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3縱隊兼冀中軍區部隊和第120師主力在河北省中部地區反擊日偽軍連續圍攻的作戰。
基本介紹
- 名稱:冀中區反五次圍攻
- 發生時間:1938年11月~1939年4月
- 地點:冀中地區
- 參戰方:八路軍 日軍華北方面軍
- 參戰方兵力:八路軍第3縱隊;日偽軍共2.6萬餘人
- 傷亡情況:八路軍1200,日偽軍5900
- 主要指揮官:司令員呂正操、政治委員王平(後為程子華)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3縱隊兼冀中軍區部隊和第120師主力在河北省中部地區反擊日偽軍連續圍攻的作戰。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3縱隊兼冀中軍區部隊和第120師主力在河北省中部地區反擊日偽軍連續圍攻的作戰。1938年11月至1939年4月,日軍華北方面軍第27、第110師和獨立混成第8旅及偽軍各一部,共2.6萬餘人,採取分進...
第一次反圍攻。1938年11月13日,日軍6千餘人從固安、新城、容城、雄縣、霸縣出動,圍攻冀中大清河以北地區。冀中軍區和第三縱隊部隊在人民民眾的支援配合下,與敵作戰29次,斃傷日偽軍600餘人,俘偽軍1000餘人。到12月9日,粉碎了敵人第一次圍攻。第二次反圍攻。12月21日,日偽軍1500餘人,進攻唐河和瀦龍河之間...
冀中第五次反圍攻戰,1939年3月中旬, 日軍第27和100師團9000餘人對冀中根據地發動第五次圍攻,企圖消滅冀中軍區主力。八路軍第120師及各部隊採取“盤旋式的打圈子”戰術與敵周旋,尋機殲敵,並多次擺脫日軍合圍。日軍到處撲空,疲憊不堪,不得不放棄除肅寧、任丘、文安外的全部縣城,撤回原據點。此役共殲滅日軍900...
冀中第一次反圍攻戰,1938年10月,日軍占領武漢後,便集中兵力對冀中抗日根據地進行大規模圍攻。11月12日,日軍從北京、天津、保定等地調集6000多人,分5路圍攻冀中大清河北固安、永清、新城、雄縣地區。八路軍冀中軍區第26、27大隊及第3、4分區部隊以少數兵力迷惑、疲憊日軍,破壞敵交通和通信聯絡,切斷敵後勤運輸...
1939年2月,第一二○師和冀中區領導機關共同組成以賀龍為書記的軍政委員會,統一領導冀中區的各項工作。同時,建立以賀龍、呂正操為正副總指揮,關向應為政治委員的冀中總指揮部。為了破壞日軍機械化部隊的活動條件,冀中軍民拆城牆,毀公路,在寬闊平原上挖了大量道溝。在連續粉碎敵人第三、第四、第五次圍攻之後,...
冀中第二次反圍攻戰,1938年12月21日, 日軍調集1500多人,占領安國、博野、蠡縣及容城、雄縣等縣城,開始了對冀中根據地的第二次圍攻。冀中軍區在日軍連續進攻面前,採取主力分散活動,以小部隊干擾、疲憊,選擇有利時機集中打擊敵人的戰術,反擊日軍的圍攻。至次年1月24日,共殲日偽軍300多人。反圍攻結束。
《戰典5:八路軍征戰紀實》是2017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描述了平型關戰役、雁門關伏擊戰、夜襲陽明堡、七亘村伏擊戰、廣陽伏擊戰、晉察冀反“八路圍攻”、平漢路破襲戰、長生口伏擊戰、收復晉西北七城戰役、神頭嶺戰鬥、響堂鋪伏擊戰、保衛黃河河防作戰、町店戰鬥、北嶽區反“二十五路圍攻”、冀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