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鯊(八珍魚)

虎頭鯊

八珍魚一般指本詞條

虎頭鯊(正式中文譯名:低眼無齒鷶,拉丁學名: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原產於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的江河湖泊中,是東南亞國家的主要養殖魚類,也是人們喜愛的垂釣對象。其主要分布於長江南北廣大丘陵、山區的溪流、溝塘、江河等水體中,為小型優質的野生經濟魚類。虎頭鯊肉質好、生長快、體型大、食性雜、耐低氧、易捕撈。自然生長一年個體可達1000g-2000g,人工養殖可達3000g-5000g。是一種經濟價值較高有發展前景的養殖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低眼無齒𩷶
  • 拉丁學名: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
  • 別稱:虎頭鯊,斧頭鯊
  • 二名法: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輻鰭魚綱
  • 亞綱:新鰭亞綱
  • 鮎形目
  • 亞目:未定
  • 巨鯰科 Pangasiidae
  • 亞科:未定
  • :屬:無齒𩷶屬 Pangasianodon
  • :低眼無齒𩷶 P. hypophthalmus
  • 亞種:無亞種
  • 分布區域:產於越南湄公河盆地及泰國昭拍耶河
  • 體長:8至15厘米,野生魚長達50厘米。
  • 繁殖方式:卵生。
  • 生活環境:淡水河流中。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生物學特徵,成魚養殖,注意事項,選購技巧,人工繁殖,親魚培育,受精,人工孵化,防病治病,魚病防治,病害防治,

外形特徵

因體型似鯊而被稱為“淡水鯊魚”,其實和真正的鯊魚並無親緣關係。魚體呈紡錘型,形長而側扁背鰭前方顯著隆起,後部漸側扁。頭較小且扁平呈圓錐形,其背部光滑,一般頭長為體長的五分之一,額寬,吻短,口亞下位,不能伸縮,橫裂,口裂略呈弧形,深度較大。上頜略長於下頜,上、下頜均密生具細絨毛的彎狀小齒,呈板帶狀,且中間不相連。梨骨及齶骨亦生有同樣的小齒。舌為鏟狀,不游離。唇薄,不發達,具兩對小須,常斷失。頜須一對,很短,可達眼的中部;頦須一對,略長於頜須,可達胸鰭基部。眼大,近圓形,較靠下,位於口裂稍後處,位置偏前而接近於吻端,眼圈紅黃色,眼間隔較寬,中間稍凸。鰓孔較大,鰓蓋膜發達,左右相連,但與峽部不相連。鰓耙五對,較短,呈條狀,小於鰓絲長,各鰓弓僅有外鰓耙,第一鰓弓的外鰓耙明顯,外列鰓耙數為5~6+15~18,其它鰓弓則不明顯。鼻孔兩個,分前、後鼻孔,但距離較近。腹大而圓,沒有腹棱。

生活習性

耐低氧能力強,適應性廣,但抗低溫能力弱。適溫20℃—34℃,最佳生長水溫26℃—32℃,水溫低於18℃時活動緩慢,反映遲鈍;水溫低於12℃時開始死亡。該魚食性較雜,幼魚以浮遊動物為餌料,成魚以水生植物及人工配合飼料為食,飼料蛋白質要求28%—32%。
虎頭鯊
食性雜,食量大,生長速度快, 生長極迅速,此魚常把水弄污濁,影響觀賞效果。當年魚苗(3cm—4cm)養殖4個月,體重可達0.6kg以上。該魚性成熟較晚,飼養3年—4年,體重達3kg以上可以進行繁殖。繁殖季節為4月—9月,屬一年一次性產卵魚類。

生物學特徵

虎頭鯊按體色分為藍鯊和紅鯊兩種。它的體型較長,前部較寬肥,體後部稍細長,體表無鱗,頭部長圓形、吻圓鈍。背鰭後尾柄前有一脂鰭,尾鰭分叉較深。虎頭鯊喜集群,棲息於水體的中下層,性情活潑,常上浮水面活動。它的鰾內分隔為大量泡囊狀的呼吸小室,為其重要的呼吸器官,能吸收空氣中的的氧氣,較便於魚種及商品魚的存活運輸。它對低氧的耐受能力強,當同一水體中的鯉科魚類嚴重浮頭時,虎頭鯊仍能正常生活。但它對低溫的耐受能力較弱,生長的適宜水溫為22℃-26℃,當水溫降至14℃-18℃時活動減少,甚至停止呼吸,水溫12℃-13℃時會出現休克以至死亡。
虎頭鯊虎頭鯊
該魚為雜食性,主食水中各種腐爛的動物體及植物碎屑。在人工養殖條件下嗜食由魚粉、豆餅、類糠、玉米粉、麥麩等配製的混合飼料及各種食物的下腳料。

