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773 年

公元 773 年八月二十八日是幽州兵初至涇州防秋,九月十日是哥舒晃反,二年後平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 773 年
  • 外文名:BC773
  • 八月二十八日:幽州兵初至涇州防秋
  • 九月十日:哥舒晃反,二年後平之
  • 二月二十七日令狐彰
時間,歷史紀事,雜譚逸事,

時間

公元 773 年唐 ( 癸丑) 大曆八年 。

歷史紀事

幽州兵初至涇州防秋
大曆八年(七七三)八月二十八日,幽州節度使朱泚遣弟滔帥精銳騎兵五千至涇州(今甘肅涇川)防秋。自從安史之亂爆發以來,幽州兵未曾為朝廷所用,朱滔帥兵至,代宗大喜,勞賜甚厚。
哥舒晃反,二年後平之
大曆八年(七七三)九月十日,循州(今廣東惠州)刺史哥舒晃殺嶺南節度使呂崇賁,據嶺南反。二十三日,以江西觀察使路嗣恭兼嶺南節度使,討哥舒晃。嗣恭擢流人孟瑤、敬冕為將,瑤帥大軍進討,冕從小道輕入。大曆十年(七七五)十一月十七日,克廣州,殺哥舒晃及其同反者萬餘人。
吐蕃入寇,郭子儀等先敗後勝
吐蕃以十餘萬兵入寇涇州(今甘肅涇川)、邠州(今陝西彬縣),郭子儀派朔方軍馬使渾瑊帥步騎五千拒之。大曆八年(七七三)十月十八日,兩軍戰於宜祿(今陝西長武)。瑊登黃萯原祭看吐蕃軍情,然後命軍據險要之地拒馬以備吐蕃衝擊。而老將史抗、溫儒雅等輕視瑊,不聽從其命令。瑊召之使擊吐蕃,二人飲酒已醉。見拒馬,說:“野戰用拒馬有何用!”命撤之。然後以騎兵衝擊吐蕃戰陣,因突不破而返,吐蕃乘機攻之,官軍大敗,士卒死者大半,居民被吐蕃掠去者千餘人。十月二十二日,馬璘與吐蕃戰於鹽倉(今甘肅涇川西),又敗。璘與唐軍被吐蕃隔斷,天黑未還。涇原兵馬使焦令諶等與敗卒爭相入城。有人勸行軍司馬段秀實以城拒守,秀實說:“軍中大帥不知去向,我們應該出城擊敵,怎能只顧保全自己呢!”於是召諶等責之,說:“按軍法,失去大將,部下都該處死。你們難道不知道嗎!”令諶等慌忙拜請命。於是秀實發城中所有兵,陣於東原,並收羅散兵,裝出將要死戰的樣子。吐蕃畏懼稍退。至夜,馬璘始還軍中。郭子儀召諸將謀說:“敗軍之罪在我,而不在諸將。但朔方兵聞名於天下,現為吐蕃所敗,不知諸將有何策略可以雪恥?”眾將莫對。渾瑊說:“我是敗軍之將,本不該再議軍政大事。但願進一言,請治我敗軍之罪,否則就再任用我。”子儀果赦其罪,使帥兵進於朝那。吐蕃既敗唐軍,想要掠沂陽(今陝西千陽)、隴州(今陝西隴縣),鹽州刺史李國臣說:“吐蕃乘勝必定要進犯京郊,如果我躡其後,吐蕃一定要返顧。”於是帥兵進於秦原(今甘肅清水),鳴鼓而西。吐蕃聞之,進至百城(今甘肅靈台西)而返。渾瑊帥軍伏於隘路,盡奪其所掠。馬璘也出精兵襲擊吐蕃輜重於潘原,殺數千人,吐蕃遂逃去。

