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國際史二十四講》是2018年9月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沈志華。
基本介紹
- 書名:冷戰國際史二十四講
- 作者:沈志華
- ISBN:9787501257324
- 頁數:504頁
- 定價:68元
- 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9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冷戰國際史二十四講》一書分三編:第一編冷戰的起源和爆發(1945-1953);第二編冷戰的擴展和延續(1954-1969);第三編冷戰的轉型和終結(1970-1991)是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老師們過去多年的教學和研究成果的總結,在有限的篇幅中描繪了當代國際關係史(1945—2010)的發展脈絡,論文都是刊物已經發表過的文章。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編 冷戰的起源和爆發(1945—1953)
第一講 美蘇冷戰的緣起
杜魯門上台後美蘇矛盾的初現
凱南長電與邱吉爾鐵幕演說
希土危機與杜魯門主義出爐
第二講 復興歐洲與北約的建立
馬歇爾計畫的提出
美國全力援助歐洲
北大西洋聯盟的建立
第三講 應對挑戰與共產黨情報局建立
戰後蘇聯大國合作戰略面臨的挑戰
歐洲共產黨、工人黨情報局的建立
兩大陣營理論與蘇聯對外政策的轉變
第四講 蘇南衝突與蘇聯對東歐的整肅
蘇南衝突的起源與實質
蘇南衝突加劇與布加勒斯特會議
拉伊克案件及東歐各黨的政治清洗
史達林對東歐各國的整肅
第五講 柏林危機:歐洲冷戰的爆發
不斷加劇的德國分裂狀態
封鎖柏林與“空中走廊”
危機的解決與兩德分立
第六講 中蘇同盟與亞洲冷戰的起源
史達林在亞洲的戰略目標
中蘇兩黨之間的溝通和理解
毛澤東訪蘇與中蘇同盟形成
第七講 韓戰:亞洲冷戰的爆發
韓戰到底是怎樣爆發的
毛澤東為什麼一定要出兵朝鮮
停戰談判遲遲未果的原因何在
第八講 對日和約與亞太冷戰格局全面形成
美國對日單獨媾和政策的形成
美蘇在對日和約問題上的鬥爭
針對中國建立的新月形包圍圈
第九講 東柏林事件與美蘇的反應
“史達林照會”與蘇聯對德政策
東柏林事件爆發的背景及其過程
美蘇對東柏林事件的反應
第二編 冷戰的擴展和延續(1954—1969)
第十講 萬隆會議與和平共處方針
戰後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
中國積極參與會議的籌備
萬隆會議的召開及其影響
第十一講 波匈事件及蘇聯的武裝干涉
蘇共二十大引發衝擊波
蘇聯干涉波蘭內政未遂
蘇軍兩度占領布達佩斯
第十二講 兩次台灣海峽危機
第一次台海危機與美蔣條約
第二次台海危機與中蘇分歧
第十三講 第二次柏林危機與柏林圍牆的修建
德國分裂後的柏林問題
第二次柏林危機的爆發及過程
修建柏林圍牆及其後續影響
第十四講 古巴飛彈危機與美蘇對抗
古巴革命與美國策動豬灣登入
蘇聯決定在美國後院部署飛彈
美蘇在加勒比海面對面的較量
第十五講 中蘇關係從破裂走向對抗
中蘇兩黨的分歧與矛盾
從短暫緩和到中蘇反目
從公開論戰到兵戎相見
第十六講 美法矛盾與法國退出北約軍事機構
戴高樂意欲重振法蘭西雄風
戴高樂復出與法美矛盾激化
法國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
第十七講 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布拉格之春”興起的國內外背景
“疫情”蔓延徵兆與蘇聯的預警
輿論失控與華約五國的軍事干預
第十八講 不斷升級的越南戰爭
北緯十七度線的劃定
越南戰爭的持續升級
巴黎和談與越南統一
第三編 冷戰的轉型和終結(1970—1991)
第十九講 走向正常化的中美關係
中美蘇大三角的出現
中美之間的秘密接觸
基辛格兩度訪問北京
尼克森總統公開訪華
第二十講 美蘇之間的對抗與緩和
冷戰初期美蘇對抗與核軍備競賽
60—70年代美蘇緩和的實現
冷戰最後十年的緊張與緩和
第二十一講 大國參與的安哥拉內戰
美蘇在第三世界的爭奪
“三足鼎立”的安哥拉獨立運動
多國多方參與的“內戰”
大國離席之後的和平
第二十二講 阿富汗戰爭與蘇聯的衰落
與強國為鄰的阿富汗
阿富汗政變與蘇軍干涉
蘇聯在阿富汗深陷泥潭
“新思維”與蘇聯被迫撤軍
第二十三講 東歐劇變及社會制度轉型
東歐劇變與西方的反應
波蘭的團結工會運動
匈牙利的圓桌會議
柏林圍牆倒塌與德國重新統一
第二十四講 八一九事件與蘇聯解體
戈巴契夫的改革和危局
八一九事件的前前後後
蘇聯解體與冷戰的結束
附錄一:冷戰國際史大事記
附錄二:徵引和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