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灶鎮志

《六灶鎮志》是《六灶鎮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六灶鎮志
  • 作者:《六灶鎮志》編纂委員會
  • ISBN:7-80122-948-7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方誌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3年6月
  • 編纂人員:傅培昌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該鎮的政治、經濟、文化、衛生等各方面發展的歷史與現狀。

作品目錄

封面
六灶鎮志
著作權頁
圖片
火灶鎮政區圖(2001年)
1986年7月,上海市市長江澤民在六灶級聽取“7·11”龍捲風災情匯報。
1986年7月,上海市市長江澤民等領導視察被龍捲風造成的災情。
1986年7月,上海市市長江澤在六灶鄉視察工作。
1986年9月,原上海市副市長宋日昌等領導視察連民新村。
1986年9月,連民新村落成後,經南匯縣政府批准亭立碑,上海市副市長葉公琦等領導參加揭牌儀式。
1989年2月,世界銀行官員到六灶鄉視察農民新居。
1991年10月,中共上海市委書記吳邦國視察滬匯日用化學品公司。
1996年8月,中共上海市委書記黃菊到六灶工業區視察。
1997 年1月,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孟建柱領導視察滬匯日用化學品公司。
1997年3月, 上海市副市長陳良宇視察滬匯日用化學品公司。
1998年12月,上海市副市長馮國勤視察匯綠蛋品有限公司。
1999年3月,上海市副市長馮國勤視察匯綠蛋品有取公司。
六灶鎮政府辦公樓。
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合影。
鹿園工業區一角。
鹿園工業區一角。
鹿園工業區一角。
磚橋工業區一角。
滬匯日用化學品公司一角。
滬匯日用化學品公司生產線(電腦程式控制)
滬匯日用化學品公司生產線。
滬匯化妝品。
培鑫有限公司紅木家具。
匯琴地板。
匯琴樂器有限公司。
滬南帶鋸床廠雙立桂臥式帶鋸床。
小麥豐產坊。
油菜豐產坊。
水稻豐產坊。
蔬菜大棚生產。
六灶水蜜桃。
良種豬。
新生奶牛場。
匯綠蛋品有限公司禽蛋生產線。
匯綠蛋品有限公司一角。
MOBA牌蛋品公級機。
阿強系列蛋品。
六灶鎮一角。
六灶鎮老街。
六灶鎮一角。
六灶集鎮老街。
六灶鎮集貿市場外貌。
集貿市場內影。
六灶集鎮商業街。
商店內貸架。
六灶郵政支局。
農業銀行六灶營業所。
六灶電信支局。
六灶鎮中心幼和園。
六灶鎮中心國小。
六灶中學。
六灶鎮成人學校。
六灶衛生院。
衛生院B超室。
衛生院骨外科手術室。
衛生院護理病房。
衛生院化驗室。
六灶影劇院。
六灶文化宮。
書法。
六灶中心國小音樂演出。
文藝晚會閉幕式。
果園新村一角。
康苑新村一角。
六灶健身園。
碑文。
1986年5月15日,曾參加過朱家店伏擊戰的部分老戰士與灶鄉人民一起舉行樹碑儀式。
原新四軍浙東縱隊淞滬支隊部分指戰員合影。
抗擊“7·11”龍捲風紀念碑。
傅家祠堂內古樹(芝麻松樹)。
古戲台。
舊會龍寺一角。
古石橋。
古石橋。
古石橋。
古石橋。
新會龍寺一角。
凡例
編纂人員名錄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章自然環境
第一節成陸 境域
一、成陸
二、境域
第二節地質 地貌
一、地質
二、地貌
第三節土壤 植被
一、土壤
二、植被
第四節自然資源
一、植物資源
