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罪機制保障論》是2018年10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儲陳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出罪機制保障論
- 作者:儲陳城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10月
- 頁數:362 頁
- 定價:56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9724948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我國無罪判決率受不合理的考評機制的影響,形成畸形的低無罪判決率,這並不利於法治國家的建設。我國刑法的出罪機制是在法益保護原則、罪刑法定原則和刑法第13條但書的指導之下,涵蓋無罪過事件、違法阻卻事由及責任阻卻事由等。《出罪機制保障論》通過實證研究,認為出罪機制的妥當適用應在法益保護原則、罪刑法定和但書條款的指導下,細化三階層構成體系里各階層中出罪機制的適用標準,以保證出罪功能的順利實現。
作者簡介
儲陳城,安徽宣城人,安徽大學法學院特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陳盛清法律圖書館館長。曾在《法學》《環球法律評論》《政治與法律》《當代法學》《東方法學》《中國刑事法雜誌》等法學類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四十餘篇。主持中國法學會部級課題、*高人民檢察院理論研究課題以及安徽省哲學與社會科學基金等各類省部級課題多項。曾獲得過中國法學家論壇一等獎、三等獎和中國法學青年論壇二等獎。
圖書目錄
序 求學問道莫忘初心 出罪入罪謹記法定
緒 論
第一章 出罪機制適用的現狀分析
一、我國人民法院判決無罪的案件的特徵
(一)我國人民法院判決無罪的案件極少,且逐年降低
(二)自訴和公訴案件中宣告無罪的差別
(三)免予刑事處罰的數量穩步上升
二、無罪判決率低的根本原因、形成和危害
(一)根本原因
(二)形成因素
(三)潛在危害
三、無罪判決出罪的數據分析
(一)無罪判決的分布概況
(二)無罪判決的成因分析
第二章 我國刑法出罪機制的類型分析
一、我國刑法典中出罪機制的梳理
(一)出罪機制的定義
(二)刑法規範中出罪機制相關表述的梳理
二、三階層犯罪體系中出罪機制的表達
第三章 通過法益保護原則克制入罪
一、脫離法益保護原則的活性化刑事立法
二、刑事立法脫離法益保護原則的基本樣態
(一)刑法積極的一般預防化
(二)法益保護的早期化/法益的抽象化
(三)刑事立法象徵化
三、用法益保護原則界定刑法立法的體系性要素
(一)法益保護原則中法益概念的限定
(二)法益範圍的反面類型化
(三)法益的憲法關聯
(四)鉗製法益保護原則的原則——比例原則
四、結語
第四章 罪刑法定原則出罪的三重現狀和構造
一、三重現象:我國刑法罪刑法定原則所導致的實踐問題
(一)罪刑法定原則的適用模式不清晰
(二)罪刑法定原則下的同案異判
(三)超法規的阻卻事由、罪刑法定原則和“但書”
二、我國罪刑法定原則司法出罪功能不暢的根本癥結:積極的罪刑法定
三、癥結之克服與三重構造之提出:罪刑法定原則出罪功能的個案實現
(一)杜絕入罪裁判中引述“罪刑法定原則”
(二)強調“罪刑法定原則”與“同案同判”的內在聯繫
(三)通過“但書”確保消極罪刑法定原則的功能實現
四、結語
第五章 “但書”出罪適用的基礎和規範
一、“但書”適用出罪判決的三個基本問題
二、“但書”作為法院判決出罪依據的法理基礎
三、“但書”出罪的覆蓋維度
四、“但書”出罪的模式選擇
(一)構成要件不該當之等同和疊加模式
(二)出罪實質解釋模式
(三)超法規的違法阻卻事由轉化模式
(四)超法規的責任阻卻事由轉化模式
五、結語
第六章 意外事件出罪的適用困境和界定
一、規範解析:《刑法》第16條的立法本意
二、問題的提出:以具體案例為切入
三、意外事件理論上的判斷標準及其“瓶頸”
(一)傳統的“不能預見”標準
(二)因果關係判斷標準
四、意外事件判斷的層次和機理
(一)意外事件中的因果關係判斷
(二)以過失為基礎的主觀過錯判斷
第七章 正當防衛出罪回歸公眾認同的解釋途徑
一、問題的提出:脫離公眾認同的正當防衛
二、問題的分析:正當防衛裁判脫離公眾認同的解釋軌跡
(一)司法過度追求防衛意志的唯一性
(二)利己型正當防衛和利他型正當防衛等同對待
(三)司法過度強調防衛過當的結果衡量
三、回歸公眾認同的解釋路徑
(一)防衛人主觀混合意思形態及處置
(二)利他型正當防衛條件的寬緩化——基於對危險的判斷
(三)防衛過當的手段和後果獨立雙重過當之提倡
第八章 防衛挑撥之正當防衛權喪失與限制
一、問題的提出:防衛挑撥是否一律喪失正當防衛權
二、意圖式的挑撥防衛與可非難但非意圖式的挑撥防衛
(一)意圖式防衛挑撥
(二)可非難但非意圖式的防衛挑撥
三、防衛挑撥之防衛權喪失與限制的理據
(一)意圖式防衛挑撥的防衛權喪失的根據
(二)可非難但非意圖式的防衛挑撥防衛許可權制的理由
四、小結
第九章 緊急避險出罪適用的失范和規範
一、緊急避險的司法現狀及問題的提出
(一)緊急避險的司法現狀
(二)緊急避險適用的基本問題
二、緊急避險的判斷應脫離交通責任認定書
三、自招危險的緊急避險出罪的空間
(一)緊急避險的性質
(二)自招危險的緊急避險
四、阻卻違法和阻卻責任為基礎判斷“不得已而為之”
第十章 不完全狀態之責任能力的罪責分析
一、問題:我國原因自由行為理論在司法適用上的難題
(一)與刑事責任能力規範相關的問題
(二)與原因自由行為條款有關的難題
二、詳解:我國原因自由行為理論司法適用爭議的規範性原因
(一)刑事責任能力規範的局限和模糊
(二)《刑法》第18條第4款的漏洞導致原因自由行為司法適用的疑難
三、破解:我國原因自由行為立法規範的補足
第十一章 刑事司法精神鑑定規則的體系性缺陷及其修復
一、司法精神鑑定的適用現狀和問題
(一)恣意拒絕被告人的精神司法鑑定申請
(二)區別性對待當事人的重新鑑定申請
(三)排斥選擇無責任能力的鑑定意見
二、被告人無法啟動司法精神鑑定的原因和應然規則
三、申請重新鑑定的原理和規範
四、司法精神鑑定意見的採納規範
五、結語
第十二章 同一性視域下教唆犯的罪與非罪
一、問題的提出
二、一致性的判斷和修正的教唆
三、加重的教唆和減輕的教唆
四、結語
第十三章 中立幫助行為出罪的理論路徑
一、Winny案的案情及理論問題
(一)價值中立的行為構成幫助犯的爭議
(二)針對不特定者該當於幫助犯的遞進難題
二、Winny案的審判流程和解析
三、限制網路平台幫助行為處罰的前提一:中立行為理論的慎用
四、限制網路平台幫助行為處罰的前提二:針對不特定者可能成立幫助犯
五、限制針對不特定主體成立幫助犯的可能路徑
六、結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