成魚養殖

經過幾年的引種、繁養,虎頭鯊已在我國華南的廣東、福建等地繁殖成功。成魚養殖尚屬起步階段。據國外養殖經驗,虎頭鯊的養殖類似於淡水白鯧的養殖方法。主要有單養和混養兩種方式,可池塘養殖,也可根據它生長快、耗氧不高的優點進行工廠化精養及網箱養殖。在有溫泉地熱條件的地方可常年養殖。
單養虎頭鯊,可選擇面積2000m2-3000m2,水深1.5m-2m的池塘, 一般投放體長3cm-4cm的魚種,每畝2000-3000尾。每一個月主要投餵輪蟲、甲魚料、鰻料等高蛋白精料,以後就改投含粗蛋白27%的人工配合飼料。也可用水葫蘆、通心菜打成漿後拌碎玉米、豆渣搭配餵養。3-4個月即可達750g以上。
混養時,在養鰱、草、羅非魚的池塘里可搭配虎頭鯊100尾/畝,既不影響主要魚產量,還可畝增收虎頭鯊70公斤-100公斤。

注意事項

不建議用草缸飼養,因為此屬的鯰魚體型全會長老大(不是一般的大),食性不同,但是行為全很粗魯;水到無所謂了;常見的藍鯊一般是抓不到活東西的。訓練好可以吃飼料,一般開口用紅蟲或者麵包蟲就好;造景的典型範例就是動物園海洋館和海象一起飼養那大缸拉。
注意問題:
1.千萬不能用草缸!那東西賊能折騰,而且特容易受驚嚇,一有動靜就串缸。
2。中性水就沒問題了。
3。血蟲水蚯蚓比較好。如果缸里有紅綠燈什麼的,它們也不會客氣。
4。它們會長的比較大,野地里恐怕是能長到一米以上。不過也不用擔心,他們也會配和缸的尺寸,70厘米的缸是養不出1米魚的。

選購技巧

買虎頭鯊的方法是望、聞、問、切。因為魚店裡的魚是“百家魚”,也就是各個養家缸里不同的魚和不同的水質都在短時間進入了零售店的缸里,這些魚本身就都帶有一定的寄生蟲和細菌。如果沒有過好水就進缸,一般魚店的人只泡缸不過水,那么不同的水質會將這些寄生蟲和細菌從魚的身體裡激發出來,還有就是不同的水質突然的變化讓魚無法適應,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沒有過多的症狀但總是無故的死魚,魚店的人是魚隨死隨撈,如你不仔細觀察是很難看見的,這也是為什麼養家手裡的魚一點都不值錢而到了零售店價格卻翻了7-8倍的原因之一。
虎頭鯊(八珍魚)
為什麼在魚店裡買魚時最好要望、聞、問、切。先說望從魚店裡買魚的時候不僅要看魚還要看缸里的水看過濾系統,這是因為影響魚健康生長的最重要因素是水和過濾系統,你只看魚,短時間是看不出來什麼的,除非你不走、不吃也不喝一看看三天。所以不要一看到喜歡的魚簡單的看了看就立刻買(除非是極稀有的),一般買魚在一個店要看兩到三周,有的則要一月,儘管這樣很累也麻煩,但這樣買回的魚健康率在90%以上,時間是搭上了,但能省了不少麻煩,還有就是和魚店的老闆能混的很熟,方便以後的購魚。這樣魚在它們的店裡如能生活兩周至一個月以上且過濾系統良好的話,就證明魚店的水養得不錯,魚也逐漸適應了,這時大家會說了,究竟怎樣看過濾系統和水質呢?望第一要看水的清澈度,如水的透明度很好,魚卻藏在一些角落裡,這是因為魚有非常強的緊迫感主要是對水質及環境不適造成的,而水不是很清澈,但魚卻很活潑並索食慾望強烈,就說明魚已完全適應了缸中的水質及環境。
缸里和過濾棉上有無大量魚的糞便和剩餘餌料也是很關鍵的,糞便較多則是好事,證明魚的新陳代謝很好,過份乾淨缸裡面的魚建議不要去買,缸中餌料有剩餘則證明魚的索食慾望不是很強(魚店的人是不會把餵魚的食量加大的)。除非是草缸,否則正常的水質應是清澈透明且不會偏色的。如水如發黃則有可能用了呋喃類藥物正在治細菌性疾病;水發藍綠色則有可能用了亞甲藍或孔雀石綠治療水霉、白毛等病。有些藥如硝酸亞汞是無色的但有些刺鼻,所以就要用聞這裡的聞不僅是聽魚店老闆對魚的介紹還有就是你要用鼻子去聞,聞缸中水的味道或在確保你的手中無其它味道的前提下用手指沾一些水,吹乾後去聞。
最好的水質是帶有一點淡淡的腥味,一點沒有或很濃則證明水中的生態系統沒有建立或已崩潰。這能為你挑好魚幫很大的忙。問是最簡單地了,這其實是你考察魚店老闆的人品、水平和信譽的時候,有時可能你還要故意說錯一些東東,看他是否為你糾正,關於這點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我們就不作過多的討論了。切,魚也有脈嗎?不是切魚脈,這裡的切是指動手,也是我們用實踐來檢驗真理的重要手段了。首先動手摸一摸裸缸的缸壁或缸內其它的器械,如有一點滑膩膩的感覺,則證明魚的新陳代謝較好,但絕對不應該是一摸感覺很多,過多實際是亞硝酸鹽含量過高的表現,當然你取一些水回家,自己測一測也行;用手摸一摸過濾棉,或看一看出水泵的周圍,如果有象鼻涕一樣的東東,有則證明水質相當不錯,富含營養。方便的話帶一點PH試紙是最好的。買回去後用剛才介紹的方法進行過水即可。還有就是如真要去買魚的時候最好不要選擇節假日時候,這個時間也是魚店大量上魚的時候,也就是魚的危險期,買回去的成活率較低。