二、食用菌資源
三、動物資源
四、水產資源
第五節氣候 自然災害
一、氣候
二、自然災害
第二章建置
第一節建置沿革
一、解放前的建置
二、解放後的建置
第二節集鎮、村、社區概況
一、六灶集鎮
二、新興村
三、三吉村
四、新華村
五、朱店村
六、明華村
七、連民村
八、新生村
九、其成村
十、七灶村
十一、陳橋村
十二、民義村
十三、鹿溪村
十四、磚橋村
十五、湯店村
十六、九曲村
十七、果園村
十八、社區管理委員會
第三節主要地名考略
一、六灶
二、磚橋
三、陳橋鎮
四、湯店
五、鹿溪
六、七灶
七、朱店
八、九曲
第四節自然宅村
第三章人口
第一節人口遷徙
一、人口遷入
二、人口遷出
三、流動人口
第二節人口規模
一、人口數量
二、人口密度
第三節人口構成
一、性別構成
二、年齡構成
三、文化構成
四、職業構成
五、民族構成
六、姓氏構成
第四節計畫生育
一、機構和隊伍
二、生育政策
第五節人壽
第四章政黨
第一節中國共產黨六灶地區組織
一、中共六灶地區組織的建立、發展
二、中共六灶鎮(公社、鄉)歷屆代表大會
三、六灶地區黨組織工作概要
第二節中國國民黨六灶地區組織
一、中國國民黨六灶地區各區分部
二、國民黨南匯縣黨部派駐六灶地區的工作小組
第五章政權
第一節解放前六灶地區政權機構
一、清代的政權機構
二、民國時期的政權機構
第二節解放後的鄉村政權
一、第二辦事處及橫沔區管轄時期(1949.5~1950年春)
二、六灶區管轄時期(1950年春~1954.7)
三、祝橋區管轄時期(1954.7~1957.10)
四、撤區並鄉的六灶鄉時期(1957.10~1958.9.25)
五、人民公社時期(1958.9.25~1983.5.9)
六、政社分設以後的鄉、鎮時期(1983.5~2001)
第三節六灶鎮(鄉、公社)人民代表大會
一、各時期召開的人民代表大會
二、鎮人大和人大工作
第四節政府實事工程
一、1986~1992年鄉政府實事工程
二、1993~1996年政府實事工程
三、1996~1999年鎮政府實事工程
四、1999~2001年鎮政府實事工程
第六章民眾團體 社會團體
第一節農會
一、農民協會
二、貧下中農協會
第二節工會
一、縣屬企、事業單位工會
二、六灶鄉(鎮)工會
三、工會工作
第三節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一、組織沿革
二、共青團六灶鄉(鎮)歷屆代表大會
三、共青團工作
第四節婦女聯合會
一、組織沿革
二、婦女代表大會
三、婦聯工作
第五節商會
一、工商業聯合會
二、商會
第六節其他社會團體
一、科學技術普及協會
二、個體勞動者協會
三、中國少年先鋒隊
四、中蘇友好協會
五、三民主義青年團
第七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第一節組織機構
第二節精神文明教育與創建活動
一、精神文明教育與創建活動
二、上海市民文明教育與活動
三、學英雄、學先進教育與活動
四、愛國主義教育和活動
五、破除迷信、崇尚科學教育與活動
第三節精神文明創建成果
一、文明單位
二、五好文明家庭
三、文明村
四、上海市衛生村
五、上海市勞動模範
六、上海市計畫生育文明諮詢站
七、南匯縣工業星級企業
第八章治安 司法
第一節治安
一、解放前的治安
二、解放後的治安
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四、戶籍管理
五、治安管理機構
第二節司法
一、民事調解
二、法律服務
三、普法教育
第九章軍事
第一節解放前的地方武裝
一、國民黨地方武裝
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
第二節兵事
一、反擊漢奸部隊
二、朱家店伏擊戰
三、儲家店戰鬥
