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知識轉型(方法論)

刑法的知識轉型(方法論)

《刑法的知識轉型(方法論)》是2012年11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興良。

基本介紹

  • 書名:刑法的知識轉型(方法論)
  • 作者:陳興良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11月
  • 頁數:5520 頁
  • 定價:9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0164755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我國面臨著刑法知識的重大轉型,唯有完成這一轉型才能使我國刑法知識適應刑事法治建設的需求。在過去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在刑法工具主義思想影響下,刑法問題的思考都是一種政治的考量、一種意識形態的考量,因而所謂刑法知識完全混同於政治常識和意識形態教條,刑法知識的學術化完全無從談起。刑法知識的政治化以及意識形態化,實際上是政治對刑法學的一種侵蝕,有損於學術的獨立性和知識的純粹性。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刑法知識面臨著去意識形態化的迫切性,從而實現對刑法學術的最終回歸。《中國當代法學家文庫·陳興良刑法研究專著系列:刑法的知識轉型(方法論)》是作者在《刑法知識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一書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是作者關於刑法的知識轉型之方法論的研究成果,對於提升我國刑法學的學術水平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陳興良,1957年3月21日生,浙江義烏人。1981年12月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學系,獲法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1984年12月獲法學碩士學位,1988年5月獲法學博士學位。1984年至1997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任教,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94年被評為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社會科學部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法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刑事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學科評審組專家等職。1997年入選國家教委首批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並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當選第二屆“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2000年獲教育部第二屆高校青年教師獎;2001年中國司法制度與司法改革獲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一等獎,2004年經人事部等八部委批准,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4年入選教育部文科首批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4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師;2004年作為課程負責人的北京大學刑法課程被評為北京市精品課程.2005年“刑法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6年作為課程負責人的北京大學刑法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法學知識形態論
一、法的形態:價值、規範與事實
二、法學的形態:法哲學、法理學與法社會學
三、以刑法學為視角的考察
第二章 刑法學知識論
一、古代律學傳統的中斷與近代刑法學的誕生
二、蘇俄刑法學的引入與我國刑法學的嬗變
三、德日刑法學的借鑑與我國刑法學的突圍
第三章 犯罪學知識論
一、刑事一體化視角的確立
二、犯罪學的知識整合
三、以犯罪概念為範例的考察
第四章 刑法教義學方法論
一、法學方法論探尋
二、法教義學及其方法論
三、刑法解釋方法論
四、犯罪論體系方法論
五、案件事實認定方法論
六、刑法論證方法論
第五章 判例刑法學方法論
一、判例法的歷史溯源
二、法學知識形態的類型考察
三、判例教學法的內容分析
四、判例刑法學的方法論特徵
第六章 社會危害性理論的反思
一、社會危害性理論的歷史嬗變
二、以形式與實質為工具的分析
三、從社會危害性到法益侵害性的轉換
第七章 社會危害性理論的批判
一、社會危害性的反形式主義分析
二、社會危害性與犯罪實質概念的考察
三、社會危害性與犯罪構成體系的考察
第八章 違法性理論的檢討
一、違法性理論的歷史演變
二、違法性理論的內容界定
三、違法性理論的體系定位
第九章 主客觀相統一原則的清理
一、刑法客觀主義與主觀主義的譜系
二、主客觀相統一原則的內容分析
三、刑法學理論的哲學方法論根據
第十章 形式與實質關係的檢視
一、犯罪的形式概念與實質概念
二、犯罪論的形式判斷與實質判斷
三、刑法的形式解釋與實質解釋
第十一章 形式解釋論與實質解釋論的辯駁
第十二章 犯罪論體系的建構
第十三章 犯罪論體系的考察
第十四章 犯罪論體系的去蘇俄化
第十五章 犯罪論體系的位階性
主要參考書目
索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