人工繁殖

親魚培育

飼餵親魚的目的是為了獲得高質量的受精卵。飼餵親魚用的飼料有活性飼料和配合飼料兩種,所飼配合飼料蛋白質應大於40%,粗脂肪大於3.5%,水分低於4%,鈣0.9%~1.6%,磷0.8%~1.4%,並添加適量對性腺發育有作用的物質,如ve、va、vd、微量元素鋅等,每天飼餵1~2次。繁殖季節,每周可增加投餵2~3次枝角類、橈足類,豐年蟲或開水燙過並研碎的小魚、小蝦等鮮活飼料。在飼餵時應注意:①自來水預先存放2~3天。②水質ph調到6.5~7.5。③水的ph7~8。

受精

將親魚公、母分開飼餵2~3天(相互之間能夠看到,可在飼養箱中加一玻璃隔板,將公、母分開)繁殖時將公、母按1~2∶1比例放入產卵池中進行產卵受精大斑馬魚一般凌晨產卵,為防止親魚吞噬魚卵,可用網孔2~3mm的網將親魚限制在產卵池的上半部活動,以防止親魚吞吃魚卵。每條雌魚可產卵300~1000粒。

人工孵化

受精結束後獲得的受精卵要及時撈出,剔除異物,將眼觀有白色小斑點、畸形異常卵去除。然後將受精卵移入培養箱中進行孵化,溫度為25~28℃,溫差不能夠超過0.5℃。這期間可在解剖鏡下觀察胚胎的發育狀況,大約經過2天孵化,小魚就可出膜,剛出膜的魚苗游泳能力低,靜臥於水底。
孵化時應注意:①虹吸出產卵池底的受精卵時要用直徑1cm左右的皮軟管,如果用硬質的吸管,有可對受精卵造成損傷。②孵化用水、清洗用水,水質要好,水溫相差不宜過大,要保持相對恆定,對受精卵來說,劇烈的溫度變化會引起胚胎死亡。③孵化期間每天要及時清除敗育卵,勤換水。

