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對出仕或隱退的看法。儒家道德修養的重要方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出處進退說
- 定義:儒家對出仕或隱退的看法
用之則行,窮不失義,進退出處之際,
用之則行
儒家以天下為己任,強調要有匡世濟民的抱負,積極面向社會生活,積極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在不能出仕或從仕途跌落下來時,亦能安於隱居生活,而不懈於增進學問和道德修養。此即孟子所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孔子和孟子為實行王道而周遊列國,而當他們道不能行時又能退居自守。《論語·述而》載:“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用之則行,指能行其道則出則進;舍之則藏,指不能行道則處則退。出而積極行道,退而潔身自守,這便是儒家出處進退的原則。儒家對出處進退要求十分嚴格,因此,孔子對顏回說只有他們師徒二人能做得到。因為顏回是孔門大賢,其修養境界高於孔子的其他弟子。孔子還說:“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論語·季氏》)聞其語未見其人,也說明出處進退的原則道理好說而實行為難。因為要做到隱居求志、行義達道,必須篤實於“道”才可。孔子還說:“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論語·泰伯》)篤信好學,守死善道,說明儒者以學道和行道為己任,而且堅貞不渝。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即能用其道則行,不能用其道則隱。由於儒家積極處世的態度,因此邦有道不能行其道而處於貧困是可恥的。而又由於儒家不枉道而屈從於人,因此邦無道不能守其節而貪圖富貴亦是可恥的。孔子還說:“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論語·憲問》)這是說邦有道要行其道,邦無道要獨善其身,做不到這些,而只知食谷(祿)是可恥的。孔子還說:“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論語·衛靈公》)卷而懷之,卷指收,懷指藏,蘧伯玉出處進退符合孔子所說用行舍藏,因此孔子稱讚他為君子。
窮不失義
孟子認為孔子出處進退有節,合乎時宜。他說:“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孔子也。”(《孟子·公孫丑上》)孟子稱孔子為“聖之時者”(《孟子·萬章下》)。由於孔子出處進退皆合時宜,故孔子在古聖人中其歷史作用最大,此即孔子被稱為“聖之時者”的意義。孟子發揮孔子思想說:“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這與孔子“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宗旨相一致,而“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更能體現儒家修身行道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和氣派。這成為後儒出處進退所必須遵守的原則。
《中庸》和孔孟思想相一致,如說:“國有道,其言足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謂與?”這也是進則兼善天下,退則獨善其身,這是儒家提倡的明哲保身。明哲保身乃是保身不離道,言足以興,默足以容,語默皆合乎道,非明道者不足以如此。因此,明哲保身絕非鄉愿之圓滑處世。
進退出處之際
唐代儒者韓愈說:“自古聖人賢士皆非有求於聞用也,閔其時之不平,人之不義,得其道不敢獨善其身,而必以兼及天下也。”(《韓昌黎文集》卷二《爭臣論》)韓愈這一解說,更為符合儒家對於出處進退的積極態度。儒家出仕非是為個人求聞達,而是為治國平天下,以仁義救世。因此說得道不敢獨善其身,必以兼濟天下,而獨善其身則為不得已。韓愈還說:“君子居其位,則思死其官;未得位,則思修其辭以明其道。”(同上)有官守則忠於官守,無官守則修辭明道,表明儒者於仕於隱均抱積極態度。所謂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二者乃辯證關係,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儒家要求做到恰到好處。宋儒程頤說:“張良進退出處之際皆有理,蓋儒者也。”(《河南程氏粹言》卷二《聖賢篇》)進退出處之際皆有理,這是儒家原則。進退出處雖有其難處,然而守理之原則則不能改變。程頤又說:“君子不輕天下而重其身,不輕其身而重天下。凡為其所當為,不為其不可為者而已。”(同上)儒家志在匡世濟民,以天下為己任,出仕為行道,故不輕天下而重其身;而儒家又不枉道從人,天下有道則仕,無道則隱,故又不輕其身而重天下。儒家以仁義為宗旨,出處進退皆要合乎時宜,故能為其所當為,而不為其所不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