四、陳橋伏擊戰
五、除奸和鎮壓反動分子
第三節兵役
一、解放前的兵役制度
二、解放後的兵役制度
三、預備兵役制
第四節解放後的人民武裝
一、人民武裝部
二、民兵
三、駐軍部隊
四、國防教育
第十章種植業
第一節生產關係變革
一、封建土地所有制
二、土地改革
三、農業生產合作化
四、人民公社
五、聯產承包責任制
六、延長土地承包期
第二節耕地和耕作制度
一、耕地與種植分布
二、耕作制度
第三節農業科技
一、品種改良
二、植物保護
三、肥料
四、農機 農具
五、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第四節糧食 棉花 油菜
一、糧食
二、棉花
三、油菜
第五節蔬菜 瓜果 食用菌
一、蔬菜
二、瓜果
三、食用菌
第六節綠化
一、植樹
二、花卉種植
三、綠化組織
第七節農業管理與服務
一、農業管理機構沿革
二、農業管理與服務
第十一章養殖業
第一節家畜飼養
一、豬
二、牛
三、羊
四、兔
第二節禽類飼養
一、雞
二、鴨
三、禽蛋業的發展
第三節畜禽牧場
一、匯綠蛋品有限公司(六灶禽蛋場)
二、奶牛場
三、種豬場
四、村中心場
第四節水產
一、內河捕撈
二、內河魚養殖
三、六灶水產大隊
四、人工河蚌育珠
第五節管理與服務
一、農副辦公室
二、獸醫站
三、漁政站
第十二章水利
第一節水利建設
一、拓寬、疏浚、加深六灶港
二、鎮級水利工程建設
第二節農田灌溉
一、“三車”灌溉
二、機電灌溉
三、渠道
第十三章工業 建築業
第一節工業
一、解放前的私營工業和手工業
二、工業管理體制與經營機制
三、鎮、村工業
四、民營、三資及其他工業
五、主要企業與工業園區
第二節建築業
一、發展概述
二、建築企業
三、農村建築隊伍
第十四章商業
第一節發展概況
一、解放前和解放初期的商業
二、公私合營以後的商業
三、供銷合作社
四、集市貿易市場
五、鄉鎮集體商業
第二節商業體制
一、對私營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二、商業流通體制改革
第三節商品流通
一、解放前的農副產品流通
二、解放後的商品流通
三、農副產品流通
第四節飲食業 服務業
一、旅館
二、飯店
三、點心店
四、茶館
五、理髮店
六、浴室
七、照相館
八、純水商店
第五節商業企業選介
一、棉百商店
二、迎新商場
三、五金交電商店
四、生產資料商店
五、六灶糧管所
六、六灶食品收購站
七、六灶水產部
八、李文仙煙糖商店
九、范建昌裝潢商店
十、施治芬煙糖店
十一、傅國慶裝潢商店
十二、周美娟煙糖商店
十三、閔夏平煙糖商店
第十五章交通 郵政 電信
第一節交通
一、水上交通
二、陸上交通
三、橋樑
四、交通運輸管理
第二節郵政 電信
一、解放前的郵政
二、解放後的郵政、電信
第十六章村鎮建設
第一節集鎮建設
一、解放前的集鎮面貌
二、集鎮建設
三、集鎮發展規劃
第二節鄉村建設
一、解放前的農村面貌
二、農村住宅建設
三、村莊布點規劃
第三節村、鎮公用設施
一、電力設施
二、供水工程
第四節土地管理
一、地籍管理
二、用地管理
三、土地利用規劃
四、土地管理機構
第五節環境保護
一、“三廢”治理
二、農村改廁
第十七章財政 稅收 金融
第一節財政
一、財政管理機構
二、財政收支
第二節稅收
一、解放前的稅收
二、解放後的稅收
第三節金融
一、解放前的金融
二、解放後的金融
三、存貸款業務
第十八章教育
第一節私塾
第二節學前教育
第三節國小教育
一、解放前的國小教育
二、解放後的國小教育
三、教育與教學
第四節中學教育
一、發展概況
二、教育與教學
第五節成人教育
第六節教育經費
第七節主要學校簡介
一、傅家弄私塾
二、鹿溪中學
三、六灶中心幼稚園
四、六灶中心國小
五、六灶中學
六、六灶農業中學
七、智源學校
八、六灶成人學校
第十九章文化
第一節文化機構及其設施