防病治病

剛孵出的仔魚呈淡黃色,在解剖鏡下可見到跳動的心臟,流動的血液,腹部有一很大的、未吸收的卵黃囊。頭2~3天仔魚靜臥於水底,此時不需要飼餵。注意及時將卵膜和白色的死卵撈出,每天更換新水,將魚苗置於溫室內,溫度為25℃(可放在空調房間內)。3~4日齡時仔魚可自由游泳(平游)並開始覓食,此時可用絹網取少許蛋黃在水中輕輕地攪動,至水微呈淡黃色。適當加餵鈣素母片、複方vb液、土黴素等,以提高魚苗的成活率。餵要少量多餐,日餵3~4次。7~10日齡時加餵草履蟲,啤酒酵母等,3周齡投餵鹵蟲的無節幼體,並逐漸添餵配合飼料。在飼餵過程中要注意水質的變化,勤換水,少餵勤添,以確保魚苗健康生長。
藍鯊孵化期間病害較少。不乾淨水質可引起纖毛蟲原生動物侵襲孵化卵,降低孵化率。導致死亡的主要因素還是高溫和畸形卵引起的發育失敗,只有通過合理控制孵化溫度並及時清除畸形卵,才能有效提高孵化率

魚病防治

爛鰭病:症狀表現為魚的尾鰭、背鰭充血潰爛。病因系感染細菌引起,病魚不進食,大量死亡,是苗種階段一種嚴重傳染病害。防治方法是進行池水消毒,可用15毫克/升甲醛或10毫克/升高錳酸鉀或10-20毫克/升漂白粉藥浴。還可以在混合飼料中加入抗菌素類藥物,每千尾魚種每天用土毒素30-40片連續處理一星期, 病魚可獲治癒。
小瓜蟲病:水溫20℃-24℃時易發此病,病症是體表出現白點,嚴重時產生膿泡,魚體消瘦離群。處理方法可用0.1-0.15毫克/升硝酸亞汞全池潑灑,3-4天再重複一次,小瓜蟲會自動脫落。

病害防治

一、水族箱要大,魚要少
也就是養魚的密度要相對小一些每公升水養1cm的魚,這個的養殖密度是很多前輩總結出的經驗大家不可不知也。你大可以再將密度放低一點。
二、過濾器的安排
有的朋友剛開始養魚的時候會只買一個空氣泵。認為水中缺氧了就打打氣,水渾了就換水。買不買過濾器無所謂。這種想法是很危險的。過濾裝置是指的生化過濾。不再是簡單的將水中的雜質去掉。而是建立一個良好的以微生物來消除水中的有害物質的循環系統來改善水文環境的方法。屬不可不準備的系統。過濾通道的落差應該做大一點,長一點。第一道用粗濾棉濾除雜質,再經過生化濾棉、生化球或者是陶瓷環等硝化細菌附著基的過濾,讓它們上面附著的硝化細菌發揮作用。再經過活性炭的過濾去除氯、鎘等有害元素。最後再經過一道濾棉的過濾回到水族箱裡。為了省錢一般不用成品過濾器,而是自己組建過濾裝置。
三、水流的速度要高一點
這一點要根據魚的品種而定。你養的是文水甚至是不動的水裡出產的魚你總不能用大水去沖它們吧?這裡是指的在其能承受的水流上儘量的將循環水流搞大一點。以模擬自然的水流狀況。
四、懶人不能養魚
養魚的人必須養成良好的每日監視檢查水質和魚的生活狀況的習慣。這項工作很枯燥。但你必須得這樣做。仔細檢查水的酸鹼度、亞硝酸鹽的含量等水文指標。觀察魚的身體上有無異狀。魚的形態和動作有無不妥。在初期發現魚是否染病並防止傳染。只有每天回家後在魚缸前一下子就坐上1、2個鐘頭並且眼都不眨的盯著魚看的人才算是進入了狀況的人。
五、堅持每三到七天換一部分水
老水固然是養好魚的關鍵,新水對魚及水草的新陳代謝的刺激作用卻也是必不可少的。
六、餌料的控制和消毒
這一點對投餵天然活餌的朋友們極為重要。為什麼不能用絲蚯蚓餵藍鯊,關於這一點,請大家看一看天然絲蚯蚓的產地。在農村或者是工廠旁邊的污水溝里,水深3-5cm的水面下的淤泥里就是天然絲蚯蚓的聚居地。大家都應該知道這樣的地方農藥或工業污染極為嚴重。尤其是絲蚯蚓對金屬鎘免疫,並且在它們吸收後會在它們的體內沉積。這樣的東西你說對魚有沒好處?當然在做好消毒和漂洗後少量餵養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這個消毒和漂洗的工作一定有做到很好才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