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冉家灣村
- 外文名:Ranjiawan
- 別名:天星古寨
- 行政區劃代碼:500232207204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重慶市武隆區文復苗族土家族鄉
- 地理位置:重慶市武隆區文復苗族土家族鄉銅鑼村西南部
- 面積:171 公頃
- 下轄地區:沙灣大槽、小槽、坨田、三台屋基、蘇麻塘
- 政府駐地:銅鑼村村委會
- 電話區號:023
- 郵政編碼:408507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濕,四季分明
- 人口數量:206 人
- 著名景點:芙蓉江月
- 機場:武隆仙女山機場
- 火車站:武隆站
- 車牌代碼:渝G
- 人均年收入:7850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經濟,交通運輸,歷史文化,地方特產,風景名勝,著名人物,文物古蹟,歷史環境要素,民俗文化,村落營建特色,
建制沿革
冉家灣傳統村落始遷祖冉守明於清朝康熙年間遷居天星山陽灣(今文復鄉銅鑼村沙灣大槽),村落歷史已有 300餘年。
冉家灣傳統村落位於銅鑼村沙灣和冉家灣農業社,原隸屬天星村。銅鑼村於2004年由原文復鄉天星村、銅鑼村、 羊鹿村三村合併而成銅鑼村。因此,冉家灣傳統村落又名“天星古寨”。
行政區劃
冉家灣傳統村落位於重慶市武隆區文復苗族土家族鄉銅鑼村西南部。冉家灣傳統村落包括冉家灣、沙灣兩個農業社,
冉家灣天星古寨(全國傳統村落)
地理環境
村落內山高坡陡,溝豁縱橫,屬典型的中山河谷地形,地勢東高西低,境內主要山川為白岩山,下臨芙蓉江,背倚天星山 ,形成景色宜人的山谷景觀。村落內場地最高海拔1080m,位於場地東南部,最低海拔 265m,位於場地北側,最大高差值815m。立體氣候十分明顯。年平均氣溫為17℃,無霜期 300 天左右,年降雨量 1000 毫米左右,雨霧多,濕度大。
自然資源
傳統村落各聚居組團分為兩層台地九組院落沿等高線分布其中,呈環抱山形之勢,周圍梯田環繞,間以林地。整體風貌體,現山水田園的少數民族聚居村寨風貌特徵,建築以苗族和土家族交融的木構乾欄式建築為主並配有風格多樣的“罳檐”和寬綽的“走欄”,建築風貌統一,保存非常好。
人口民族
傳統村落內共40 戶 206 人。其中冉氏26戶112人,譚氏11戶45人。另有少數他姓,如陳氏、晏氏等共 8 戶 44 人。
民族以苗族和土家族為主
經濟
冉家灣村主要產業為烤菸種植與初加工、山豬養殖和馬鈴薯、花生種植等,其中主要經濟來源於烤菸種植與初加工,每家每戶均有烤菸房。烤菸產業所帶來的戶均年收入可達 5 萬元。生豬養殖為村集體合作社經濟,其所帶來的村集體年均收入為6萬元。村民家庭收入構成以務農和外出務工兼業為主。
交通運輸
以村村通硬化道路為主
歷史文化
冉家灣傳統村落為酉陽冉氏土司後代所建。兩宋之交,冉守忠隨軍征戰,坐鎮酉域,創建酉陽土司,開啟了酉陽土司治酉臨民600 多年的歷史。冉家灣始遷祖冉存明,為冉守忠九世孫冉如鶴房下彭水潤溪一支冉魁次子。 根據位於天星山沙灣大槽冉存明室人龔氏之墓碑的記載:“四川酉陽直隸州彭水縣龍洋鄉,自清朝以來,外曾祖冉存明老宅羅並屋基,移居山陽灣漆樹堂住座……”。如此碑記表明,冉存明確係冉如鶴房潤溪一支世孫,原籍潤溪境域龍洋鄉羅並屋基,冉存明於清朝康熙年間由彭水縣遷徙至天星山陽灣(今武隆文復鄉銅鑼村沙灣),建冉家灣,已有 300餘年歷史 。在此繁衍十代世孫,遂形成現有冉家灣聚居格局,主要分布在沙灣蘇麻塘、小槽、大槽,冉家灣、麻園坳、三台屋基等處。
