格里高利聖詠的時代
法蘭西的氣質
英格蘭的榮耀
義大利的激情
德意志音樂溯源
巴洛克之遺珠
生命的禮讚
音樂的奉獻
波希米亞民族音樂的“先知”
J.S.巴赫與海頓之間
奇妙的和諧
不羈的生命
叛逆命運
以痛苦譜寫永恆
初戀音樂流行也精彩
鋼琴之詩
初戀音樂
日出·日落
愛之聖詠
歌劇中的現實
天鵝湖畔的憂鬱
被忽視的交響樂大師
我的祖國
深沉的時刻
狂喜之境
原始之光
浪漫主義時代的終結
印象派之夢幻
藍鬍子與滿大人
假面背後的真實
春之祭
二十世紀音樂的分水嶺
時代的躁動
童真的宇宙
施托克豪森
中國夢
南京啊!南京!
溫柔的傷感之旅
爵士樂大師斯坦·蓋茨
愛與死之歌
當代“惡之花”
後記
文摘
……只有用心才能看見。本質的東西,用眼是看不見的。
——引自聖·埃克絮佩里(1900—1944)的《小王子》
在這篇文章里,我想談一點兒我對音樂的粗淺但與眾不同的認識,也許
會有不少人覺得我的一些觀點不容易接受,不過,這只是我的個人觀點,歡
迎大家爭鳴。
我想從現在十分火暴的跨界音樂談起。我是在朋友的邀請下才去看邦德
女郎的音樂會的,實話實說,我一向不喜歡跨界音樂,因為我認為,所謂跨
界音樂體現了現代人的一種無奈——哉們這個時代很少再有能夠超越過去的
大師級作曲家,也很少再有超越過去的大師級作品,所以,只好把前人所寫
的作品拿來改編成為現代風格的音樂,但終歸不是自己的原創——這就是跨
界音樂。不過,在聽了邦德女郎的音樂會後,我倒是有了些新的想法,以致
當朋友問我對音樂會的感覺如何時,我的回答是,我很喜歡四個女孩子演的
流行曲目,而且特別喜歡她們演奏的維瓦爾第《四季》改編的那首叫《
Viva!》(喝彩)的樂曲,我覺得正是她們激情飛揚的演奏深深感染了我。其
實,在我看來,古典風格和流行風格只是不同的音樂形式,它們共同的最終
目的是要表達音樂的精神。《四季》這部作品展現了一種生命的活力,無論
以本真方式演繹,還是以現代方式演繹,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將這種活力傳
達給聽眾。
不知道從何時起,在我們這裡將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之間劃出了一道鴻
溝,我經常見到一些聽古典音樂的人對流行音樂嗤之以鼻,而聽流行音樂的
人把聽古典音樂的人看成是古董。難道古典和流行真的水火不相容嗎?當我
們翻開西方音樂史,我們將發現有許多現在被稱之為“古典音樂”的作品就
是當時的“流行音樂”,比如中世紀的世俗歌曲和吟唱詩人的歌曲、文藝復
興時代流行甚廣的牧歌,著名的例子如英國的六聲部輪唱歌曲《夏天到來了
》和流行於伊莉莎白一世時期的《綠袖》;再如我們所熟知的約翰·斯特勞
斯家族的圓舞曲,在當時也是流行在街頭巷尾,為眾人所皆知的;還有意大
利的拿波里歌曲,像《我的太陽》、《重歸蘇蓮托》、《負心人》等,恐怕
也不能完全歸類於古典音樂。如果按陽春白雪為標準進行分類,恐怕威爾第
的歌劇也不能算是“古典音樂”了,因為如果了解歷史的話你會發現,他的
歌劇在當時是十分大眾化的。如果再以此類推,文藝復興時代作曲家帕萊斯
特里納、若斯坎、奧克岡以及哥特時代作曲家迪費等人所作的《“武士歌”
彌撒曲》也就都不是純粹的“古典音樂”了,因為他們不約而同地都把一首
叫《武士歌》的世俗流行曲作為了自己音樂的素材。這種推論的確很荒誕,
而造成這種推論的原因就是由於我們把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劃出一道不可逾
越的鴻溝!
