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雲無源核-恆星形成早期階段的研究

《分子雲無源核-恆星形成早期階段的研究》是依託北京大學,由吳月芳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分子雲無源核-恆星形成早期階段的研究
  • 依託單位:北京大學
  • 項目負責人:吳月芳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恆星在分子雲中形成的早期過程目前還了解很少。原恆星出現以前的緻密冷雲核的物理狀態和化學性質直接關係到恆星形成的起始。本項目將以迄今為止最冷最全的Planck冷塵埃核(ECC)為樣本,進行常用分子探針、稠密分子探針及氮支撐和氘化分子以及更高解析度的連續譜觀測。建立一個無源核的最大樣本,獲得其物理性質,動力學特徵和化學豐度。研究其中的氣體的力能過程、分子的凍結、離解、坍縮的啟動。對於典型樣品進行干涉儀觀測。探索雲核的碎裂和坍縮模式,加深對於恆星形成早期過程的認識。

結題摘要

我們完成了銀河系第I-III象限及Taurus複合區的普朗克冷塵塊的CO、13CO和C18O的J=1-0成圖研究,獲得466個無源核,得出其激發溫度,密度及動力學參量。進而進行稠密分子HCO+和HCN的J=1-0譜線的觀測,在621個CO核中測到HCO+230個,HCN158個,結果表明這些源比傳統的無星核更安靜;但稠密分子物質已與CO分層。用C2H和N2H+譜線研究及模型分析得出這些核是在演化早期。我們用地面觀測獲得的連續譜ATLASGAL資料及以無24和70微米點源甚至無24微米強輻射的國際最嚴標準,排除迄今為止已發現的星體,證認出大質量無源核463個,正在搜巡塌縮特徵。為了系統地研究雲核,還利用甲醇脈澤選取160個區域做CO和13CO觀測,導出了它們的參數,證認了50個有射電源或紅外輻射的分子雲核。對於紅外塵泡N4,N6, G24, N10和HBe星周進行研究,獲得恆星形成和早期演化中反饋對於周圍氣體的作用和觸發雲核以至恆星形成的依據。我們做了典型樣品的高解析度研究。對獵戶座KL星雲用ALMA和Spitzer資料研究得出這天文學中第一個發現的外向流不是年輕星體附近的雙極外向流,而是爆發產生的多葉外向流,爆發中心證認為BN天體。首次測到該區域的源I和熱核的塌縮特徵,證實這一區域的大質量恆星的形成也是通過吸積盤外流的模型。這一工作揭開了這個最複雜區域的神秘面紗。在普朗克塵塊G192.32-11.88中用單天線及SMA觀測,發現有南北兩核,北核是一個低質量Class 0 源,有準直的外流,南邊是一個棕矮星候選體。表明普朗克冷塵塊含低光度星體。還在W49N,AFGL5142中,用SMA觀測分別獲得極強勁和極大張角的外流。對早期無星核和外流源的不飽和有機分子用上海台天馬望遠鏡和紫金山天文台的13.7米望遠鏡,發現了兩個新源。現有早期無源核中這類分子是早期碳鏈化學(ECCC)。有原恆星核中是熱碳鏈化學(WCCC)。我們證認了4個ECCC,發現1個即第三個WCCC。我們發現上述兩種機制在2個新源和另一個外流源中都不成立。提出新機制激波碳鏈化學(SCCC),並獲得模型證實,這是碳鏈化學的突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