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汛:朝陽門內大街166號》是201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馮驥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凌汛:朝陽門內大街166號
- 作者:馮驥才
- 語言:簡體中文
- 出版時間:2014年1月1日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頁數:134 頁
- ISBN:9787020101474
- 開本:32 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凌汛:朝陽門內大街166號》以回憶的方式,詳細記錄作者在朝內大街166號兩年的生活,也兼及了當時文壇的很多重大事件。有很強的可讀性和史料價值。作家馮驥才從作家的角度講述歷史節點上的文學出版生態,其中的人與事令人感慨,也少有人記述。
《凌汛:朝陽門內大街166號》記錄作者1977-1979年在北京朝內大街166號人民文學出版社“借調式寫作”的人和事。書中有大量具有史料價值的珍貴舊照,是乍暖還寒的季節不可或缺的見證。在那個年代,這些記憶一如江河早春的凌汛,帶著不可遏制的春意迅猛地來到人間。
圖書目錄
序
一、借調式寫作
二、一屋子作家
三、後樓的生活
四、一個詩人的自我拷問震動了我
五、擱淺
六、“馮驥才是反革命了!”
七、堅硬的冰面在頭頂上裂開
八、兇猛的凌汛
九、文代會後離開了朝內大街
十、又短又長的尾聲
附屬檔案:
1.《祝紅燈》·韋君宜
2.馮驥才與嚴文井的通信
3.《關於短篇小說(雕花菸斗)的一封信》·屠岸
4.《記韋君宜》·馮驥才
5.《風景里的山峰》·馮驥才
6.馮驥才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和發表作品目錄
後記
作者簡介
馮驥才,浙江寧波人,1942年生於天津。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和畫家,已出版各種作品集近百種,其中《啊》、《雕花菸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蓮》等獲全國文學獎。在海外出版各種譯本四十種。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小說學會會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並任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等職。
序言
今年入夏,北京幾位文友來津做客,內中有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編輯,閒話里說到人文社坐落在京城朝內大街上的那座老樓將要拆除翻蓋新樓,說我曾在這樓里住過不短的時間,知情不少,該給他們寫點回憶的文章。這話一下子好似碰到我心中底層的什麼東西,怦然一動,未等開口,一位老友說:“大馮和人文社關係非同一般,說不定會寫篇大塊文章。”我便信由一時心情接著說:“我的第一部長篇、第一部中篇、第一個短篇都是在人文社出版的。我還是‘文革’後第一個在人文社——也是第一個在中國拿到稿酬的作家呢。我是從人文社進入文壇的。我在人文社住了兩年!說不定能寫一本小書呢。”
此刻,我忽然記起早在1981年我和入文社社長嚴文井先生的通信中表達過這個想法。現在我把這段文字找了出來:
我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培養起來的作者。我把人文社當作自己的母校。數年前,我是拿著一大包粗糙的、不像樣的稿子走進朝內大街166號的。那時,我連修改稿子的符號和規範都不知道。是老作家和編輯們一點點教會我的。他們把心血灌在我筆管的膠囊內,讓我從社裡走出來時,手裡拿著幾本散發著紙和油墨芳香的書。我有個想法,也許過十多年,或許更長的時間,我要寫一個小冊子,叫做《朝內大街166號》。我心裡珍藏著很多感人的材料和值得記著的人物。
信中所說的“更長的時間”竟是三十年嗎?怎樣的情結仍然能撩動我這個陳年已久的寫作想法?
不過,對這件往事當時並沒說,文友們卻已經猜到我“囊中有物”,逼我掏出來.由此便約定寫這文章了。其實當時也只是觸動了一種懷舊的情懷而已,未及深思。事後一個晚上想起要寫這文章,進而回過頭轉過身,往時光的隧道里一伸腳,卻撲通栽進自己如煙的過去,栽進過往歲月的深井,栽進一個時代。那個時代是1 977年至1979年——正是整個社會和國家從“文革”向改革急轉彎的時代,也是中國當代“新時期文學”崛起的時代。於是,我像白日做夢那樣忽然清晰地看見了早已淡忘的人物與生活,早已淡出現實的事件;它們竟一下子溢彩流光般湧現在我的面前。那個時代的場景、氣息、激情、渴望、追求、思想、名言、勇氣、真誠與純粹感,原來全都記得。在我的心底,它像歷史江河一次遙遠的早春的凌汛,原本死寂封凍的冰河突然天崩地陷般地碎裂,巨大的冰塊相互撞擊發出驚天的轟響,黑色寒冷的波濤裹挾著不可遏制的春意迅猛地來到人間。
我寫它,已非一種懷念,已經不是初始的想法,而是為了讓今天的我從中對照自己,看看自己是進步還是退步了。科學的歷史不斷進步,社會的歷史卻不一定;所以歷史真正的價值是它不能被忘卻,或者說歷史的意義是它可以糾正現實。
這樣,我便在半個月裡一口氣寫成這本小書。在此感謝朝內大街166號——是它允許我在那裡住了長長的兩年,使我在那個非凡的歲月里,有幸由一個“文化復興”時代的核心地帶登入文學。
是為序。
馮驥才
201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