雜譚逸事

大曆八年(七七三)正月,昭義節度使、相州刺史薛蒿卒。其子薛平,年十二歲,將士迫脅以為帥,平假裝許之,然後讓其叔父薛崿,夜奉父喪,逃歸家鄉。正月六日,代宗下制以崿知留後事。
大曆八年(七七三)二月二十七日,永平(今河南滑縣)節度使令狐彰卒。彰承滑州、毫州戰亂之後,治軍勸農,府庫充實。當時藩將飛揚跋扈,彰貢賦未嘗缺。每年派兵三千至京城西防秋,自帶糧食,道路供給者皆不受,所過之處,軍紀嚴明,秋毫不犯。病重時,召掌書記齊映與之謀後事,映勸彰向朝廷請代,遣子歸於私第,彰從之,並遺表說:“昔日魚朝恩破史朝義,想要掠滑州,臣阻之,因此與之隔閡。及朝恩被殺,值臣有病,未能入朝,真感生死愧負。臣現重病在身,生命不長,倉庫畜牧,都巳封籍,軍中將士,州縣官吏,皆安堵待命。臣以為吏部尚書劉晏、工部尚書李勉可委大事,乞以之代臣為節度使。臣子令狐建等,現已勒令其歸東都私第。”彰卒後,將士想要立建,建誓死不從,領全家西歸。三月一日,以李勉為永平節度使。
回紇和市,滿載而歸
回紇從乾元(七五八至七五九)年間以來,每年都求和市,一匹馬換唐四十匹縑,動至數萬匹,而所給馬皆駑瘠無用,朝廷苦之。所給縑多不能足其數,所以回紇待遣、繼至者常常不絕於鴻臚寺。大曆八年(七七三)七月代宗想滿足回紇要求,遂命盡買其馬。二十八日,回紇辭歸,載所賜物及馬價,共用車千餘乘。八月二十九日,回紇又遣使者赤心以馬萬匹來求互市。有司認為赤心馬過多,請買其千匹。郭子儀恐逆回紇意太甚,自請輸一年俸為國家市之,代宗不許。十一月十七日,代宗命市其馬六千匹。
郇模請罷團練使、監軍使
大曆八年(七七三)九月十一日,晉州(今山西臨汾)人郇模以麻辮髮,手持竹筐葦席,哭於東市。有人問其故,對言:“我願獻上三十字,一字為一事。如果所進言無所取,請以席裹屍,貯筐中,棄於野外。”京兆以此事奏聞。代宗召見之,賜新衣,館於客省。其所言“團”字者,是請罷諸州團練使;所言“監”字者,是請罷諸道監軍使。
田承嗣求為相,從之
魏博節度使田承嗣安祿山,史思明父子四人立祠堂,稱之為四聖,並求為相。代宗命內侍孫知古因奉使諷令毀之。大曆八年(七七三)十月二日,朝廷加承嗣同平章事以褒之。
元載請城原州以備吐蕃
元 載曾為西州(今新疆吐魯番)刺史,熟知河西隴右山川形勢。大曆八年(七七三)前後,吐蕃已數次入侵,載遂上言代宗,說:“安西、北庭軍既移治涇州,巳無險要可守。而隴山高峻,南連秦嶺,北抵大河。現在國家西境盡於潘原,而吐蕃駐軍於摧沙堡,原州(今寧夏固原)居其中間,當隴山之口,其西都是監牧故地,草肥水美,平涼在其東,耕此一縣,可供軍食。原州舊城還在,吐蕃棄而不居。每年盛夏,吐蕃畜牧青海,離塞較遠,如果乘機築城,二十餘日就可見功。然後移京西軍戍守原州,移郭子儀軍戍守涇州,分兵守衛石門關、木峽關(二地均在原州),漸開隴右進達安西,橫插吐蕃之腹心,京師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元載又圖其地形獻之,並密遣人出隴山商度功用。適汴宋節度使田神功入朝,代宗問此事,神功說;“行軍用兵之事,即使沙場老將也難以預料,陛下奈何信一書生語而使全國從之呢!”不久元載得罪,此事遂被擱置。此為來日楊炎複議城原州張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