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11年是庚寅年,是公元前6世紀10年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前511年
- 所屬:庚寅年
- 年代:公元前6世紀10年代
- 朝代:周
公元前511年是庚寅年,是公元前6世紀10年代
公元前511年是庚寅年,是公元前6世紀10年代...... 公元前511年是庚寅年,是公元前6世紀10年代。“傳招(有的譯為“傳昭”)大法會”,是藏教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
公元前433年,屬公元前五世紀,是中國的戰國時期。年號為秦躁公十年、魏文侯十四年、楚惠王五十六年、晉幽公元年、趙襄子四十二年、齊宣公二十三年、燕文公...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員(一作芸),字子胥,楚國人(今湖北省監利縣黃歇口鎮),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以封於申,也稱申胥。伍子胥之父伍奢...
公元前511年孟嬴為楚平王生育公子子珍。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去世,子常原本想擁立子西,但被子西拒絕,隨後子珍被子常、子西等擁立為王(死後諡號為楚昭王),孟嬴為...
陳亢(公元前511年—公元前430年),媯姓,字子亢,一字子禽,春秋末年陳國人,陳國君主陳胡公第二十世孫。齊大夫陳子車的弟弟、孔子的弟子,小孔子40歲。在...
周敬王十五年(公元前505年),在吳楚爭霸戰爭中,楚、秦聯軍擊敗吳軍,收復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的作戰。 是吳楚爭霸戰爭中的一場戰役。...
夷潛之役,春秋時期吳楚兩國軍隊在夷、潛等地進行的戰役。周敬王九年(公元前511年)秋,吳王闔廬採用伍子胥之謀,不斷侵擾楚國。伐夷(今安徽亳縣東南70里)、潛...
弦之役,春秋時期的一次戰事。周敬王九年(公元前511年)秋,吳人採納伍子胥謀略,伐夷,侵潛、六諸邑後,又包圍楚之弦邑(今河南潢川西北)。楚左司馬戌、右司馬稽...
右司馬稽,春秋後期楚國將領。名稽,官右司馬。周敬王九年(公元前511年)秋,吳王闔廬用伍子胥之謀,四處出師,侵襲楚國。為之受楚昭王命,與左司馬戍率師抵禦吳軍...
薛獻公(?-前511年),是春秋時代薛國國君,任姓,伯爵,名谷。...... 公元前511年 薛獻公(?-前511年),是春秋時代薛國國君,任姓,伯爵,名谷。魯昭公三十一年...
公元前511年,晉頃公之子姬午即位,史稱晉定公。 公元前509年,魏舒死,士鞅為政。士鞅執政七年,貪得無厭,利用一切手段壓制打擊趙鞅,而趙鞅卻韜光養晦,在自己...
公元前511年(周敬王九年),在吳楚爭霸戰爭中,吳軍在楚國潛(今安徽霍山東北)、六(今安徽六安北)等地襲擾楚軍的軍事行動。...
孟嬴是秦景公的女兒,與楚國的太子建定有姻親。楚平王三年(乙亥,公元前526年),楚平王派遣大臣費無極前往秦國迎娶孟嬴。費無極卻向楚平王挑唆,大肆渲染孟嬴的...
古邑名。春秋邾國地。在今山東滕州市東南。《春秋》昭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1年):“黑肱以濫來奔。” ...
他於公元前511年至公元前508年首次獲勝。他是把同時代事件作為創作主題的第一人。現只存有少量劇目的殘篇,其中的一部是關於波斯攻占米利都的作品(公元前492年...
灊邑古城遺址,位於安徽省霍山縣境內。《左傳》記述,“昭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1年),吳人侵楚灊、六。吳師還,楚遷灊邑於南岡”。《唐·地理志》記述灊:“...
魯昭公(前560年—前510年),姬姓,名裯,一名稠、袑,魯襄公之子,母齊歸,春秋時期魯國第二十四位國君,前542年―前510年在位。公元前542年,魯昭公即位。公元...
藏語音譯。藏曆一月四日至二十四日,是西藏最隆重的“大祈願會”宗教節期,藏語叫“默朗欽博”.俗稱“傳大召”.傳說公元前511年1月,釋迦牟尼在古印度弘揚佛法...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華夏族,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今河南淅川縣滔河鄉)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曾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