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冷水江市第六中學創建於 1981 年,占地面積 210 多畝,建築面積 3 萬餘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省冷水江市第六中學
- 創辦時間:1981年
- 所屬地區:湖南省冷水江市
- 類別:中學
學校簡介,學校管理,辦學條件,校史概述,校史沿革,歷屆領導,機構變更,學校校訓,學校地址,
學校簡介
冷水江市第六中學創辦於1981年,占地210畝,是省級園林式學校、婁底市示範性普通高中,長郡遠程合作學校。學校位於冷水江市新城區,東臨市新行政中心,西鄰教育路,北臨省道S312線,南臨婁底幼兒師範學校。校園環境優雅,辦學條件一流,辦學理念先進,特色教育鮮明。
學校擁有一支思想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教師隊伍,現有 252 名教職員工中,擁有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 83人,一級教師 132 人,市級教學能手 15 人,省地骨幹教師 23 人,名師工作室1個。教師研究生比例5.9%,教師崗位合格率和學歷達標率均達 100% 。
長期以來,學校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為中心,大力推行素質教育,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學校共為各類高校輸送合格新生10000餘名。學校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 “德育立校、質量興校、特色強校”的辦學方略,堅持“特色發展,特色示範”的辦學方向。
學校有光榮的辦學歷史,先後有姜煥新、段鐵武、李雅婷、姜璐考入北大、清華。學校教學質量位列婁底市前茅,高考成績一年一個台階,學生數、理、化、生奧賽在省、地、市級比賽中頻頻獲獎。學校發展內驅力足,影響輻射面廣。
學校特色教學特點鮮明,辦學成績突出。歷年來,音樂、美術專業生高考二本以上上線率名列全市前茅,學生男籃、男女排譽滿三湘,體育特長生單招、特招遍地開花,2017年學校成為湖南師範大學、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運訓專業生源基地。2017年以來,學校堅持“大力發展藝體特色教育,形成與市內兄弟學校異質發展、特色創新的辦學新格局”的發展新思路,將在三年內建成湖南省特色高中,五年內建成全國特色示範學校。
學校管理
市六中以羅茂忠為黨支部書記的新一屆領導班子,堅持“以愛心打造溫暖的學習園地,以耐心輔導迷途的失志羔羊,以恆心引導學生的多元智慧型,以信心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以決心創造卓越的優質學府”的辦學理念,堅持繼承傳統與改革創新並重,追求卓越,超越自我,團結、民主、務實、廉潔,以身作則嚴要求,全心全意謀發展,管理科學人文化,解放思想興學校。整個學校呈現出生機勃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
強化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益
學校大力加強內部管理,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實行幹部崗位責任制、幹部民主測評制、教師績效考核制等多項制度,層層落實,增強了行政幹部和教師的責任心,提高了管理效率。教學管理立足本校實際,力求規範化、科學化和人文化,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進一步進行了制度的改革和最佳化,調動了全體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創造性。
強調德育為先,提升教育水平
學生管理從校風入手,以德育為首,強化“感恩”教育、“信心”教育、“勵志”教育,寓思想教育於豐富多彩的特色校園文化活動之中,讓德育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加強團隊建設,培養協作精神。學校通過對學校各處室、年級組、教研組等團隊進行和諧團隊的評比,培養了教師的團隊精神,激勵全體教師齊心協力,共同描繪六中發展新篇章。
注重人文關懷,激發工作熱情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通過設立“校長電子信箱”“陽光心語心理諮詢室”、“學校網站留言”,為師生們搭建了一個交流、溝通、互動的平台;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設立“首席教師”、“優秀教師”的評選,“感動校園十大人物”的評選,加強對教師的培養與激勵;組織教師統一體檢,為早起鍛鍊的教師提供“幸福早餐”,提高教師的“幸福指數”,讓教師們充分感受到學校的人文關懷,教師們的主人翁精神被充分激發出來。
市六中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以來,以新的發展思路大膽改革、銳意創新,力求以頑強的拼搏精神和務實的工作作風贏得未來,學校呈現出新的特色,謀求新的發展。“借得好風上青雲”,市六中必將昂首闊步走向燦爛輝煌的明天!
