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附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方類聚》卷一二二引《究原方》。具有《類編朱氏集驗醫方》:壯脾胃,去痰實,降虛熱心氣之功效。主治脾胃氣弱,痰實痞塞,虛熱浮上,停於膈間,未易宜散,而致瘧疾。
基本介紹
- 名稱:冷附湯
-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二二引《究原方》
- 組成:附子
- 功用:《類編朱氏集驗醫方》:壯脾胃,去痰實,降虛熱心氣
- 主治:脾胃氣弱,痰實痞塞,虛熱浮上,停於膈間,未易宜散,而致瘧疾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附子(重九錢者,炮,去皮)一隻。
用法用量
上切片,分兩服。每服以水二盞,加生薑十大片,煎取一盞,隔夜煎下,用綿蒙盞露一宿,至五更初取冷服。
功用
《類編朱氏集驗醫方》:壯脾胃,去痰實,降虛熱心氣。
主治
脾胃氣弱,痰實痞塞,虛熱浮上,停於膈間,未易宜散,而致瘧疾。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醫方類聚》:“冷附湯:方見朱氏集驗方。久瘧。”
方論選錄
1.《類編朱氏集驗醫方》:“冷附湯,治虛瘧。附子一隻,炮。右切片子,分作二服。生薑十大片,水兩大盞,煎一盞,隔夜煎下,用綿蒙盞,露一宿,至五更初取,冷服。凡患瘧疾,無過是痰實痞塞不通,脾氣弱,虛熱在上,停於胸膈,不得入於臟腑,所以五更冷服,乃使藥下達,壯脾胃,去痰實,降虛熱心氣。屢試屢驗。”
2.《東醫寶鑑》:“冷附湯瘧疾無過,是痰實而脾胃弱,停於胸膈,所以五更冷服,使藥下達,壯脾胃去痰實也。大附子一個,炮去皮臍。上切片,分二貼,每一貼入姜十片,水煎去滓,露一宿,五更初冷服。《世醫得效方》。”
3.《活人事證方後集》:“冷附湯,冶瘧疾,痰買,痞塞不通。附子一隻,重九錢、一兩,炮,去皮、臍。上切作片,分二服,生薑十大片,水二大盞,煎至一盞。隔夜煎下,用綿蒙盞,露一宿。至五更初取,冷服。凡患瘧疾無過是痰實,痞塞不通,脾胃弱,虛熱在上,停於胸膈,不得人於臟腑。所以五更冷服,乃使藥下達,壯脾胃,去痰實,除虛熱,降心氣,屢用屢效。”
4.《雜病廣要》:“冷附湯,治瘧疾痰實痞不通。(按:《朱氏》治虛瘧。)附子一隻(重九錢,一兩,去皮炮,去皮臍。)。上切作片,分二服,生薑十大片,水兩大盞,煎至一盞,隔夜煎下,用綿蒙盞,露一宿,至五更初取冷服。凡患瘧疾,無過是痰實,痞塞不通,脾氣弱虛,熱在上,停於胸膈,不得入於藏府,所以五更冷服,乃使藥下達,壯脾胃,去痰實,除虛熱,降心氣,屢用屢效。(《事證方後集》)(按:蓋是張承節方。)。”
5.《中華醫書集成方書類》:“冷附湯,治瘧疾無過是痰實痞塞不通,牌胃弱,虛熱在上,停於胸膈,不得人於臟腑,所以五更冷服,乃使藥下達,壯脾胃,去痰實,除虛熱,降心氣,屢用屢效。附子重九文一兩(炮,去皮臍)。上切作片,分二服,水二大盞,生薑十片,煎至一盞,隔夜煎下,用薄綿覆盞面曩一宿,五更初冷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