此外,冉家灣另有譚氏為一大姓。譚姓為明代“趕苗拓業”時因官兵屯田自江西遷徙至江口鎮石橋鄉,後從石橋鄉渡芙蓉江來到天星山陽灣,與冉氏聯姻後定居冉家灣屯田建成譚家大院。建國後譚氏分家形成兩組院落分布於冉家灣坨田、田坳兩地。另有少數他姓,如陳氏、晏氏等。
地方特產
甜柿:文復甜柿採用農家肥料種植,屬綠色食品,有富有、陽豐和次郎三個品種,且具有天然脫澀功能,即采即食,甜脆可口,含有的尼克酸、維生素B1、B2、E、C和B-胡蘿蔔素、鐵、鋅、硒等營養物質。具有潤肺生津、清熱止血、澀腸健脾、解酒降壓的作用,主治肺熱咳嗽、脾虛泄瀉和高血壓等病症。
花生:銅鑼村花生種植屬於農戶自發行為,主要為經濟作物售賣或自己食用。此地生長的花生果實碩大粒滿、口感上乘、出油率高,富含的葉酸、膳食纖維、精氨酸等。
烤菸:烤菸現為銅鑼村重點扶植的經濟作物。烤菸種植戶均年收入五萬元,也是村民主要經濟來源。
山羊:銅鑼村養殖的山羊品種屬於白山羊,具有產肉性能好,繁殖力強,板皮質量好等特性。白山羊肉質細嫩,肌肉間有脂肪分布。板皮拉力強而柔軟,纖維緻密。屬於村民輔助經濟來源。
蜂蜜:銅鑼村屬於中低山地形,村域內花型眾多,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經濟價值高,屬於村民輔助經濟來源。
風景名勝
1、遠眺烏江——烏江畫廊:
位於重慶市武隆縣江口鎮,處於村落北側4.5公里處。全稱沿河烏江山峽風景名勝區,屬於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烏江是長江三峽庫區最大支流,橫貫武隆全境。江水湍急、山巒雄奇,一里一景,風光旖旎,有“天險烏江,千里畫廊”之美譽。烏江之美,在一洞、兩江、七峽。一洞為芙蓉洞;兩江即芙蓉江、大溪河;七峽有三門峽、邊灘峽、鹽井峽、關灘峽、中嘴峽、門栓峽、羅家沱峽。
2、芙蓉江月——芙蓉江:
位於重慶市武隆縣浩口鄉,濱臨村落北側,由南至北繞村而過。芙蓉江重慶段屬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為烏江最大支流,是一個江峽型小尺度大容量喀斯特地貌和原始水上森林型風景區,芙蓉江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江峽、峰岩、灘溪、瀑潭風景各異,自然風光尤其獨特,融山、水、洞、林、泉、峽一體,集雄、奇、險、秀、幽、絕於一身。
3、石橋攬勝——石橋湖:
位於武隆縣石橋鄉境內,處於村落西側3公里處,屬於芙蓉江的一部分,故又稱芙蓉湖。湖長5公里、寬2.5公里、水域面積2888.2畝,由近50個島嶼、港灣組成。石橋湖是芙蓉江江口水電站蓄水倒灌形成的一個大湖泊。湖中魚蝦眾多,湖水清澈見底,是一休閒露營的極佳之地。
4、天星豎井——天星豎井群:
由最大切割深度達1330米的芙蓉江峽谷豎井和洞穴構成,有56處豎井,45個洞穴,9個落水洞,累計洞穴長度30公里,豎井深度8公里。此豎井群體的分布,數量和深度在中國尚無二例,為亞洲最深的豎井群。芙蓉洞是這一地區橫向洞穴的最典型代表。2009年7月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召開的第15屆國際洞穴大會上,“天星豎井群”被評為“過去四年中最重要的洞穴學發現”。