辦學條件
湖南省冷水江市第六中學創建於 1981 年,占地面積210多畝,建築面積 3 萬餘平方米。現有高中教學班 60個,在校學生 3800 餘人,教職員工 252 人。經過 37 年的艱苦創業,已建設成為一所婁底市示範性高級中學、省級園林式學校。校園布局合理,環境幽雅,教學、生活、服務設施配套完善。
校史概述
校史沿革
(1980.5—2007.6)
冷水江市第六中學地處世界銻都冷水江市的集中新區教育路26號,前瞰東西大道湘黔,西接波光瀲灩資水,北倚省道通衢1808線。
該校創辦於1980年,是一所年輕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占地面積80多畝,建築面積2萬餘平方米,現有高中教學班59個,在校學生3900餘人,教職工272人。經過20多年的艱苦創業,積極開拓和改革發展,已建設成為一所校園布局合理,環境幽雅,各種教學設施完善,教學手段先進的地市級示範性高級中學、省級園林式學校。
學校分兩期征地進行建設。1980年5月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徵用土地52.6畝作為學校校舍基地。1980年8月破土動工,至1981年8月底完成一期工程,建成主教學樓1棟,學生食堂1棟及其它輔助用房,總計建築面積2700餘平方米。實現市委和政府要求六中先年創建翌年招生的目標。
1982年9月,建築面積為1178平方米高四層可供500多人住宿的學生宿舍竣工,1984年9月與此規模相等連體為一的宿舍擴建完成,至此學生宿舍可供1000多人住宿。
1983年元月,由市統建安排的第一棟教工宿舍交付使用。
1983年9月,禮堂建成,該建築兼作餐廳和室內運動場。
1985年11月建築面積為2560m科教樓大樓建成,該樓是當時全市第一幢科教大樓,主樓四層,有儀器室、實驗室、梯形教室。
1985年1月動工的行政綜合樓於當年底竣工,該樓建築面積為2500m,主樓六層,內有各部門辦公室、各教研組辦公室、圖書室、閱覽室、醫衛室等。
此後,1986年,擴大征地21畝。1991年和1995年先後新建教工宿舍樓2棟。2002年新建了擁有25個教室的教學大樓。2003年,為適應學校擴容提質和創建省、市重點中學的需要,投資600餘萬元,新建了面積為6100平方米的學生公寓、500平方米的多功能食堂和澡堂、4000平方米的教師公寓樓,該三項工程均於2004年建成並投入使用。
2006年元月,我校與原漣邵二中實現合併,學校規模進一步擴大,教育資源得以優質整合。教職工總數增加到271人,校園總面積擴大到102241平方米, 校舍總面積增至37034平方米,為創建省級示範性高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009年起,400米塑膠跑道(田徑場)、致誠樓、體育館先後交付使用。
建校後,陸續購置圖書2000餘冊,僅供教師借閱。1987年,圖書增至10000餘冊,報紙雜誌增至百餘種,設定了110平方米的學生閱覽室。到2002年,圖書增至40000餘冊,除購置常用工具書外,訂閱報刊雜誌150餘種。
建校之初,沒有專門的實驗室,實驗課以演示實驗為主,教學大綱規定的實驗不能全部進行,1985年科教樓建成後,共有儀器室、實驗室8間,教學大綱規定的實驗能夠全部進行,而且部分演示實驗可改為學生分組實驗。1995年建立計算機室,先後購置各種型號的計算機140台,並配置了輔助設備。1997年建立語音室,同時各科根據教學需要,不斷完善收錄、放映設備,補充音像資料。2002年,多媒體教室建成,2003年,為滿足高考需要,電子監控系統和可定址廣播系統建成。2006年,耗資巨大的多媒體設備已裝備到班,並已正式啟動與湖南長郡教育集團的遠程教育合作。
1983年開山鑿石,鋪平了運動場,建成了250米環形跑道,1984年新建了水泥燈光球場兩個,使運動設施不斷得到改善,現有體育運動場地9塊,人均面積達4平方米。
建校20多年來,先後產生了三任學校領導班子,1980年5月,黃長清同志擔任學校首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1987年8月,學校黨政領導班子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蘇瑞祥同志任校長,黃長清同志保留黨支部書記職務至1992年3月退休;1992年3月以後至2002年8月,由蘇瑞祥同志擔任學校的黨政一把手;2002年8月,通過競聘選拔,龍拔中同志擔任學校黨政一把手,2008年,李繼榮同志擔任黨政一把手,2017年9月,羅茂忠同志履任校長、書記。
學校辦學歷來注重教書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適應基礎教育特別是高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以最佳化學校資源配置,做大教育蛋糕為辦學理念,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從教育設施、師資隊伍、制度建設、常規管理等方面實施學校資源的最最佳化配置,擴大教學規模,突出辦學特色,力創重點名校。
