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性測試

兼容性測試

軟體兼容性測試是指檢查軟體之間能否正確地進行互動和共享信息。隨著用戶對來自各種類型軟體之間共享數據能力和充分利用空間同時執行多個程式能力的要求,測試軟體之間能否協作變得越來越重要。軟體兼容性測試工作的目標是保證軟體按照用戶期望的方式進行互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兼容性測試
  • 定義:檢查軟體之間能否正確地互動
  • 目標:保證軟體按用戶期望的方式互動
  • 作用:衡量軟體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
  • 兼容性分類:向前兼容與向後兼容等
  • 所屬學科:信息科學
兼容性分類,測評指標,

兼容性分類

兼容性通常有四種:向前兼容與向後兼容、不同版本間的兼容、標準和規範、數據共享兼容。
1、向前兼容和向後兼容。向前兼容是指可以使用軟體的未來版本,向後兼容是指可以使用軟體的以前版本。並非所有的軟體都要求向前兼容和向後兼容,這是軟體設計者需要決定的產品特性。
2、不同版本之間的兼容。不同版本之間的兼容指要實現測試平台和套用軟體多個版本之間能夠正常工作。如現在要測試一個流行的作業系統的新版本,當前作業系統上可能有數十或上百萬條程式,則新作業系統的目標是與它們百分之百兼容。因為不可能在一個作業系統上測試所有的軟體程式,因此需要決定哪些程式是最重要的、必須測試的。對於測試新套用軟體也一樣,需要決定在哪個版本平台上測試,以及與什麼應用程式一起測試。
3、 標準和規範。適用於軟體平台的標準和規範有兩個級別:高級標準和低級標準。
① 高級標準是產品應當普遍遵守的。若應用程式聲明與某個平台兼容,就必須接受關於該平台的標準和規範。
② 低級標準是對產品開發細節的描述,從某種意義上說,低級標準比高級標準更加重要。
4、數據共享兼容。數據共享兼容是指要在應用程式之間共享數據,要求支持並遵守公開的標準,允許用戶與其他軟體無障礙的傳輸數據。

測評指標

軟體的兼容性是衡量軟體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具體測試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
1、作業系統兼容性
軟體可以運行在哪些作業系統平台上,理想的軟體應該具有與平台無關性。有些軟體在不同的作業系統平台上重新編譯即可運行,有些軟體需要重新開發或是改動較大,才能在不同的作業系統平台上運行,對於兩層體系和多層體系結構的軟體,還要考慮前端和後端作業系統的可選擇性。
2、異構資料庫兼容性
現在很多軟體尤其是 MIS(管理信息系統)、ERPCRM 等軟體都需要資料庫系統的支持,對這類軟體要考慮其對不同資料庫平台的支持能力,軟體是否可直接掛接,或需提供相關的轉換工具。
3、新舊數據轉換
軟體是否提供新舊數據轉換的功能。當軟體升級後可能定義了新的數據格式或檔案格式,涉及對原來格式的支持及更新,原來用戶的記錄要能繼承,在新的格式下依然可用,這裡還要考慮轉換過程中數據的完整性與正確性。
4、異種數據兼容性
軟體是否提供對其他常用數據格式的支持,支持的程度如何,即可否完全正確地讀出這些格式的檔案。
5、套用軟體兼容性
主要考察兩項內容:一是軟體運行需要哪些其他套用軟體的支持;二是判斷與其他常用軟體一起使用,是否造成其他軟體運行錯誤或軟體本身不能正確實現功能。
6、硬體兼容性
硬體兼容性考察軟體對運行的硬體環境有無特殊說明,如對計算機的型號、網卡的型號、音效卡的型號、顯示卡的型號等有無特別聲明,有些軟體可能在不同的硬體環境中,出現不同的運行結果或是根本就不能執行。
對於不同類型的軟體,在兼容性方面還有更多的評測指標,並且依據實際情況側重點也有所不同。總體說來兼容性測試首先確定環境(軟硬體環境和同時安裝的其他軟體等),然後根據選定環境制訂測試方案,最後進行測試。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