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瓣苣苔

凹瓣苣苔

凹瓣苣苔,為雙子葉植物綱、苦苣苔科、直瓣苣苔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於海拔2800-3600米的林下石上,分布於產雲南西北部。亦屬高山花卉。(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凹瓣苣苔(植物分類學報)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管花目
  • 亞目:茄亞目
  • :苦苣苔科
  • 直瓣苣苔屬
  • 分布區域:中國雲南西北部
  • 分類系統:恩格勒系統,1964
  • 學名:Ancylostemon aureus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凹瓣苣苔(學名:Ancylostemon aureus(Franch) Burtt. ),根狀莖短而粗,直徑約1厘米。葉全部基生,具長柄;葉片寬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3.5-14厘米,寬2.5-7.5厘米,頂端鈍,基部淺心形或寬楔形,邊緣具粗重牙齒,上面密被白色短柔毛和褐色疏長柔毛,下面密被白色短柔毛,側脈每邊4-6條,上面不明顯,下面稍隆起,疏被褐色長柔毛;葉柄長2-14厘米,被較密的褐色長柔毛。
9-129-12
聚傘花序2次分枝,2-5條,有時可多達10條,每花序具1-4花;花序梗長10-15厘米,稀22厘米,與花梗被較密的淡褐色短柔毛和褐色疏長柔毛;苞片線狀長圓形,長4-6毫米,寬不及1毫米,頂端銳尖,被褐色糙毛。花萼鐘狀,長8-10毫米,直徑4-6毫米,外面被較密的白色短柔毛和褐色疏長柔毛,5裂至中部或中部之上,裂片近相等,三角狀披針形,長2-2.5毫米,寬1.5-2毫米,頂端短漸尖,邊緣具2-4小齒,具3脈。花冠筒狀,橙黃色,長2.4-2.8厘米,直徑6-7毫米,外面被短柔毛和較長的柔毛,內面被疏柔毛;筒長1.9-2.2厘米,直徑4-5毫米;檐部二唇形,上唇極短,長1.5-2毫米,微凹或不裂,卵狀三角形,寬1-2毫米,下唇長約7毫米,3深裂,中央裂片長橢圓形,長約6毫米,側裂片狹長圓形,長約5毫米。雄蕊4,花冠筒中部之上著生,上雄蕊長6毫米,著生於距花冠基部1.1厘米處,下雄蕊長5毫米,著生於距花冠基部1.2厘米處,花絲扁平,無毛,花葯長1毫米,藥室不匯合;退化雄蕊長3毫米,著生於距花冠基部5毫米處。花盤高約5毫米,5淺裂。雌蕊長1.5-2.1厘米,無毛,子房長1-1.4厘米,直徑1-1.5毫米,花柱長5-7毫米,柱頭2。
蒴果倒披針形,淡褐色,長3.9-5厘米,直徑4-7毫米,無毛。花期5-7月,果期8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800-3600米的林下石上。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雲南西北部。

本種提示

該種以花萼5裂至1/3或1/2之上,裂片頂端漸尖,花冠上唇卵狀三角形,狹窄,寬1-2毫米,花絲無毛,葉下面脈上被較疏的褐色長柔毛而不同於凸瓣苣苔A. convexus Craib
凹瓣苣苔(圖1)凹瓣苣苔(圖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