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公檢法類詐欺,是一種電信網路詐欺。冒充公檢法類詐欺緊跟社會熱點、不斷疊代升級,造成的損失金額往往較大,廣大民眾深惡痛絕。此類詐欺讓受害人深信不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詐欺分子通過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從而在詐欺過程中準確說出受害人姓名、工作單位、住址、身份證號等,具有極強的迷惑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冒充公檢法類詐欺
- 類型:一種電信網路詐欺
犯罪手法,典型案例,
犯罪手法
冒充公檢法等機關工作人員,謊稱受害人名下銀行賬戶、電話卡、社保卡、醫保卡等被冒用,或者身份信息被泄露,或者涉嫌洗錢、非法出入境、快遞包裹藏毒等違法犯罪,以此要求受害人將資金轉入“安全賬戶”配合調查或接受監管,進而實施詐欺。為增加可信度,一些詐欺分子會向受害人展示虛假公檢法網站上發布的假通緝令等法律文書。為遠程獲取受害人手機上的個人信息,詐欺分子常常要求受害人下載具有螢幕共享功能的APP。為使受害人處於完全被操控狀態,詐欺分子還會誘騙受害人到酒店等封閉空間,阻斷所有簡訊、來電等外界聯繫。
公安機關工作中發現,一些詐欺分子還會冒充不同部門的政府機關工作人員,以領取補助補貼、獎學金,醫保卡、證券、金融賬戶被凍結,出入境證件異常、失效等為由實施詐欺。特別是近期一些詐欺分子以受害人涉嫌散布疫情謠言、販賣假口罩、違反疫情防控規定等為由進行詐欺,影響惡劣。
典型案例
2022年4月,廣東深圳劉某某接到自稱是深圳市防疫中心的陌生電話,對方稱要帶其去強制隔離,因劉某某一個電話號碼曾在3月16日掃描了長沙市某醫院的行程碼。劉某某表示自己沒有去過長沙,對方又稱其身份信息可能被盜用,將幫其將電話轉接到“長沙市公安局”。接通“長沙市公安局”電話後,一名自稱“陳警官”的男子對劉某某進行詢問,並告知劉某某賬戶涉嫌洗黑錢,讓劉某某添加其QQ號碼。隨後,“陳警官”發給劉某某一個賬號讓其登錄後,提交了銀行卡號、密碼等相關信息,並錄製了人臉操作視頻。在“陳警官”引導下,劉某某銀行賬戶被分4次轉走6萬餘元。發現銀行賬戶資金被轉走後,劉某某意識到自己被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