學校歷任領導班子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列為提高教學質量,辦好學校的關鍵。重視建設一支師德良好,知識紮實,嚴謹求實,謙虛進取的教師隊伍,鼓勵敬業奉獻精神,提倡自尊、自重、自愛、自強,著力抓好培訓、進修工作;不斷提高教師的思想、業務素技和能力;建校初期,從全市各市屬中學和鄉鎮辦抽調教師27人作為各科教學骨幹,陸續吸收高校優秀畢業生到校任教,教師隊伍逐漸壯大和加強。學校歷來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提高,以“充分信任,大膽使用,熱情關懷,嚴格要求”為指導思想,通過在職進修、離職進修、新老掛鈎、教育教學實踐等多種形式,努力提高教師的政治、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一般要求在三至五年內,達到“教好一門課,帶好一個班,指導好一個課外活動小組”的水準。通過教學實踐和學習,全校教師都能勝任本職工作,其中有羅因、鄒應世等老師成了全市的名牌教師。
進入21世紀,新的歷史條件對教師的知識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為適應新的形勢,該校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著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最佳化師資隊伍。首先,學校實施了“十個一”工程,即要求教師要有:一個好形象,一口國語,一手工整字,一手簡筆畫,一手好電腦,一手好文章,一套好教案,一流好口才,一顆慈母心,一腦好思想。通過創建形象工程,塑造了良好的師德形象,大大提高了教師隊伍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大大增強了工作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其次,加強培訓,提高教師綜合素質。通過每周一的例會和每周一次業務學習,學習研究新的教育理論,自覺更新教育觀念,強化現代教育意識,樹立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核心的教師觀、學生觀、教學觀、質量觀、人才觀、始終把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擺在重中之重,有重點地選派一些骨幹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參加一些高層次的學術活動;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習和探索,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找準傳統教法和探究式教法的結合點,使兩者有機地聯繫起來,取長補短,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根據高考試題貼近社會熱點、現代生活的特點,鼓勵教師關心時事和科技新動態,研究新問題,創立新方法,始終抓住時代脈搏,站在時代前沿。第三,知人善任,健全教師成長機制。學校領導堅持深入教師,深入學生,深入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大膽起用德才兼備的教師,充分利用教師在不同層次的優勢、在不同領域的專長安排課程,安排工作。儘量做到人盡其才,各得其所。在教學上,堅持以老帶新,以新促老,提倡老教師上好“示範課”,中年教師上好“研究課”,青年教師上好“試驗課”,全體教師上好電教課。與此同時,把師資隊伍建設與公開課、教研活動、教改實踐等結合起來,通過組織各種教研比賽活動,如優質課競賽、教學比武、說課比賽等,使教師的教學水平適應了新的需要,教學質量得以不斷提高,一大批中青年教師迅速成長為骨幹教師。