著名人物
冉守忠、孫冉如、冉魁、冉存明
文物古蹟
冉家灣村內尚無文物保護單位,有尚未評級的不可移動文物 2 處,分別為冉家祖墳群和苗棺群組。
歷史環境要素
冉家灣所屬歷史環境要素種類主要有古樹名木、碑幢刻石和井泉溝渠。所有要素皆均勻分布於冉家灣各個居住聚落周圍。其中古樹名木類有六株,碑幢刻石類古苗棺群兩處、古墳群一處、古墳兩處和廟宇一處,井泉溝渠類古取水點兩處、古井一處。所有歷史環境要素皆發源於清代,主要功能為村民精神信仰載體和祭祀場所以及生產生活取水設施,與村民日常生產生活聯繫緊密。
民俗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
1、苗族山歌
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冉家灣村苗族山歌分為說、唱兩大類。按內容可分為勞動歌、情歌、儀式歌、生活歌、時政歌等許多種類。除鄉鄰紅白喜事時唱歌外,青年男女在談情說愛時更要唱歌,讓望春、試春、巧戀、逗趣、恩愛、苦情、相思、抗爭之情意表達得淋漓盡致。現有非遺傳承人五人。
2、薅秧山歌
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種田薅秧的季節,村民為了提高勞動興致,常用唱山歌的形式表達自已豐富的情感,抒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寄託熱愛家鄉、熱愛生活、追求人間真善美的情懷。在繁重的生產勞動中,便借用唱歌來振奮精神鬥志,緩解其勞累。薅秧歌的種類主要分為下田號、歇氣號、收工號、歇氣歌幾種。其表現形式有個唱、盤歌等。另有過山調、喊山調、羅兒羅等。據傳說,文復苗族土家族鄉薅秧山歌從明末興起,歷經明清,走過民國,傳承,已有幾百年的歷史。 現有非遺傳承人四人。
3、傳統草編工藝
已申請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村民為了解決平時穿用、生產勞動以及出門行走的困難,便用穀草、竹麻、葛藤麻料編織草鞋(民間又叫“打草鞋”) 來解決穿用的問題。冉家苗寨草編工藝(又叫“打草鞋”) 分為兩部份。一是備草(麻)料;二是製作編織工具。編織草鞋有一套專用的工具,首先有“老虎凳”, 配用的有“枷擔”、“翹子”。 “ 翹子” 又根據草鞋的寬窄,分為“四齒翹” 和“五齒翹”。 另外備一點桐油作編織股繩潤滑之用。據傳說,製作草鞋的草編工藝從宋代以來就出現了,到改革開放前已有幾百年的歷史。現有非遺傳承人二人。
4、玩板凳龍
已申請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苗族土家族村寨里,凡遇到有人家迎親嫁娶、生朝滿日或一年之中喜慶豐收之時,人們都會用玩“板凳龍”的民間活動來慶賀。所謂“板凳龍”,就是以一條普通的家用長條木製板凳作道具,以龍的形式變作花樣來玩耍。一個人玩時叫“獨龍”戲水,兩手一前一後舉著前後凳腳舞動。兩個人玩時叫“飛龍”跑馬,一人舉前面兩條凳腳,另一人舉後面兩條凳腳。三個人玩時叫“天龍”下凡、吉祥如意,前面兩個人各舉一隻板凳腳,後一人雙手舉起兩條凳腳。多人玩時,將一條條板凳用紅布條聯結起來,前面的為“龍頭”,最後的叫“龍尾”, 其餘的是“龍身”。 多人玩龍講究大家的配合默契,舞龍人要有一定的規定套路,不能自行其事,否則“龍頭”、“龍身” 就會亂套,失去了舞龍的娛樂意義。 現有非遺傳承人五人。
