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刊
滅亡,不~之論(喻至理名言)。
斫,修改:~誤(亦作“勘誤”)。校(jiào )~。
刻:~石。~印。~本。
排版印刷:~行(xíng )。創~。~登。~載。
出版物:~物。報~。書~。
漢英互譯
◎ 刊
print publication publish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羅馬字 | 國際音標 |
看 | 苦寒 | 溪 | 寒 | 平聲 | 寒 | 開口一等 | 寒 | 山 | khan/qan | kʰɑn |
方言集匯
◎ 粵語:hon1 hon2
◎
客家話:[客英字典] kan1 [台灣四縣腔] kan1 [梅州腔] kan1 [寶安腔] kan1 [客語拼音字彙] kan1 [東莞腔] kan1 [海陸豐腔] kan1 [陸豐腔] kan1
◎
潮州話:kang5 (khâng)「揭陽、潮陽」kiang1
English
publication, periodical; publish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刊〈動〉
(1) (形聲。從刀,乾聲。本義:砍,砍削)
(2) 同本義 [cut]
刊,削也。——《廣雅》
刊陽木而火之。——《
周禮·柞氏夏日至令》。注:“謂斫去次地之皮。”
隨山刊木。——《書·益稷》
(3) 又如:刊山(砍伐山上樹木);刊木(砍伐樹木);刊薙(砍伐割除草木)
(4) 刪除 [cut off]
(5) 又如:刊落(刪去冗贅多餘的文字);刊削(削除);刊刪(刪改);刊革(刪改);刊除(削除)
(6) 刻;雕刻 [engrave]
刊石作銘。——蔡邕《陳寔碑》
(7) 又如:刊刻(雕刻);刊人(刻版工人);刊石(鐫刻在石上,以便長久保存);刊立(刻石立碑);刊版(刻版或排版);刊刷(刊刻印刷);刊書(刻印書籍);刊成板(定例);刊勒(雕刻碑文)
(8) 訂正;修訂 [delete or correct]。如:刊定(改正而成定本);刊正(改正錯誤);刊字(修改文字);刊改(修改;訂正);刊修(修正)
(9) 開闢 [open]。如:刊啟(開闢);刊道(開闢道路)
(10) 刊登 [print;publish]。如:刊出(刊登發表);刊行(刊印發行)
詞性變化
◎ 刊〈名〉
(1) 通“竿” [pole]
(2) 出版物 [publication;journal;periodical]。如:特刊;副刊
常用詞組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苦寒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寒切,𠀤看平聲。《說文》剟也,從刀乾聲。《廣韻》削也。
又斫也。《周禮·秋官·柞氏》夏日至,令刊陽木而火之。《注》謂斫去次地之皮。
又通栞。《前漢·地理志》隨山栞木。《注》師古曰:栞,古刋字。斫其木也。
又《韻補》葉丘虔切,音愆。《曹子建·怨歌行》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輔王室,二叔反流言。
又葉古案切,音旰。《揚雄·酈商銘》橫恥愧景,刎頸自獻。金紫褒表,萬世不刋。章樵讀。
又刻也。《晉書·孫綽傳》必須綽為𥓓文,然後刋石焉。《王儉褚淵𥓓》刋玄石以表德。《字彙》楊愼曰:劉歆答揚雄,懸諸日月不刋之書,言不可削除也。今俗誤作刻梓之用。各處鄕試序多云:刊其文之佳者若干篇。張睿甫曰:刋字亦可用。刋其字外之餘木,而後字成,故刻字謂之刋,猶遷官而謂之除也。
說文解字
【卷四】【刀部】刊
剟也。從刀乾聲。苦寒切
說文解字注
剟也。柞氏。夏日至。令刊陽木而火之。注。刊謂斫去次地之皮也。按凡有所削去謂之刊。故刻石謂之刊石。此與木部栞音同義異。唐衞包乃改栞為刊。誤認為一字也。從刀。乾聲。苦寒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