音樂的發展是連續性的和多元化的,這就使得我們很難將音樂截然地分
為“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兩個種類。有一點我相信誰都明白,音樂是
時代的產物,有什麼樣的時代就會產生什麼樣的音樂。那些表現情慾的世俗
歌曲之所以會在中世紀產生,是因為它們是對當時禁慾主義的反叛;同樣,
貝多芬的溢滿激情的交響曲之所以在法國大革命中產生,是因為它們是對自
由、平等、博愛理想的應和;還有,施托克豪森為電子音響與童聲的電子樂
作品《少年之歌》之所以產生在當代,是因為現代的科技為他創作出這樣的
作品提供了可能;而作為當代流行音樂重要形式的搖滾樂,則是現代社會的
必然產物,它體現了現代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狀態。我覺得將古典音樂和流
行音樂拿來比較其孰優孰劣,是件很荒唐的事兒,我相信誰也不會否認,貝
多芬的交響曲充滿了對舊有傳統的反抗,同樣,當代的搖滾樂也是充滿了對
昔日法則的反叛,只是時代不同了,人總要換一種方式來表達同一個意思,
難道不是嗎?還有,不要以為古典音樂就一定比流行音樂有更深刻的內涵,
我相信,平克·弗洛伊德的搖滾樂就遠比泰勒曼的《宴席音樂》或亨德爾的
《水上音樂》有著更深刻的意義,因為很明顯,平克·弗洛伊德的那些表達
了自己思想的搖滾樂作品,肯定要比那些供貴族娛樂的作品有更加深刻的內
容;而且,古典音樂其實不一定不流行,而流行音樂卻難說肯定會流行,比
如老約翰·史特勞斯的《拉德茨基進行曲》已經流行得不能再流行了,而當
代各種金屬搖滾樂的流行程度,卻遠不及這首每次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都要作
為壓軸曲目來演奏的進行曲。如果歷史地來看,流行音樂應該是音樂這個整
體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和一種重要形式,因而我們是無法將它從音樂發展歷史
的長河中割裂開來的。
實際上,在有著深厚古典音樂傳統的西方,對音樂並沒有所謂“嚴肅音
樂”或“高雅音樂”的稱謂,更沒有對“流行音樂”的排斥,他們把音樂大
致分為“CLASSICAL,(經典的)”音樂和“POPS(大眾化的)”音樂,而POPS
音樂可以隨著時間推移,最終會有一部分成為CLASSICAL,——時至今日,
20世紀上半葉的POPS音樂形式爵士樂和披頭士已經成為CLASSICAL,的一部
分了,我相信,搖滾樂這種當代最重要的’POPS音樂形式也將會有精品成為
未來的CLASSICAL;同樣,古典音樂也是如此,並非所有古典音樂都能最終
成為CLASSICAL,比如貝多芬時代或巴赫時代許多作曲家的作品在今天已經
不再被演奏,因為它們沒有成為CLASSICAL,而貝多芬和巴赫成為了
CLASSICAL。這是個十分簡單的問題,卻被我們複雜化了,非要弄出個什麼
“鴻溝”來,其實音樂就是音樂,海涅對音樂充滿詩意的描繪十分確切:“
語言停止的地方就是音樂開始之處。”音樂是人類思想和精神的體現,傳達
了人類的情感與愛,包含著對生命的領悟與思考,而每個人的這些又都是不
同的,所以,不同的人就會在不同的音樂里找到自己的思想、精神、感情、
愛、和對生命的領悟。這樣一來,你聽古典音樂並不代表你高雅,你聽流行
音樂未必不能找到崇高的境界。所以,我更願意大大方方地把邦德女郎稱作
POPS音樂,或者按我們的習慣稱為流行音樂,我也不會覺得承認自己在喜歡
古典音樂的同時也很喜歡流行音樂是件難於啟齒的事兒;恰恰相反,我覺得
從古希臘音樂一直聽到現代金屬音樂是件很過癮的事情!
——這就是我對音樂的認識。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