冝

冝,拼音是yí(二聲),注音是ㄧˊ,部首是冖 2畫。釋義是古同“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冝
  • 拼音:yí
  • 部首:冖
  • 筆順:4525111
  • 釋義:古同“宜”
  • 性質:漢字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7
  • 注音:ㄧˊ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𡪀𡨆𠣨《唐韻》《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𠀤音儀。《說文》所安也。《增韻》適理也。《易·泰卦》後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禮·王制》齊其政,不易其宜。
《左傳·成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注》職方氏所謂靑州宜稻粱,雍州宜黍稷之類是也。
《詩·周南》宜其室家。《傳》宜者,和順之意。
《爾雅·釋詁》宜,事也。《詩·大雅》公屍來燕來宜。《毛傳》宜其事也。
《玉篇》當也,合當然也。《禮·樂記》武之遲久,不亦宜乎。
祭名。《書·泰誓》類於上帝,宜於冢土。《注》祭社曰宜。冢土,社也。《禮·王制》宜乎社。《注》引爾雅,起大事,動大眾,必先有事乎社,令誅罰得宜。
州名。古百越地,庸置粵州,改宜州。
姓。《正字通》元宜桂可,博通經史。
通作儀。《前漢·地理志》伯益能儀百物。儀讀與宜同。
葉五何切,音俄。《詩·鄘風》如山如河,象服是宜。葉上佗下何。◎按《音學五書》宜古音魚何反。宜字《詩》凡九見,《易》一見,《儀禮》一見,《楚辭》一見,𠀤同。後人誤入五支韻,據此則又非但叶音矣。 《集韻》宐,隸作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