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旭升

凌旭升 字昶東,深井村人。清乾隆六十年(1795 )舉人,嘉慶六年( 1801)進士。任山東安邱縣知縣。

基本介紹

  • 全名:凌旭升
  • :昶東 
  • 所處時代:清代
凌旭升到山東安邱縣知縣任後,革除各種陋規。當時正值大旱,凌旭升在烈日中求雨,大雨立即落下。百姓非常感動,歌頌他。凌旭升擅長醫術,民間有疾病,他見到則親自診治,送上藥方、藥品。於是,縣裡少有疾病。縣中婦女小孩,都稱他為“凌阿婆”。縣裡有位紳士,是凌旭升的老朋友。縣裡舉行考試,人們料想凌旭升必定選拔他的兒子。但發榜第一名的卻是一位貧寒努力攻讀的學生。當時,安邱縣旱澇相繼凌旭升請求賑災,緩徵賦稅,但鹽稅得不到免徵,於是凌旭升辭職,人民請求巡撫挽留他。凌旭升辭官回鄉,沒有錢財,縣裡百姓一起資助他。凌旭升晚年在廣州禺山書院任教。他召集 60歲以上的族人,給沒有依靠者送去大米。囑咐米鋪,每月所貸的米,到年終用他的教書收入償還。凌旭升興建彬社書院,意為教育人們要彬彬有禮,為附近二十四鄉讀書的地方(清末,長洲屬於番禺縣茭塘司彬社鄉。當時彬社鄉包括今海珠區的黃埔、長洲、深井、新洲、官洲5個村。“彬社”之名源出於此)。凌旭升每月考查外,召集各鄉70歲以上平生不受到非議的長者,舉行鄉的飲酒禮,以年齡為次序人座。年終,則聚集子弟,要求其背誦經書進行獎勵。書院落成的時候,鄉民將附近廟宇的神像都排列在堂上,凌旭升知道後,盡力要求將神像撤出,才肯行禮。凌旭升去世時,家徒四壁。兩廣總督鄧廷楨是凌旭升同年的進士,敬仰其高尚的品德倡議同僚和士紳捐資撫恤其後人。二十四鄉村民則將其神主牌供奉於彬社書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