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株印楝內生真菌新倍半萜化合物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兩株印楝內生真菌新倍半萜化合物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是吳少華為項目負責人,雲南大學為依託單位的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兩株印楝內生真菌新倍半萜化合物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 項目類別: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吳少華
  • 依託單位:雲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在前期印楝植物內生真菌研究的基礎上,篩選到兩株具有明顯抗真菌活性的菌株,經代謝產物的初步分離和鑑定,發現愈創木烷型和沒藥烷型倍半萜新化合物。這兩種類型的倍半萜在宿主植物印楝中沒有報導過,也未見文獻報導過存在於其它植物內生真菌中,是新的天然來源,值得深入研究其系列結構和潛在的生物活性。本項目擬採用形態學和分子生物學的方法對活性菌株進行分類鑑定,進一步最佳化培養條件,並放大發酵,採用TLC-生物自顯影活性追蹤的方法,運用現代分離技術、以及一維、二維核磁共振波譜等現代分析技術,對活性菌株的代謝產物進行系統的分離純化和結構鑑定,獲得愈創木烷型和沒藥烷型倍半萜新化合物及其它次生代謝產物,從中發現抗真菌活性的新化合物,探討結構與活性的相關性,為進一步的作用機理和抗菌藥物的研究奠定基礎。

結題摘要

本項目對兩株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印楝內生真菌YM311505和YM311647進行了鑑定和活性次生代謝產物的研究。採用形態學和分子生物學的方法,該兩株菌分別鑑定為長梗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和炭角菌屬的Xylaria venosula。從長梗木黴菌株YM311505的液體發酵產物中共分離鑑定了15個化合物,其中3個為新的環橙花烷型倍半萜,其餘12個已知化合物包括己烯酮衍生物、甾體、黃酮和苯酞類,環橙花烷型倍半萜為首次從長梗木霉中獲得,苯酞類化合物為首次從木霉中發現。從炭角菌屬菌株YM311647的液體和固體發酵產物中共分離鑑定了22個新化合物,包括16個愈創木烷型倍半萜(2個為倍半萜苷),1個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3個異海松烷型二萜和2個甾體皂苷。愈創木烷型和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的C-10, C-11和C-12位均被羥基取代,主要的區別在於其它碳原子上羥基取代的位置和數目不同,以及手性碳原子C-11立體構型的差別,通過X-單晶衍射分析確定了愈創木烷型和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的絕對構型。目前天然來源的愈創木烷型和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在C-10, C-11和C-12位均被氧化的報導不多,值得從生物合成的角度作進一步研究。本研究為首次從印楝內生真菌和植物內生炭角菌中發現愈創木烷型倍半萜,首次從炭角菌屬真菌獲得C-18位降異海松烷型二萜和具有硫酸基團取代的二萜。抗真菌活性檢測表明,愈創木烷型倍半萜顯示相似的抑菌譜,對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稻瘟霉(Pyricularia oryzae)、緊密單孢枝霉 (Hormodendrum compactum)和黑麴黴(Aspergillus niger)具有抑制生長活性,最小抑制濃度在16-256 µg/ml之間,其中2個倍半萜苷的抗菌活性相對較強,對白色念珠菌和黑麴黴的MIC值為16 µg/ml。異海松烷型二萜和甾體皂苷具有較強的抗真菌活性,甾體皂苷對緊密單孢枝霉的MIC值為16 µg/ml,具有γ-內酯和硫酸基團的二萜顯示最強的廣譜抗菌活性,其中對白色念珠菌和稻瘟霉的MIC值為16 µg/ml,僅次於陽性對照制黴菌素(MIC = 8 µg/ml),可望進一步研究其藥理作用和機制。本項目的研究結果為從印楝植物內生真菌中發現抗真菌活性新化合物及其作用機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