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水摩崖石窟造像位於赤水河支流風溪河上游,地處盤龍溝與黃蓮溝兩條山溪交會處“老虎咀”的山岩上。從溪溝底盤磴道攀行200多米,至一片陡峭丹霞巨石岩半月形天然石窟便能目睹古代摩崖造像的風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兩會水摩崖石窟造像
- 通寬:6.5米
- 高:5.4米
- 位置:赤水河支流風溪河上游
石窟景觀,石窟特色,石窟歷史,
石窟景觀
石窟通寬6.5米,高5.4米,進深3.8米。石窟內現有摩崖造像8尊,分為3組,均以佛教人物為題材。主體造像並排四龕,每龕內塑造像一尊;龕下沿距地面高2.8米。中偏右為釋迦牟尼佛像,高1.97米,寬0.9米;右為普賢菩薩像,左為文殊、觀音菩薩像。這組造像下側有一龕,長1.2米,高0.95米,龕內並排鐫刻目連、達摩坐像各一尊。在釋迦牟尼佛像正上方有兩小圓龕,每龕直徑0.6米,龕內是祥雲護托的‘護法僧”。
石窟特色
石窟內造像布局適當,形體比例勻稱,龕座和龕壁圖案精緻;佛教人物形象神態安詳,形體豐腴,給人以親切感,所戴胄盧精緻透雕,富於生活情趣,顯示了古代造像工匠高超的藝術水平和卓越的創造才能。
石窟歷史
兩會水摩崖石窟造像最初開創時代已不可考,佛像彩飾於清代鹹豐年間,創修殿廟於清代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稱“會水寺”。這組造像型制、技藝為赤水境內罕見,比較集中地反映黔北赤水河流域文化藝術發展的印痕,是研究古代赤水社會經濟、文化風俗情況的重要實物證據,成為赤水乃至貴州省古代藝術的奇葩,具有很高的價值。1985年11月,兩會水摩岩石窟造像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