5、蕎麥麵製作工藝
已申請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冉家灣苗族土家族鄉的民眾都有種植花蕎和苦蕎的習慣,每年秋天蕎麥收穫後,苗族土家族同胞就要將它製成各種食品,其中“豆花蕎面”就是享譽武隆全縣的一種特色美食,被人們稱讚為“文復名片”。然健蕎麥麵,多用手工操作,他們先把收穫的花蕎,揚簸乾淨,篩去泥沙,用石磨磨去外層硬殼,然後再將裡面子核磨成細細的麵粉,再做成許多食品食用。
節慶活動
1、“踩花山”
每年農曆三日初三那天,居住在武陵山區的苗族同胞在繁忙的生產勞作之餘就會邀邀約約地進田間山間上去趕坳踏青賞春,當地人稱此為踩花山。當天最活躍的,莫過於苗家的青年男女,他們你呼我應,結隊結夥,賞花踏青,臨水沐浴,對唱苗家情歌。在文復鄉銅鑼村邊的馬廠壩,從三國時期留下的一個“擂台堡”上就成為苗家青年三月三對歌的舞台。
2、羊馬節
每年的農曆五月二十六日那天,是武陵山區苗族同胞的“羊馬節”,此節也是苗家人一年中最隆重的傳統節日。相傳在明朝的時候,苗族同胞為了反抗朝庭的民族歧視和壓迫舉行了起義,因而受到官軍的鎮壓。農曆五月二十六日,大隊官軍篡入苗鄉追殺苗胞。在敵強我弱的緊急關頭,聰明的苗族同胞就把一隻只羊吊在木鼓之上,將一匹匹馬栓在樹林裡,巧妙地布置起迷惑陣。當官軍來大舉進攻的時候,受到驚嚇的羊群和馬匹便四處狂奔亂跑,羊蹄碰著木鼓,發出陣陣的“咚咚”之聲,馬匹嘶嗚著在樹孫里飛奔,弄得一片塵土飛揚,仿佛苗山里埋伏著千軍萬馬。官軍看到這個陣勢,趕忙撤兵停止攻擊,從而讓苗族同胞免去一場滅頂之災。為了不忘羊馬退敵的功勞,後來每年五月二十六,苗族同胞就要舉辦重的“羊馬節”以示紀念。“羊馬節”這天,銅鑼村各家各戶都要辦起豐盛的酒席,人們興高采烈地聚集在一起,一邊喝酒吃肉,一邊歡歌舞蹈,舉行熱烈的慶祝活動。同時家家戶戶在一天裡,要對自已餵養的羊和馬進行好好的款待,要么清早上山割回帶露的新鮮嫩萆,撒上些淡鹽水餵給它們。要么選擇一塊菜地,把羊、馬放進裡面去,讓它們美美地享受主人們吃的菜類,以作為苗家後裔對羊馬的尊重。
3、趕秋節
在每年立秋那幾天,銅鑼村冉家灣苗族同胞都要按照祖傳的習俗過“趕秋節”。有關“趕秋節”的來源,苗家人都會講出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說是很早以前,在一個苗寨里有位名叫乜娘的年輕姑姑,她不但聰明漂亮,還會很多的本領,除了生產勞作,還特別擅長刺繡和繪畫。有一天,乜娘正坐在家門日繡花鞋時,遠處突然飛來一隻岩鷹,一下就把她手中正在繡的鞋子叼走了。岩鷹叼走乜娘的花鞋後,高興地在藍天上肆意期翔。恰巧被居住在另一個苗寨里的一個小伙子看到了,小伙子叫已貴達惹,是當地有名的一年輕獵手。巴貴達惹見到岩鷹後,馬上搭箭拉弓將其射落,也檢到那隻未完工的繡花鞋。為了將這隻繡花鞋還給它的主人,巴貴達惹為此想了許多辦法,最後才決定利用在秋場上盪鞦韆的辦法,以吸引遠近村寨的年輕人尋歡作樂和看熱鬧,那時拿鞋孑讓失主來認領它。立秋那天,巴貴達惹做了許多鞦韆,就通知十里八鄉的同齡人們來玩耍。這訊息很快傳遍了各處苗寨,不但青年人來了,許多老年人也來了。整個鞦韆場上人山人海,歡聲笑語,變成了一個苗山歡樂的海洋。