一、文化機構
二、文化設施
第二節廣播 電視
一、有線廣播
二、有線電視
第三節民間文藝
一、“講故事”活動
二、六灶民樂隊
第四節山歌
一、野花山歌
二、學徒苦
三、養媳婦嘆苦
四、十忙歌
五、粒粒珍珠是汗漿
六、學生十不好
七、避暑消寒九九謠
八、答還山歌
九、哭嫁歌(一)
十、哭嫁歌(二)
第五節歇後語 俗語對聯
一、歇後語
二、俗語對聯
第六節方言
一、衣食住
二、天文
三、時令 時間
四、農業
五、文化 體育 衛生
六、身體 疾病
七、動物 植物
八、其他日常用語
九、稱謂
第七節諺語
一、農諺
二、氣象諺語
三、民諺
四、舊社會生活諺語
第二十章衛生 體育
第一節醫療機構
一、醫診所 施醫所
二、六灶衛生院
三、大隊“赤腳醫生”衛生室
四、企業醫務室
五、中西藥店
六、六灶醫藥商店
七、合作醫療中藥配方部和中西藥庫
第二節醫療技術與設備
一、醫療技術
二、醫療設備
第三節疾病防治
一、傳染病防治
二、非傳染性疾病預防
第四節血吸蟲病防治
一、疫情
二、滅螺
三、普查與治療
四、防治經費
第五節預防保健
一、公共衛生
二、婦幼保健
第六節體育
一、體育管理機構
二、體育設施
三、民眾體育
四、學校體育
第二十一章民政 勞動 社會保障
第一節民政
一、擁軍優屬
二、復員、退伍、轉業軍人安置
三、婚姻登記
四、基層政權建設
五、老齡工作
六、敬老院
七、社會救濟
八、殯葬
第二節勞動管理
一、勞動力管理
二、勞動保護
三、工資 獎金
四、職工下放 下放職工安置
五、上山下鄉 知識青年安置
六、支邊 支疆
第三節社會保障
一、養老保險
二、征地養老
三、退休勞保
四、醫療保障
第二十二章社會生活
第一節人民生活
一、農民收入
二、人民物質生活
第二節節慶
一、傳統節慶
二、法定節日
第三節婚姻家庭
一、婚姻
二、家庭結構
第四節喪葬 祭祀
一、喪葬
二、祭祀
第五節祝壽
第六節舊時陋習
一、算命
二、看風水
三、拆字
四、送客人 五方叫 收經
五、占仙 問仙
六、打醮
七、納妾
八、吸毒
九、賭博
第七節廟會 祠堂
一、廟會
二、祠堂
第八節古樹 古橋
一、古樹
二、古石橋
第九節宗教信仰
一、佛教
二、道教
三、基督教
四、天主教
五、廟宇
第二十三章人物
第一節革命烈士傳略
徐黎(1921~1945)
顧悅(1917~1948)
顧榮初(1914~1947)
申子平(1921~1948)
胡墨儒(1904~1941)
第二節革命烈士名錄
顧火根(1902~1940)
傅雪生(1915~1942)
李桂樓(1922~1942)
萬春山(1898~1943)
游火根(1925~1945)
傅金根(1924~1945)
王龍根(1929~1947)
傅才根(1921~1947)
李林生(1922~1947)
樊永吉(1922~1948)
湯洪先(1922~1948)
傅元(1919~1948)
徐福根(1927~1951)
傅雪龍(1932~1952)
鮑左修(1933~1952)
俞新伯(1926~1953)
周才興(1933~1953)
王木全(1936~1953)
溫正宗(1918~1946)
范春生(1913~1946)
計東橋(1929~1953)
周景斌(1937~1960)
王金福(1914~1940)
馮坤生(1924~1946)
傅梭國(1934~1953)
第三節知名人士
沈萍(1920~1981)
周進發(1900~1976)
黃渭香(1890~1982)
申火林(1912~1971)
第四節人物表
第二十四章專記
朱家店伏擊戰
儲家店戰鬥
陳橋伏擊戰
抗擊“7·11”龍捲風
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置
附錄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