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入關前,皇太極仿照明制, 設立吏、戶、禮、兵、刑、工部, 作為行政機構。崇德元年(1636)與都察、理藩兩院合稱為八衙門。
清入關前,皇太極仿照明制, 設立吏、戶、禮、兵、刑、工部, 作為行政機構。崇德元年(1636)與都察、理藩兩院合稱為八衙門1。 ...
學務衙門亦稱“學務部”、“學部”。朝鮮近代甲午改革後的最高文教領導機關。1894 年,朝鮮進行改革,將中央最高領導機構由原來的六曹改編為八衙門。學務衙門為...
縣衙指縣府衙門,縣首先是指"縣治"、"縣衙",如三國魏·邯鄲淳《笑林》:"遂縛詣縣"。這裡就是說把人綁了送到縣衙里去。我們現在的口語裡通常說"縣裡派來的...
為了處理蒙古事務曾設蒙古衙門,崇德三年(1638年)六月又改為理藩院。合原有的六部、都察院,構成了有名的八衙門。皇太極任命滿洲、蒙古、漢人擔任承政,每部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