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74年

公元474年,在中國歷史上這一年的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任用南齊逃人王肅製作禮樂,實行漢化。北方少數民族南下,南人北上,各族人民經濟、文化碰撞與融合,使北朝經濟較為曲折地得到一定的發展。該年出現了關於地震的歷史紀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474年
  • 中國事件: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 自然災害:關於地震的歷史紀錄
  • 實質:時間
公元474年
楊機:北魏名臣,生於北魏孝文帝延興四年(公元474年),死於孝武帝永熙二年(公元533年)。楊機祖籍秦州天水(今甘肅省天水),其祖父楊伏恩在北魏初年將家搬到洛陽,楊機生於洛陽長於洛陽。楊機雖出生於身份較為低微的士族之家,但其年少時頗有志向和氣節,被當時的名流所讚賞。24歲時,他就做了河南尹功曹,後擔任過平南將軍府長史和洛陽令等職。他不僅非常能幹,而且為政清廉、公正無私。史料記載,北魏末年形成高歡和宇文氏家族為首的兩大軍事集團。高歡為權力之爭清除魏帝身邊重臣,楊機成為這場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永熙二年(公元533年),楊機與吏部尚書辛雄、崔孝芬、劉欽等人,被高歡殺死於洛陽永寧寺。被殺前,楊機已官至度支尚書。
鮑埃修:阿尼修·曼琉斯·塞維里諾·鮑埃修,約公元474年出生於羅馬,公元510年出任東哥特人政權的羅馬執政官,由於受到子虛烏有的指控,被剝奪官職,關進了監獄,並最終於公元525年被處死。鮑埃修是最後一位能嫻熟地理解古希臘語言和文學的拉丁作家。他的主要目標是把希臘學術翻譯成拉丁文,為此他翻譯出版了亞里士多德、畢達哥拉斯、托勒密、歐幾里德和阿幾米德的著作和評論。 <哲學的慰藉>是他在獄中完成的。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鮑埃修直到中世紀末期才獲得了著名哲學家的聲譽。阿爾弗雷德國王和喬叟都翻譯過這部著作的某些章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