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的歸責基礎與界限/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文庫

共同犯罪的歸責基礎與界限/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文庫

《共同犯罪的歸責基礎與界限/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文庫》是2020年9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慶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共同犯罪的歸責基礎與界限/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文庫
  • 作者:何慶仁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2036689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無論是形式上研究共同犯罪現象的傳統共同犯罪理論,還是置重於法益侵害因果性的因果共犯論,都具有強烈的自然主義色彩,欠缺對規範性歸責的足夠關注。實際上,歸責理論不僅影響單獨犯罪,對共同犯罪同樣具有決定性意義。在以自由而不是因果為中心的規範性歸責的視野之下,共同犯罪不只是一種社會現象和因果事實,更是一種歸責形態。透過規範性理解其歸責基礎與界限,可更新共同犯罪理論的方法論基礎,並實現共同犯罪理論的規範化。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我國共同犯罪理論的合法性危機及其克服
第一節 我國共同犯罪理論的形式合法性危機與實質合法性危機
一 實質合法性危機:傳統共同犯罪論的困境
二 形式合法性危機:新共犯論的困境
第二節 主犯與從犯的規範化理解
一 主犯-從犯體系定量,正犯-共犯體系定性?
二 主犯與從犯的規範化理解
三 可能的質疑與筆者的回答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共同犯罪的階層意義
第一節 共犯論領域階層思考的現實意義
一 階層與犯罪論體系
二 共犯論領域階層思考的優越性
三 共犯論領域階層思考的反思:以最小從屬性說之批判為契機
第二節 共犯判斷的階層屬性
一 一場思想盛宴的遺產
二 共犯論領域中引入階層思考的必要性
三 共犯判斷的階層屬性:以德國的共犯理論為參照
四 不法共犯論在我國之貫徹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共同犯罪中的直接-間接模式
第一節 直接-間接模式下的共同犯罪
一 直接-間接模式的不同側面
二 直接-間接模式的歷史淵源
第二節 直接-間接模式的光與影
一 直接-間接模式的合理性
二 直接-間接模式的合理性?
三 直接-間接模式與刑法教義學的衝突
第三節 正犯與共犯區分的質與量
一 歷來的立場:正犯與共犯是質的區分
二 早期的質疑
三 來自因果共犯論的反對意見
四 源於答責理論的新看法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共同犯罪的歸責基礎
第一節 共同犯罪歸責基礎的傳統詮釋
一 從屬性與共同性
二 存在論的路徑
三 規範論的路徑
第二節 共同犯罪的歸責基礎:以自由為中心
一 一般性的歸責基礎:從因果性到自由
二 自由與共同歸責
三 共同犯罪歸責基礎的規範理解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共同犯罪歸責的外部界限:溯責禁止
第一節 溯責禁止理論的源流與發展
一 從“因果關係的中斷”到溯責禁止
二 與歸責理論同行:溯責禁止的重要發展
第二節 作為共同歸責外部界限的溯責禁止
一 溯責禁止理論的新發展
二 溯責禁止與共犯論
三 溯責禁止是共同歸責的外部界限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共同犯罪歸責的內部界限:區分制與單一制
第一節 歸責視野下共同犯罪的區分制與單一制
一 我國學者的觀點紛爭
二 單一制的歸責基礎與困境
三 單一行為人、單一歸責與單一不法
四 共同歸責及其區分根據
五 歸責視野下傳統區分制的反思
六 歸責視野下我國刑法的立場
第二節 共同過失犯罪與共同犯罪的立法極限
一 共同犯罪的現象與立法
二 我國刑法對共同過失犯罪之規定導致的五大分歧
三 共同犯罪的本質與共同犯罪的立法極限
四 我國刑法沒有突破共同犯罪的立法極限
第三節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