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氣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幼科類萃》卷十三。具有祛痰,行水,和胃,調氣之功效。主治小兒腫脹作喘。
基本介紹
- 名稱:分氣散《幼科類萃》
- 出處:《幼科類萃》卷十三
- 功用:祛痰,行水,和胃,調氣
- 主治:小兒腫脹作喘
分氣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幼科類萃》卷十三。具有祛痰,行水,和胃,調氣之功效。主治小兒腫脹作喘。
分氣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幼科類萃》卷十三。具有祛痰,行水,和胃,調氣之功效。主治小兒腫脹作喘。方劑組成北梗、赤茯苓、陳皮、桑白皮(炒)、大腹皮、枳殼(制)、半夏曲、真蘇子(微炒)、紫蘇、甘草(炙)各二錢,草果仁一錢。用...
分氣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五十七。具有分導滯氣之功效。主治腹虛脹。組成 仙人枯骨一兩,檳榔(大者,銼)一枚,防己、白豆蔻各一分,皂子(雄者,炮)二百七十枚,萊菔子(炒)、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各半兩,麝香(研)半錢,牽牛子(瓦上炒焦,令作聲為度)一兩。用法用量 上為細散。每...
分氣散是一款藥品,有多重配方,配方不一樣,主治功能不同。卷八十七 【藥物組成】旋覆花1兩,麻黃(去根節)1兩,款冬花1兩,甘草(炙,銼)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白朮1兩,前胡(去蘆頭)1兩,丹參1兩,桔梗(銼,炒)1兩,大棗(去核,焙)1兩,防葵1兩,黃耆(銼)1兩,五味子1...
分心氣散,中醫方劑名。出自《醫鈔類編》卷九。主治大怒腹脹。組成 紫蘇梗一錢五分,青皮(去白)、白芍、大腹皮、陳皮(去白)各一錢,木通、半夏各八分,赤苓、桑皮(炒)各五分,肉桂六分。用法用量 加生薑三片,燈心十莖,水煎服。主治 大怒腹脹。方義 本方證為諸氣留滯所致。肝鬱氣滯所致腹脹,痞塞...
散氣,讀音sàn qì,漢語詞語,從某種原質中放散出來的氣體或者出氣,發泄怨憤之氣。詞語釋義 指從某種原質中放散出來的氣體。出氣,發泄怨憤之氣。詞語出處 《漢書·天文志》:“星者,金之散氣,其本曰人……漢者,亦金散氣,其本曰水。” 晉 張華 《女史箴》:“茫茫造化,二儀既分,散氣流形,既陶...
調中和氣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女科秘要》卷一。主治胎氣攻心。妊娠過食辛熱,毒物熱積胎中,以致胎兒不安,手足亂動,上攻心胞,母多痛苦。症見母多煩躁痛苦,兩脅疼痛。組成 大黃、石膏各一錢,檳榔、枳殼(麩炒)、黃芩、知母各八分,黃連六分,黃柏五分,柴胡三分。用法用量 水煎,空心服。主治 胎氣攻心...
透風氣散是一種藥物,出處是《普濟方》卷一0三引《護命》。編號 65613 藥品名稱 透風氣散 別名:透風氣散 組成 細辛1分,藿香1分,乾蠍1分,羌活1分,白花蛇(酒浸1晝夜,非時用酒慢火上炙黃熟,去骨不用,只用肉)1分,獨活1分,附子(炮,去皮)1分,天麻1分,牛膝1分,海桐皮1分,官桂(去皮)1...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生薑二片,大棗半個,同煎七分,和滓熱服;如不及煎,入鹽少許,沸湯點服亦得,不拘時候。功用 順氣寬中,消痃癖積聚,散驚憂恚氣。主治 五種膈氣。三焦痞塞,胸膈滿悶,背膂引疼,心腹膨脹,脅肋刺痛,食飲不下,噎塞不通,嘔吐痰逆,口苦吞酸,贏瘦少力,短氣煩悶...
均氣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御藥院方》卷三。主治三焦澀滯,氣不通宣。組成 木香半兩,桔梗(銼,炒)半兩,廣茂半兩,木通半兩,積殼(麩炒,去瓤)一錢,青皮(去白)一錢,半京一兩,三棱(炮,銼)一兩,甘草(炙)一兩。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加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
治宜外散風寒,內化濕濁,兼以理氣和中之法。方中藿香為君,既以其辛溫之性而解在表之風寒,又取其芳香之氣而化在里之濕濁,且可辟穢和中而止嘔,為治霍亂吐瀉之要藥。半夏曲、陳皮理氣燥濕,和胃降逆以止嘔;白朮、茯苓健脾運濕以止瀉,共助藿香內化濕濁而止吐瀉,俱為臣藥。濕濁中阻,氣機不暢,故...
化氣散 化氣散,是一服中藥處方,主要用於驅食積,消宿食。用法用量 水煎服。處方 三棱、莪術、青皮、陳皮、厚朴、神曲、麥芽、甘草、台烏、香附。功能主治 驅食積,疏壅氣,消宿食,導積滯,化氣。主諸食積並宿食不消。摘錄 《丹溪心法》卷四
二氣散是藥物,出自《朱氏集驗方》卷八。主治腎經停冷,氣滯力弱。二氣散 【藥物組成】大附子1隻(生用,不去皮臍,切作三份,為片子令薄),大茴香6兩(淨洗過,濾乾,分作3份,每份2兩)。【處方來源】《朱氏集驗方》卷八。【方劑主治】腎經停冷,氣滯力弱。【用法用量】第一度:用附子1份,茴香2兩...
流氣散 流氣散,中藥方劑,主治臟腑虛弱,氣血不調;或兼外邪,成形作痛,攻註上下。藥物組成 當歸、延胡索、川芎、烏藥、肉桂、桃仁、木香、赤芍藥、枳殼、蓬術、青皮各等分。處方來源 《簡明醫彀》卷七。用法用量 上為末。每服2錢,酒調下。
兼氣散 【功能主治】消渴。【處方】栝樓3兩,石膏3兩(研),甘草3兩,甘皮2兩。【製法】上為散。【功能主治】消渴。【用法用量】方中甘皮,《普濟方》作“柑子皮”。【注意】忌熱面、海藻、菘菜。
定氣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二十五。具有暖胃止嘔之功效。主治傷寒時多嘔噦不止。組成 高良姜半兩(15g),草豆蔻(去皮)一個(15g),甘草(炙)、木香(炮)各一分(0.3g)。用法用量 1、現代用法:將上藥用酒浸後煨香熟,焙乾,研為細末,1日3次,1次6g,用醋調服。2、古代用法:...
平氣散是一種藥物,主治小兒氣不和,喘咳上氣。《幼幼新書》卷十六引《聚寶方》組成 人參、白茯苓、百合、甘草(炙)、白朮、桔梗各等分。功效 定喘和氣,補虛思食。主治 小兒氣不和,喘咳上氣。用法用量 每服1錢,水8分,加生薑少許,煎5分,溫服。製備方法 上為末。《古今醫鑒》卷十 組成 蒼朮1錢5分,...
保氣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婦人大全良方》卷十六。具有安胎,寬氣進食,瘦胎易產之功效。主治居處失宜,偶然頓仆,胎動胎痛,漏胎下血。組成 香附子(炒去毛)四兩(120g),山藥二兩(60g),縮砂仁(炒)一兩(30g),木香四兩(120g),益智仁半兩(15g),紫蘇葉半兩(15g),粉草(炙)一兩一分(4.5g)。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