在那花枝招展的姑始群里,巴貴達惹看到一個與眾不同的妹子,於是就熱情地走過去,請她一同盪鞦韆。兩人在交談之中,才知道她就是繡花鞋的主人。就這樣他們以緣相會,讓兩個青年相識相知,從而互生愛慕之情,最終結成了美滿夫妻。從此以後,每當瓜熟果紅的立秋佳節到來時,苗族同胞就選擇一處山場、一塊地壩、一個大院落過趕秋節,他們紮起鞦韆掛上樹梢,盡情地盪鞦韆,或舞獅子、玩龍燈、對唱情歌和盤歌。讓青年們在鞦韆的飄飄蕩蕩中獲取歡樂,同時也為他們談情說愛創造機會,使他們在接觸之中相互了解,找到自已的意中人。
祭祀崇禮
在解放前的銅鑼村冉家灣苗族村寨,若是某家庭中有人去逝了,家人首先是在自家屋門口燃放鞭炮,以此給鄉親們告之悲痛的訊息。聽到訊息的鄉鄰和三親六戚就會即時趕到喪家來,開始幫忙料理喪事。首先是在堂屋內停放好死者,然是燒紙錢,點起亡人去豐都鬼城路上的“過橋燈”, 接著眾手搭“祭台”,布置靈堂。最後由親好友開會,商量安葬的各項事宜。喪者家庭按照風俗,要立即去請陰陽先生來上山選墓地,確定出喪下葬的時間,沒有棺木的要準備棺木。另外要請道師先生來做道場辦法事。與此同時去請鑼鼓班子,一為坐堂“鑼鼓”, 二為配堂“鑼鼓”, 吹吹打打鬧熱起來。 喪家在眾人相助下辦廚備辦一伙食,開始接待前來幫忙和奔喪的人們。苗族村寨,逝者的出殯儀式很有講究,老年死者選擇的時間都在清晨七、八點鐘以前。若有老人健在的小輩亡故,只能在午後或下午出殯。埋葬儀式結束後,喪家要辦酒席款待幫收的眾鄉親。喪家的孝子,要去每一張席桌前下脆,真誠地感謝大家的幫忙相助。
婚喪嫁娶
銅鑼村冉家灣的婚嫁習俗中,仍保留了一些苗族婚嫁的傳統習俗,如“哭嫁”、“過禮客”、“押禮先生”等傳統風俗禮儀。冉家灣“哭嫁”是在出嫁前幾天,由女方家的親姐親妹、表親嫂子和姊妹來陪出嫁女子哭嫁。大多數哭嫁女按照哭祖宗、哭父母、哭哥嫂、哭外公外婆、哭舅舅舅娘、哭堂房叔伯嬸娘、哭表哥嫂表姐妹的程式進行。其間也有哭罵媒人的,哭自已不幸身世的,哭其他三親六戚的。新娘哭得越厲害,就認為有出息。哭得越好,說明她有本事。在幾天的“哭嫁”中,新娘一般都哭得眼紅臉腫,聲音嘶啞,有的直到婚禮進行時才停止哭泣。
服裝服飾
銅鑼村苗族男子的服裝,上身是對襟短衣,下身著長褲,“襠”和褲腳很大,主要便於日常出行和勞作,其布料多為家庭織出的土染青色為主,也有深藍色的。頭上包黑色或靛藍灰白的頭帕,頭帕一般為五尺以上,需裹頭三圈,再留“帕耳”。女姓上身是大領對襟短衣,也有超襟布扣短衣。下身著長短不同的百褶裙,長裙可及腳面,短裙不足一尺,留露小腿。裙子多有挑花、蠟染、色布拼鑲和素淨等幾類。此外婦女也有穿大襟上衣、超襟布扣上衣的。多數是右衽,也有少數左衽的。另外,改穿褲子或褲子與裙子交替穿用。苗族女性頭飾式樣繁多,一般的婦女挽髻於頭頂,前插辮釵,後插梳子,右戴銀簪,左佩綢花,顯得特別簡潔、大方和美觀。有講究的女性,頭上戴形如彎月的銀質頭飾,銀角朝上,高達尺余。更講究的戴的頭飾銀冠上綴滿銀花,冠的下沿另配一隻圓形的銀圜,上面也綴無數銀質吊金鐘花,彰顯出純潔和華麗。
苗族男女的首飾,普遍為銀項圈、銀鎖、銀鐲等。一些身體不好的男孩子,經“鬼師”著法後,常戴“保命項圈”和“保命手鐲”,以作驅鬼祛邪之用。
特色美食
竹筒飯、霉豆腐、麻湯、菜豆貓、蕨根粉、春筍
村落營建特色
1.選址依山而就,便於村落營建
2.遷徙傍水而居,便於後代繁衍
3.格局藤蔓結瓜,空間層次豐富
4.建築空間多元,文化內涵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