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後印緬關係研究》是陳建山創作的政治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8年7月。
該書在回顧歷史上印緬兩國交往過程的基礎上,從地緣政治和地緣戰略的角度探討印緬關係在冷戰結束後的新變化及兩國交往相互政策的調整,也分析了雙邊關係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同時就大國對該地區和印緬雙邊關係的影響也做出了系統的分析。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冷戰後印緬關係研究
- 作者:陳建山
- 類別:政治學著作
- 字數:196千字
- 首版時間:2018年7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主要的研究對象是冷戰後印度與緬甸的關係,具體研究思路是:第一章從歷史的角度證明兩國關係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第二章描述冷戰後兩國關係發展的進程和合作的相關領域,做好兩國關係的階段劃分;第三章從印度的整體外交戰略和地緣戰略角度分析不同階段印度對緬政策變化的背景、原因;第四章從緬甸政權的政治需求和與印度相鄰的地緣優勢的角度分析緬甸對印政策變化的背景、原因;第五章從大國的角度,特別是從中國和美國的角度分析影響印緬關係發展變化的外部因素。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印緬交往的歷史 第二章 冷戰後印緬關係的新變化 第三章 冷戰後印度的地緣戰略與對緬政策的影響 第四章 緬甸的地緣戰略與對印外交的新變化 第五章 影響印緬關係的外部因素及印緬關係的前景 |
創作背景
中國和印度在20世紀晚期先後走上了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道路,經濟發展成就舉世矚目,雙雙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緬甸是中、印兩國的重要鄰國,梳理冷戰後的印緬關係有利於人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冷戰後印度的整體外交策略和地區外交戰略對緬甸以及其他東南亞鄰國的影響,也有利於分析冷戰後緬甸政府整體的外交政策和對印政策發展變化背後的主動性一面。基於此,《冷戰後印緬關係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分析冷戰後印度與緬甸的關係出現好轉的印度方面原因。印度方面有五個動因:實施“向東看”戰略和“經濟外交”戰略,加強和東南亞與亞太國家的經貿合作;限制中國在緬甸的影響力;解決該國東北地區的分裂主義問題;獲取豐富的天然氣和石油;發展經濟和保障社會安全。冷戰後印度的國內外環境決定了印度的整體外交戰略和地區外交戰略,而這又影響到了印度的對緬政策。冷戰後印度不同的執政政府根據國內外環境的變化對這些戰略進行了實踐,並做出了一些具體的調整,推動了印緬關係的發展。
該書分析冷戰後緬甸主動回響印度政府友好政策的國內外環境和動因。從緬甸方面來看,1988年軍政府上台後,面臨著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和政治封鎖,其採取了向中國“一邊倒”的外交政策;緬甸軍政府控制國內局勢後,逐步拉攏周邊國家,以進一步從外部鞏固其合法性,並試圖與西方國家建立聯繫,打破這種“被孤立”的狀態,印度作為其周邊大國,自然成為其主要的爭取對象。緬甸積極回響印度政府友好政策的動因有以下兩個方面:政治外交上,想要通過印度來制衡中國,也想改變西方國家對其不好的印象;經濟上,想獲得印度的貸款和經濟援助,使雙方在經濟領域展開一定的合作。
該書分析影響印緬關係發展的外部因素。美國、日本、歐盟、東協等外部力量與印度在緬甸問題上的博弈直接影響印緬關係的發展進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緬甸的經濟制裁一直影響著印度的對緬政策。中國因素也在影響著印緬關係,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印度主動與緬甸保持低層次外交關係的主要目的就是限制中國在緬甸日益擴大的影響力,以防止中國從緬甸“戰略包圍”印度。日本、俄羅斯、歐盟、東協等國家和地區組織也在影響著印緬關係,而且隨著緬甸的日益開放,各國和地區組織圍繞緬甸民主化問題、能源資源、政治進程等展開激烈的爭奪,印緬關係雖然不斷增強,但印度在這場爭奪中的地位相對下降。在防止美國等區域外國家在緬甸的影響力日益重要方面,中印有共同的利益合作之處。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冷戰後印緬關係研究》 | 2018年7月 | 暨南大學出版社 | 978-7-5668-1391-6 |
作者簡介
陳建山,男,法學(國際關係專業)博士,南昌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贛江青年學者(2018)。主要研究方向/領域:南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