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姓

凱姓

源於姬姓,出自遠古顓頊帝高陽氏之後,屬於以先祖稱號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凱
  • 拼音:kǎi
  • 注音:ㄎㄞˇ
  • 淵源:2
  • 得姓始祖:蚩尤、八愷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凱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遠古顓頊帝高陽氏之後,屬於以先祖稱號為氏。據史籍《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高陽氏有才子八人,謂之八愷。”在遠古之時曾有才子八人:蒼舒、隤敳、檮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即垂、益、禹、皋陶之倫,庭堅則皋陶之字,其齊聖廣淵,明允篤誠,天下之民謂之八愷。又有才子八人: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肅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謂之八元。此十六族世濟其美,不隕其名。顓頊帝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無不時序,地平天成;又舉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此謂之八元、八愷,齊聚華夏之庭。至是臣下民眾皆服。八愷,亦作八凱,相傳是古代顓頊帝高陽氏的八個才子,他們幫助帝君處理國家大事,政績很好,同時由於他們和樂穩秩,平易近人,世人稱之為“八愷”。
八愷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稱號為姓氏者,稱愷氏。在古代,“愷”與“凱”二字通假,因以有“凱”代“愷”為姓氏者,改稱凱氏。凱氏與愷氏同宗同源,屬於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

源於苗族,出自遠古三苗後裔,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凱氏先祖原為苗族,源於殷、周時期的鬃人,在歷史上曾自稱為牡、蒙、摸、毛,有的地區自稱嘎腦、果雄、帶叟、答幾等。他稱有長裙苗、短裙苗、紅苗、白苗、青苗、花苗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稱為苗族。秦、漢時期,苗族先人主要居住在湘西、黔東一帶,包括在“長沙蠻、武陵蠻”或“五溪蠻”的名稱之中,以後逐漸遷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區。有學者認為苗族是和遠古的“九黎”有關的民族,四川、貴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當作自己的祖先。傳說,蚩尤是“九黎”之君,在五千餘年前,九黎部落與黃帝部落衝突,敗而退出黃河下游,占據長江中、下游。逐漸形成“三苗”。公元前二世紀以後,苗族先民大部分已遷至湘、鄂、川、黔等地,今海南地區的苗族則是在公元十六世紀從廣西遷徙去的士兵後代。苗族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主要分成三大方言,即湘西(東部)方言、黔東(中部)方言和川黔滇(西部)方言。方言中相同部分在60%以上。許多苗族同時通用漢語。苗族曾有自己的文字,但很早就失傳了。公元二十世紀初,英國傳教士與苗族、漢族的文人創造了一種拼音文字,俗稱“老苗文”,現在仍在川、黔、滇部分苗族中使用。自1956年起,中央人民政府與苗族一起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三套文字方案,目前一直在推廣使用,效果很好。苗族人古先無姓氏,後在與漢族的不斷融合過程中開始採用漢姓,其中有因居住地為貴州凱里地區,遂為凱氏。
明末清初,四川地區慘遭戰火復盪,人口凋敝,因此在清朝初期,滿清政府從湖廣地區大舉遷民於四川發展農耕和採礦生產,貴州凱里的一支凱氏苗族被遷徙至重慶府,後凱氏族人中又多有人被徵兵到安徽參與鎮壓太平天國運動,自此逐漸分播各地。

遷徙分布

凱氏(愷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商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也名列第一千零七十八位,以恭州、徽州為郡望。
今凱氏(愷氏)族人主要分布於貴州、重慶、安徽、海南、台灣等省區。

郡望堂號

郡望

恭 州:亦稱巴郡楚州渝州,即今重慶。
徽 州:今黃山市徽州區。

堂號

恭州堂:以望立堂,亦稱巴郡堂、楚州堂、渝州堂、重慶堂。
徽州堂:以望立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