學校歷來重視制度建設,把健全的制度看作學校的重要資源之一,學校開辦之初,學校領導就狠抓校風、教風和學風建設,結合學校實際,制訂了一套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經常檢查、評比、督促,使學校形成了安定團結,生動活潑的局面。進入20世紀90年代,學校領導更加注重管理的規範化和制度化,校長兼黨支部書記蘇瑞祥親自主持各項規章制度的修訂工作。除學校各常設處室正常履行各自職責外,還在校內先後成立21個相關工作領導小組,工作內容涉及學校教育教學後勤服務各個方面,明確各個領導小組的許可權和職責,使各項工作做到有規可循,學校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2002年8月,現任校長龍拔中同志履任後,銳意創新,從本校實際出發,大膽地進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和最佳化。以人事制度改革為核心,逐步建立和健全了一套責權清晰、配置合理、管理科學、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的學校內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先後推行了校長負責制、全員聘任制、績效工資制。明確了從校長到教師到職員的崗位職責。將教職工履行職務的情況與其經濟收入掛鈎,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強化了他們的工作責任感。制度的最佳化帶來學校工作面貌的巨大變化,在六中,全體教師都懷著極高的熱情工作,學校變得團結、有序、高效。
學校歷來重視德育工作,長期以來,建校初以“文明、團結、勤奮、進取”為校訓,進入新世紀,以“礪志篤學崇德尚美”為校訓,認真貫徹黨中央對學校德育工作的意見和精神,積極探索德育工作的規律,以培養“四有”人才為目標,以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團隊精神教育為主線,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育為重點,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同時,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路,促進教育社會化風氣的形成,取得明顯的效果。學校歷屆培養出許多有理想、有抱負的優秀學子,成為社會發展的建設者和棟樑之材。學校曾多次榮獲省、市表彰,先後被評為省級文明衛生單位、安全文明校園、治安模範單位。二十多年來,學生中被評為地市“三好學生”2018人,地市“優秀學生幹部”2116人,省級“三好”、“優乾”125人。
學校堅持教學工作為中心,緊緊抓住提高教學質量這個龍頭,採取一系列措施,最佳化教學常規管理,努力實現課堂教學過程的最佳化,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校領導深入教師,深入學生,深入課堂,對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課外輔導等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詳細的了解和督促,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建立完整、科學、操作性強的教師業務考核評價方案。這些方案對教師的師德情況、工作量、業務素質、教學水平、工作實績、學生的反映與社會的評價進行全方位的考察,並予以量化,做為教師評優、評先、晉職等的依據。也直接與教師的工資收入掛鈎,極大地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與此同時,積極開展教改教研,鼓勵教師樹立科研意識、開展課題研究,在實驗中探索規律,促進教學工作的開展。全校教師正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投入到教研教改當中,科學研究蔚然成風。
對學生實行全封閉管理,確保師生學習、生活環境的安定。加強自習和課外活動的輔導工作。多年來,學校形成了教師全程坐堂值班的制度,定點、定班、定人對學生進行課外輔導,已形成常規管理的特色,對良好學風的形成和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扎紮實實的常規管理帶來的是教育教學的豐碩成果。學校歷年會考合格率達95%以上。高考成績斐然,1984年,首屆畢業生參加高考,即上線73人,大大超過預期和上級下達的指標,以後逐年增加,近幾年更是上了新的台階,2002高考上線首次突破100人大關,2003年高考,本科上線259人,2004年高考,本科上線287人。自2005年起,連續三年高考本科上線突破三百大關 實現歷史性突破。2006年來自潘橋中學的李雅婷同學以中考成績686分、 全市第230名考入我校,高考以645分的純文化成績揚帆奪魁,榮中我市理科狀元。自2006年起的連續十年,高考成績逐年提升,充分彰顯出“低進高出”的辦學特色。
建校37年,學校共開設班級406個,培養了35屆高中畢業生,人數達22000餘人,其中,12000多人被各級各類高校錄取,校友遍布世界各地。據初步統計,從六中畢業的學生,已有40餘人獲得博士(博士後)學位,10多人在國外從事科研或作訪問學者,段獻中、段旭如、潘家永等成為國內各該領域的頂尖人才,更多的成為各業精英和崗位能手。
