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譯方法論

全譯方法論

《全譯方法論》是2014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余承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譯方法論
  • 作者:余承法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4月
  • 頁數:336 頁
  • 定價:5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614161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全譯方法論》借鑑成熟的漢語理論“小句中樞說”,遵循“三個充分”(觀察充分、描述充分、解釋充分)和“兩個三角”(“表-里-值”小三角和“語-思-文”大三角)的研究要求,按照“何譯法”(what)、“為何譯”(why)-“如何譯”(how)的研究順序,構建以小句為中樞單位,詞、短語、複句、句群、語篇為脈絡單位的範疇體系,即:全譯作為一種翻譯類型(一級)、直譯和意譯兩大基本策略(二級),對應、增減、轉換、分合四種模式(三級),對譯、增譯、減譯、移譯、換譯、分譯、合譯七種方法(簡稱“全譯七法”,四級),以及詞對譯、短語對譯、小句對譯、複句對譯、句群對譯等三十餘種相應技七(五級)。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全譯概論
第一節 全譯概述
一 全譯定義
二 全譯原則
三 全譯過程
四 全譯單位
第二節 全譯方法論概要
一 方法論及其密切相關的五個概念
二 全譯方法論體系
第二章 對譯
第一節 對譯的界定
一 對譯的由來
二 對譯的內涵
三 對譯的外延
四 對譯的價值
第二節 對譯的原因
一 原語和譯語具有很強的互文性和兼容性
二 原語和譯語之間具有同構的思維順序和相同的表達順序
三 原語和譯語內部具有各自相同的思維順序和表達順序
第三節 對譯的類型
一 詞對譯
二 短語對譯
三 小句對譯
四 複句對譯
五 句群對譯
第三章 增譯
第一節 增譯的界定
一 增譯的由來
二 增譯的內涵
第二節 增譯的原因
一 中西文化背景的差異
二 中西思維方式的差異
三 漢英語言文字的差異
第三節 增譯的類型
一 語素增譯
二 詞增譯
三 短語增譯
四 小句增譯
第四章 減譯
第一節 減譯的界定
一 減譯的由來
二 減譯的定義
第二節 減譯的原因
一 減譯受經濟原則驅動
二 減譯受合作原則支配
三 減譯受冗餘理論管控
第三節 減譯的類型
一 詞減譯
二 短語減譯
三 小句減譯
四 複句減譯
第五章 移譯
第一節 移譯的界定
一 移譯的由來
二 移譯的內涵
第二節 移譯的原因
一 原形移譯的原因
二 有形移譯的原因
三 無形移譯的原因
第三節 移譯的類型
一 原形移譯
二 有形移譯
三 無形移譯
第六章 換譯
第一節 換譯的界定
一 換譯的由來
二 換譯的內涵
三 換譯的外延
第二節 換譯的原因
一 詞類換譯的原因
二 成分換譯的原因
三 句類換譯的原因
四 動靜換譯的原因
五 肯否換譯的原因
六 主被換譯的原因
第三節 換譯的類型
一 詞類換譯
二 成分換譯
三 句類換譯
四 動靜換譯
五 肯否換譯
六 主被換譯
第七章 分譯
第一節 分譯的界定
一 分譯的由來
二 分譯的內涵
三 分譯的外延
第二節 分譯的原因
一 漢英不同的語言類型及其句法結構的差異
二 漢民族與英美民族不同的思維模式
三 邏輯思維轉換的規律
第三節 分譯的類型
一 詞分譯
二 短語分譯
三 小句分譯
四 複句分譯
第八章 合譯
第一節 合譯的界定
一 合譯的由來
二 合譯的內涵
三 合譯的外延
第二節 合譯的原因
第三節 合譯的類型
一 短語合譯
二 小句合譯
三 複句合譯
四 句群合譯
第九章 結論
第一節 全譯七法的單用
一 全譯七法的相互關係
二 全譯七法單獨運用的傾向性
三 全譯七法組合能力的差異性
第二節 全譯七法的合用
一 全譯七法合用的總體情況
二 全譯七法合用的具體情況
參考文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