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泉十布二刀

六泉十布二刀是新朝王莽貨幣制度之一。

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文化介紹,

人物簡介

王莽(公元前45—公元23),字巨君,漢元帝皇后侄,新朝建立者,公元8—23在位。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縣東)人,祖居東平陵(今山東濟南東75里),漢族。西漢哀帝自元壽二年六月(公元前1年)去世後,九歲的漢平帝即位,元後臨朝稱制,以王莽為輔政大臣,出任大司馬,封“安漢公”。至公元9年元旦,篡位稱帝,登基成為一朝開國君主,改國號為“新”,年號始建國”。直至公元23年赤眉綠林軍攻入長安被殺,在位15年,死時69歲。

文化介紹

各品大小、輕重及幣值依次遞增,實則同一品,大小亦常有文化。要將“六泉十布”集全,非常不容易,其中當推壯泉四十最難得。
西漢末年的時候王莽篡政,建立新朝,隨之對貨幣制度進行了多次改革,雖然都以失敗而告終,卻留下了一批製作精良的錢幣精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六泉十布”,而十布中的小布(小布一百)特小型目前僅見於上海博物館。
小布一百(不通穿)
新莽泉幣(公元10-13年鑄),十布之一,面文篆書,錢有周廓,布首有穿孔,面背正中一豎線有過穿和不過穿兩種版,一般通長3.39-3.56cm,廓厚0.19-0.25cm,重5.8-10.9g,均較罕見.

麼布二百(不通穿)
新莽泉幣(公元10-13年鑄),十布之一,面文篆書,錢有周廓,布首有穿孔,面背正中一豎線有過穿和不過穿兩種版,一般通長3.12-3.8cm,廓厚0.22-0.25cm,重5-8.2g,均較罕見.



幼布三百(通穿)
新莽泉幣(公元10-13年鑄),十布之一,面文篆書,錢有周廓,布首有穿孔,面背正中一豎線有過穿和不過穿兩種版,一般通長3.65-3.96cm,廓厚0.21-0.29cm,重7.8-11.5g,均較罕見.

序布四百(不通穿)
新莽泉幣(公元10-13年鑄),十布之一,面文篆書,錢有周廓,布首有穿孔,面背正中一豎線有過穿和不過穿兩種版,一般通長3.96-4.1cm,廓厚0.22-0.27cm,重6.6-9.25g,均較罕見.



差布五百(不通穿)
新莽泉幣(公元10-13年鑄),十布之一,面文篆書,錢有周廓,布首有穿孔,面背正中一豎線有過穿和不過穿兩種版,一般通長3.94-4.4cm,廓厚0.2-0.23cm,重6.6-7.68g,均較罕見.

中布六百(通穿)
新莽泉幣(公元10-13年鑄),十布之一,面文篆書,錢有周廓,布首有穿孔,面背正中一豎線有過穿和不過穿兩種版,一般通長4.4-4.73cm,廓厚0.19-0.23cm,重8-9.1g,均較罕見.



壯布七百(不通穿)
新莽泉幣(公元10-13年鑄),十布之一,面文篆書,錢有周廓,布首有穿孔,面背正中一豎線有過穿和不過穿兩種版,一般通長4.52-4.96cm,廓厚0.22-0.33cm,重8.5-16.3g,均較罕見.

第布八百(不通穿)
新莽泉幣(公元10-13年鑄),十布之一,面文篆書,錢有周廓,布首有穿孔,面背正中一豎線有過穿和不過穿兩種版,一般通長4.68-5.2cm,廓厚0.3cm左右,重12g左右,均較罕見.



次布九百(不通穿)
新莽泉幣(公元10-13年鑄),十布之一,面文篆書,錢有周廓,布首有穿孔,面背正中一豎線有過穿和不過穿兩種版,一般通長4.93-5.2cm,廓厚0.2-0.29cm左右,重10.4-14.5g左右,均較罕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