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冷水江市六中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1987年以後,市內招生一改計畫體制下的劃片招生政策,實行根據考生志願的市場化招生。六中領導審時度勢,根據自己的生源特點和辦學條件,確立了大力興辦音體美特長教育的思路,既做到因材施教,又適應了素質教育的要求。從1993開始,學校開始開設音體美特長班,加強特長班教學,大力培養特長生,為高校輸送藝術專業人才,成為學校特長教育的重要任務和工作重點,十多年來,學校在特長班課程安排、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都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嘗試和創新。初步建立起了適合本校特點的特長班教學模式。在教學內容上,堅持兩個並重:文化課和專業課並重,理論和實踐並重。在教學方法上,堅持大班授課和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方法,既堅持統一要求,又做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各自的體、藝特長和創造才能的發展。在課程安排上,在重視課堂教學的同時還開設了活動課,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開拓視野,陶冶情操,培養才幹。通過抓好特長教學,既培養了大量特長人才,又對整個學校的體育、藝術文化氛圍的形成發揮了很好的龍頭作用。十幾年來,學校在特長教育方面花費了大量心血,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自1993年創辦特長班以來,每年都有體育、藝術生考入北京體育學院、武漢體育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上海音樂學院、湖南師範大學等高等學府,2003年藝術類本科上線15人,體育類上線13人;2004年高考,有36人被體育、藝術本科院校錄取。2005年,音體美本科上線35人,2007年特長生本科上線39人。同時,學生美術、書法作品以及音樂、舞蹈節目等多次參加各級各類展覽、調演和比賽,屢屢獲獎。從1993年開始,學生田徑隊連續15屆獲得冷水江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一名;學生男子籃球隊和男子排球隊勇冠冷水江市和婁底市,並分別代表婁底市參加省運會,取得好成績。2009年,姜璐同學考入清華美院,至2017年的連續8年,學校男女排專業生共有37名同學分別被首都體育大學、廣州體院、湖南師大等高校錄取。
目前,學校上下正協力同心,為在三年內成功創辦“湖南省特色高中”而努力奮鬥!
歷屆領導
校長
黃長清 1980.8--1987.7
蘇瑞祥 1987.8--2002.7
龍拔中 2002.8--2007.7
李繼榮 2007.7-2017.4
段躍綱 2017.4--2017.9
羅茂忠 2017.9--
副校長
朱中 1981.5--1984.7
蘇瑞祥 1984.10--1987.7
張君異 1984.10--1987.7
陳綠波 1985.9--1987.7
鄒海澄 1986.3--1995.7
曾文林 1987.8--1991.7
伍蔚起 1991.10--1995.2
曾廣資 1992.3--1995.2
潘傳照 1995.3--2000.9
張共長 1995.5--1996.7
陳立君 1995.5--1998.5
潘煥平 1998.5--
李繼榮 2001.10--
朱光峰 2001.10—
張意祥 2006.10__
辦公室主任
唐頌風 1991.10--1998.7
鄒應世 1998.8--2003.9
張意祥 2003.9—2006.10
潘學交 2006.10-2016.6
周仲輝 2016.7-
機構變更
1.1984年9月19日冷水江市政府下文宣布學校由副局(科)級升格為正局(科)級,下設教導處、總務處;
2.1985年9月原教導處分設為教務處和政教處;
3.1991年9月始設學校辦公室;
4.2004年4月始設教研室。
5.2006年10月保衛處從政教處分離.
6.2007年9月保衛處併入政教處。
7.2008年4月始設學校電教中心
學校校訓
文明 團結 勤奮 進取
勵志 篤學 崇德 尚美
學校地址
湖南省冷水江市教育路26號
冷水江市第六中學北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