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之公園

《冬夜之公園》是現代詩人俞平伯創作的一首新詩。這首詩記敘了冬夜遊園的所見所聞所感。全詩共三節,第一節以鴉的叫聲起句,寫群鴉有秩序地歸窩,飛回築在淡茫茫的冷月照耀下的濃林中的窩;第二節寫冬夜之公園的靜寂清冷;第三節又以鴉的叫聲結束。這首詩重在寫景,但神韻蒼涼淒清,森然怖人,頗有意境,給讀者身臨其境之感。這首新詩用字精當,造句雅潔,安章完密,句中音節諧適,卻不限定句末用韻;詩思清晰,描寫細膩,形象逼真。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冬夜之公園
  • 作者:俞平伯
  • 出處:《冬夜
  • 作品體裁:新詩
  • 創作時間:1918年12月15日
作品原文,創作背景,作品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冬夜之公園
“啞!啞!啞!”
隊隊的歸鴉,
相和相答。
淡茫茫的冷月,
襯著那翠疊疊的濃林,
越顯得枝柯老態如畫。
兩行柏樹,
夾著蜿蜒石路,
竟不見半個人影。
抬頭看月色,
似煙似霧朦朧地罩著。
遠近幾星燈火,
忽黃忽白不定地閃爍——
格外覺得清冷。
鴉都睡了,
滿園悄悄無聲。
唯有一個,
突地里驚醒,
這枝飛到那枝,
不知為甚的叫得這般淒緊!
聽它仿佛說道:
“歸呀!歸呀!”
1918,12,15,北京

創作背景

《冬夜之公園》創作於1918年12月15日,發表在1919年2月《新潮》月刊第1卷第2期。俞平伯寫作《冬夜之公園》時,剛剛19歲,還是北京大學的學生。在新文學運動初期的大學生中,他是比較早地回響《新青年》的號召,加入到新文學運動的行列中,自覺嘗試創作白話文和白話詩的進步青年之一。這是俞平伯在新文學運動中嘗試創作的第二首白話詩。

作品賞析

《冬夜之公園》是一首再現性的詩歌。所謂“再現”,並不是照相式地復現;詩人在對客觀外物的觀照攝取中,自然浸入了主觀意向的取捨。冬夜之公園,自然不僅是歸鴉、冷月、濃林、石路、燈火的景色,而作者的視覺感官由於受了情感結構的干預,便“不假思索”地注目於以上的景色,並從審美篩孔中篩選掉其他非主要的景物。表象經由主觀感情的攝取,通過內部情感意識的積極醞釀而生成意象,意象經由藝術媒介語言的描繪,最後才顯現為詩歌中的形象。所以《冬夜之公園》中的景色,已經不再是自然原貌的景色,它已經變成意象化了的“第二自然”了。
作者善長吸取詞的意境手法用以創作自由詩。王國維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人間詞話》)境界就是意境,是詩歌藝術中主客觀交孕媾合生成的藝術寧馨兒。藝術境界中有景有情,有虛有實,“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人間詞話》)情景交融者則使人觸景生情,由情入景,審美主體(讀者)身不由己地神馳心往,設身處地,從而享受到精神升華般的愉悅。《冬夜之公園》的意境裡,“淡茫茫的冷月”,“翠迭迭的濃林”,“兩行柏樹,夾著蜿蜓石路”,月色“似煙似霧朦朧的罩著”,幾星燈火“忽黃忽白不定的閃爍”。談到這些詩句,的確有一種以身入畫之感,其朦朧、幽靜、和諧的情調氣氛大有洗滌心胸塵垢之妙。這種景象實則對讀者並不生疏,多數人在生活中曾經無數次地感受過它,它每一次可能都曾經給讀者以美的愉悅,於是讀者在內心深處就積澱下這類景色的影子。讀者讀到《冬夜之公園》中的描繪,其繪形繪色的畫筆重新喚起了讀者的記憶,或者說與讀者記憶中的圖畫發生契合,心中之虛象與眼前之實景合二為一,審美體驗中便產生了如聽回聲、如觀倒影的親切之感,完成了審美主、客體心物感應交流的往返迴環,從而獲得莫可名狀的精神享受。
《冬夜之公園》還採取了以動襯靜的寫法突出幽靜的意境。萬籟俱寂的暮夜,在冷月與濃林的背景中,驟然響起了“啞!啞!啞!”的歸鴉叫聲,而這種叫聲在客居京華的遊子聽來,就是一聲聲“歸呀!歸呀!”的呼喚。遊子思歸的情感,是中國詩歌傳統中的典型情感之一,最易引起讀者的共鳴:歸鴉尚知天晚投林,而人尚不能歸返故鄉,此夜此情,讀者肯定會深有觸動。
古樂府詩中有“黃雲城邊烏欲棲,歸飛唾啞枝上啼”的詩句,《冬夜之公園》顯然化用了古代詩詞的意境和詩句,但卻化用得不著痕跡,自然入妙。
作者嫻熟地使用白話文中描寫性的詞語,特別是重疊詞和雙聲疊韻詞的使用,以及句尾韻和句中韻的相互配合,使這首詩極富悅耳動人的音樂美,從而增加了沁人心脾的藝術魅力。

名家點評

內蒙古師範大學陶長坤《簡明現代文學手冊》:此詩並無深意,重在寫景,但神韻蒼涼淒清,森然怖人,頗有意境,給讀者身臨其境之感,寫景狀物,很見功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陸永品《俞平伯名作欣賞》:這首新詩用字精當,造句雅潔,安章完密,句中音節諧適,卻不限定句末用韻;詩思清晰,描寫細膩,形象逼真,讀來琅琅上口,給人以清寂的美感。
貴州師範大學教授楊淑媛《竹窗論稿》:這是一首紀游寫景詩。詩人以質樸平實的文字,記敘了冬夜遊園的所見所聞所感。對景物的描繪完全採用的是當時最時髦的所謂“具體的寫法”,亦即寫實手法,但由於詩人能因景賦情,故能使情景渾然,物我相契。

作者簡介

俞平伯(1900—1990),原名俞銘衡,浙江德清人。新潮社、文學研究會、語絲社成員。1918年開始創作新詩,詩作大多發表於《新潮》《新青年》等報刊。1922年,與朱自清等人創辦“五四”以來最早詩歌刊物《詩》月刊。詩歌代表作為《孤山聽雨》《小劫》《悽然》等。出版詩集《冬夜》《西還》《憶》《俞平伯詩金編》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