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價值生成機制研究:社會行為的視角》是2018年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共價值生成機制研究:社會行為的視角
- 作者:劉雯雯、楊冠瓊
- 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8月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 ISBN:978750965702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公共價值生成機制問題的研究已經成為21世紀以來各國公共管理、政治學等學術界普遍關注的主題。
《公共價值生成機制研究:社會行為的視角》聚焦於公共價值生成機制的特定方面,主要研究作為公共價值載體與表征的合作或合作行為的生成機制問題。從決定多個體複雜互動行為樣式的文化系統、制度系統、行為系統等結構性要素方面,建構有助於理解具有公共價值屬性的行為樣式生成機制的理論框架,並選取具有公共價值生成性屬性的合作行為作為《公共價值生成機制研究:社會行為的視角》研究的典型行為機制;通過理論推演,揭示合作行為樣式生成所依賴的社會機制,並進一步通過經驗研究實證地檢驗這一理論機制的有效性。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公共價值理性回歸的現實與理論訴求
第二節 公共價值在社會子系統中生成性框架
第三節 本書各章安排
第二章 公共價值概念詮釋
第一節 “公共 ”話語的一般性質與特徵
第二節 公共價值概念
第三章 公共價值生成機制理論框架
第一節 文化分層結構中的公共價值
第二節 共享心智範式
第三節 公共價值的制度建構
第四節 公共價值生成的行為樣式
第四章 制度環境中的公共價值規範
第一節 規範性公共價值的制度研究層次
第二節 制度環境與文化價值
第三節 公共價值的制度性原則與建構
第五章 合作的互動結構與公共價值生成
第一節 互動樣式、合作與公共價值
第二節 合作的腦神經基礎
第三節 社會合作機制與公共價值生成
第六章 公共價值生成的行為研究:社會信任與一般社會合作
第一節 一般合作行為框架
第二節 作為共享心智元素的社會信任
第三節 社會信任水平影響一般合作行為的經驗研究
第七章 公共價值生成的行為研究:公平感知與組織合作行為
第一節 組織制度對公共價值生成的約束
第二節 組織內的合作行為
第三節 組織公平感知
第四節 組織公平感知影響合作行為水平的經驗研究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楊冠瓊,吉林梨樹人,1961年8月出生。1983年畢業於蘭州大學數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8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行政學研究所,獲碩士學位;1996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在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從事公共管理、政府經濟學與公共政策分析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軟科學、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國務院信息辦等多項國家及省部級重點與一般科研項目。獲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在《中國行政管理》《北京社會科學》《改革》《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等雜誌發表論文100餘篇,出版《當代中國行政管理模式沿革研究》《政府治理體系創新》《中國經濟成長數據可信度檢驗研究》《公共治理創新研究》等專著6部,主編《中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報告》.翻譯《公共部門增長理論與國際經驗比較》《企業社會責任與國際發展》.審譯《博弈論與經濟學》等。目前,主要運用博弈理論、最佳化理論以及經驗分析方法從事國家治理現代化、政府績效評估、國家創新能力內生性、公共政策互補性、合作生成與演化機制以及腐敗風險率等方面的研究。
劉雯雯,1987年生於重慶.2010年獲北京師範大學管理學學士學位,2013年獲北京師範大學管理學碩士學位.2017年獲北京師範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現於長安大學工作,擔任講師,從事公共管理、政府經濟學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研究領域及方向為公共治理創新、協同治理創新、公共管理定量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