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伯棠

凌伯棠

凌伯棠,男,漢族,1931年10月生,廣東中山人。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山縣區長,中共中山縣委合作部副部長,順德、珠海縣委副書記,開平縣委書記,佛山地委、珠海市委副書記,珠海市市長,廣東省委常委,廣東省農委主任、副省長。中共十三大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凌伯棠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中山
  • 出生日期:1931年10月
  • 職業:廣東省農委主任、副省長
  • 信仰:共產主義
  • 性別:男
人物經歷,事跡,社會評價,

人物經歷

1948年8月參加革命工作,任中山縣五桂山區合水口鄉國小校長,鄉團支部書記。1949年3月參加粵贛湘邊縱隊中山獨立團,任軍政訓練隊班長。1950年1月任中山縣五桂山區團工委書記,同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在廣州華南團校學習。1950年12月後,歷任中共中山縣三區區委委員、區團工委書記,土改單元組長,副區長,區委副書記、區長,永寧區區委書記。1956年6月後,任中共中山縣委委員、縣委生產合作部副部長,順德縣委常委兼縣委辦公室主任。1959年3月後,任中共順德縣委書記。“文革”期間,受到衝擊。1969年6月後,任中共珠海縣委副書記、縣革委會副主任。在此期間,曾先後兩次受國家派遣赴非洲國家馬里,擔任中國援助馬里考察組組長、專家組組長、援外項目總負責人。1976年5月後,歷任中共開平縣委副書記、縣革委會副主任,書記、縣革委會主任、縣武裝部第一政委。1980年8月後,任中共佛山地委副書記兼秘書長。1982年1月後,任中共珠海市委副書記、市長。1983年3月後,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省委農村工作部部長兼省農委主任、黨組書記。1985年8月後,任廣東省副省長、省委政法領導小組副組長、省委政法委副書記1993年2月任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凌伯棠同志是中共十三大代表,第八、九屆全國人大代表,九屆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委員。

事跡

青年時期,他受進步思想的影響,追求真理,嚮往光明,滿腔熱血地參加了珠江縱隊游擊隊,在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歲月里,為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解放全中國、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偉大理想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建國後,他服從組織需要,長期從事農村農業工作。他工作深入紮實,關心民眾疾苦,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為推動農村改革、發展生產做出了不懈努力。
1970年12月至1976年初,他受組織委派,先後兩次代表國家遠赴萬里之外的非洲國家馬里,擔任中國援助馬里考察組組長、專家組組長、援外項目總負責人,成功地為馬里建設了一個6萬畝甘蔗種植農場和一個日壓榨量為1000噸的糖廠項目,打破了國外一些專家認為非洲不宜種植甘蔗和建設糖廠的論點。
為了完成援外項目,他帶領考察組的同志頂著高溫酷暑,不畏艱險,深入一望無際的大沙漠和幾千公里的原始叢林進行項目論證;在項目建設中,他帶領專家組的同志,在原始叢林中墾荒造田,修路築橋,修建引水工程。他工作認真負責,不怕苦,不怕累,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經歷了種種艱辛的考驗,以一流的速度和質量圓滿完成了援外任務,得到了馬里舉國上下的高度評價,產生了很好的國際影響,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崇高的精神風貌。
1983年,他擔任廣東省委常委兼省委農村工作部部長以及1985年擔任副省長後,曾分管農村農業、國土等方面的工作,他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推動深化農村改革。
他善於把中央的方針、政策與廣東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針對長期以來實行的農產品統購統銷制度,運用中央給廣東先行一步的政策和長期農村工作積累的實踐經驗,大膽提出並開展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高產、高質、高效農業,調動了廣大農民發展經濟的熱情和積極性,極大豐富和滿足了廣大民眾物質生活的需要,為我省農村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主持廣東貧困山區經濟開發工作中,他堅定不移地執行省委、省政府關於“五年消滅荒山、十年綠化廣東”的決策,創造性地把造林種樹與加強森林的經營管理相結合,把造林種果與開發山區、脫貧致富工作相結合,廣東的造林綠化工作獲得國務院的表彰。
他認真貫徹執行省委、省政府《關於進一步支持山區和新建市發展經濟的決定》,著力推動省內沿海地區和山區市(縣)掛鈎結對,建立對口扶持山區發展經濟的制度,積極開展對口扶持,在解決全省農村飲水困難、省內十一條主要江河和五大堤圍的重點整治以及扶持水庫移民生產、發展山區水利水電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他堅持實事求是,積極推動全省國土管理機構的組建、發展,堅持土地統一管理,在開源、節流合理用地和保護開墾耕地,以及推進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土地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廣東國土工作的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他十分重視僑務、政法和港澳流動漁民等方面的工作,並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後,他仍然心繫農業,心繫農村,心繫貧困地區的老百姓,懷著對黨的事業的執著追求和對人民的無限熱愛,竭盡全力為廣東的扶貧事業勤奮工作,並出任廣東省扶貧基金會會長。
為幫助全省22.5萬貧困農戶進行危房改造和山區、貧困家庭子女讀書就業,他不顧自己年事已高,上山下鄉,深入農村一線進行實地調研,走訪困難民眾,噓寒問暖,給他們帶去了黨和政府的關懷和幫助。

社會評價

凌伯棠堅決擁護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堅決擁護黨中央的領導,擁護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堅定不移地同黨中央保持一致。他以推動廣東農村改革與發展為已任,光明磊落,胸懷坦蕩,廉潔奉公,堅持原則,淡泊名利,團結同志,對黨忠心耿耿,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對黨的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崇高的品德。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為黨的工作無私奉獻的一生。在他的身上充分體現了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高尚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斯人已逝,風範長存。他的革命精神、優良作風、光榮業績,將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凌伯棠同志永垂不朽。2007年9月19日,凌伯棠在廣州因病逝世,享年76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