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友村村民委員會,2008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友村村民委員會
- 廢止年份:2008年
- 設立年份:1984年
- 所在區域:安徽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Liùyǒu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六友村村民委員會,2008年廢止的地名。
六友村村民委員會,2008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因希望下轄的六個自然村之間能夠互助、友愛,故得名。歷史沿革1949年設六友村,屬博望鄉;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時,更名為六友大隊,屬東風人民公社;1959年,改屬博望人民公...
第六條 村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共三至七人組成。 村民委員會成員中,應當有婦女成員,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應當有人數較少的民族的成員。 對村民委員會成員,根據工作情況,給予適當補貼。 第七條 村民委員會根據需要...
六灶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8月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灶為舊時煮海水煎鹽所用的鹽灶。灶戶即鹽民。宋始設灶籍。灶戶聚居成村,後灶名成村名。因村處六灶舊址,故名。歷史沿革 清末民國初年屬餘姚縣坎墩鎮。1950年4月為坎東鎮二村...
六台村村民委員會,201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六台”指該地的一居民點——六屋台,“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歷史沿革 解放初期屬宋河區坪壩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為時為坪壩管理區六...
六合圩村村民委員會,201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區域居民小組專用名稱。歷史沿革 1961年建六合圩大隊,1984年,根據農村撤社改鄉鎮、撤隊改村,改六合圩村,2016年3月31日根據新政函[2016]17號檔案,將六合圩、九丘田、冷水井3村...
六樹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地名,以境內地物及其職能得名。地名含義 原名前進大隊。後因境內有六株黃角樹而更名。因需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設立此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前叫玉皇觀,屬德感鄉五保;1949年後改名為玉皇村,屬石...
友誼村村民委員會是由政府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意為友誼長存。歷史沿革 1974年12月,從友愛大隊劃出張永海屯、洪橋屯,從高台大隊劃出全家崗屯,從黑山大隊劃出八馬架屯,成立友誼大隊。因來自不同的大隊,為加深社員之間的情誼,故...
六灣村村民委員會 六灣村村民委員會是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六灣村而得名。歷史沿革 1977年屬石弓公社,1982年並屬溫莊鄉,1992年並屬石弓鎮,2005年合併至溫莊村。
六路村村民委員會 六路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鎮政府申請縣政府批准更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境內自然村“元路”命名。歷史沿革 2004年元路村併入尤圩村。
六泉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相傳境內有一井,向上冒六股泉水而得名。且是實行村民自主管理的基層民眾性自治單位。故而得名六泉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稱六泉大隊,屬九華公社。1963年,析置廟前...
2005年前本地稱為六洞村,2005年村級合併,本村與板橋、高峰、嶸波四村合併為一村,稱為雙橋村。六洞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編輯 播報 2005年前稱為六洞村,2005年與板橋、高峰、嶸波四村合併,稱為雙橋村,2005年廢除六洞村。
六坑村村民委員會 六坑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駐地得名。歷史沿革 2004年村規模調整後,由原小京村、小京口村、六坑村合併為新小京村。
六里村民委員會是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距離集鎮原有六華里,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期屬於艾亭區大謝莊鄉,1956年屬於艾亭區謝莊鄉;1958年10月撤銷鄉鎮屬於艾亭人民公社,名為大謝莊大隊、六里大隊、孫王營大隊;...
六坪村村民委員會,201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境內有六條小山沖皆與田壠接壤,且田壠低平寬闊,故取名六坪村。歷史沿革 1950年為獨立六坪村,1956年屬六坪高級農業社,1958年屬綠洲大隊,1961年分建六坪大隊,1984年改稱六坪村...
六塘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9月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地處六塘前後,故名。歷史沿革 清朝宣統年間屬餘姚縣孝義鄉。民國29年(1940)至解放初屬餘姚縣義四鄉。1950年4月為義四鄉五村。1954年10月劃歸慈谿縣。1956年2月並屬小安鄉。1...
六台村民委員會 六台村民委員會,以該村範圍內地形和民眾自治組織名稱綜合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六弓”指當時形成地的大致面積,“洲”指湖中的一片陸地,“村民委員會”指民眾自治組織。歷史沿革 2014年已合併。
六股道村村民委員會是200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建制村。歷史沿革 1947年成立六股道農民協會,1952年成立六股道鄉政府,1956年成立六股道作業區,1958年為六股道大隊。1984年更名為六股道村,2003年與上三家子村合併。
新六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此所在位置及其工作職能得名。地名含義 含1949年後,原第六保的人民獲得新生之意,故名。應需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名新六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兩路鄉第六保。1951年命名新六村。1958...
六劍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地名,因傳說及職能範圍而得名。地名含義 相傳,境內龍溪中一灘,有妖龍棲此,常作祟,連年災情不斷,鄉民生活困苦,青年女子盧劍女扮男裝,求神降服妖龍,滅妖盧女不幸犧牲,為紀念勇士,將灘改名盧劍灘,...
友好村村民委員會,1957年設立,2004年4月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漢、鮮兩族同住一屯非常團結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3年,成立初級友好社。1956年,和向陽大隊在一起。1957年,分開成立友好大隊。1980年,歸永興公社。1983年人民公社體制...
地名含義 原基層民眾自治組織;六房為兄弟排行老六。歷史沿革 1958年公社化時屬新集大隊,1977年分設六房大隊一、二、三、四隊;1983年社改鄉時改為六房村民委員會。2006年撤六房村併入新集村。
六一村村民委員會是四川省地名,以年度得名。地名含義 因大隊在1961組建,故名。歷史沿革 原屬護理(護農)公社聯盟大隊所轄的1、2、7、8、9、10等6個生產隊,1961年劃出另建大隊,以建隊時間在1961年故命名六一大隊。1984年改名...
六分村民委員會,1984年設立,2001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序數排列而得名。歷史沿革 1984年4月從立新村劃出成立大隊,以屯名命名六分村民委員會,隸屬三合鄉;2001年行政區劃調整,根據樺政發[2001]71號檔案批覆撤銷六分村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