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通背景下原非流通股東內幕交易行為研究》是依託廈門大學,由蔡寧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流通背景下原非流通股東內幕交易行為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蔡寧
- 依託單位:廈門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內幕交易研究是資本市場研究中的重要領域,內幕交易行為也是證券市場監管高度關注的對象。本項目擬以股權分置改革後,原非流通股東出售股份事件為研究對象,考察原非流通股份出售過程中的內幕交易問題。項目通過相關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四個問題:(1)原非流通股份出售過程中是否存在內幕交易行為?(2)原非流通股東如何利用自身信息優勢以配合股份出售需要?(3)原非流通股東信息優勢的影響因素有哪些?(4)法治水平、社會資本等外部制度環境對股份出售中內幕交易行為的制約作用如何?本項目希望能在以下三方面有所拓展:(1)以原非流通股份出售為研究背景,系統考察相關命題,發展現有內幕交易研究;(2)藉助內幕交易的理論視角與研究架構審視原非流通股份出售事件,推進對大股東侵占、投資者保護等問題的理解與認識;(3)為原非流通股份出售中的信息披露監管和交易監管提出有益建議,並能為更廣泛的內幕交易監管實務提供借鑑。
結題摘要
2005 年我國證券市場啟動股權分置改革,截至2009 年底,我國證券市場80%的股改限售股其限售規定已解除,全流通的改革預期基本實現。隨著大股東利益與股價波動的聯繫日益密切,利用信息優勢進行內幕交易,也成為了全流通環境下大股東侵害的新形式。因此,本項目以我國股權分置改革中取得流通權的原非流通股份,在限售期滿後的出售事件為研究對象,考察這一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內幕交易與大股東侵害問題。項目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 第一,考察解禁股份交易中的盈餘管理行為。在原非流通股股東所持股份解禁或減持之前的季度期間,公司的可操縱應計顯著為正,並且盈餘管理程度與相應期間公司股票的市場表現正相關。這一發現表明,我國證券市場存在比較普遍的以配合減持為目的的盈餘管理行為。即通過正向盈餘管理,引導市場定價、創造有利退出機會。 第二,考察解禁股份交易中的股東合謀與大股東侵害。股東之間的關係決定了股東對合謀行為的選擇。當減持的股東與公司第一大股東之間的關係越密切,這些股東就越有可能藉助股東之間的合謀獲取較高的減持收益,並且股東對上市公司的影響力越大,兩者合謀的可能性也越高。此外,地區治理環境有助於抑制由密切股東關係引發的合謀行為。 第三,考察解禁股份交易中的擇時行為與大股東侵害。大股東在解禁股份交易中具有顯著的擇時能力,表現為通過出售股份賺取了超常收益、也及時規避了損失。股東對上市公司的控制力有助增強其擇時能力,但由於信息優勢在“主動型”內幕交易和“被動型”內幕交易中的不對稱作用,只有控制力較強的股東才更有可能及時規避損失。並且,股東關係有助彌補控制力的不足,在與公司控股股東關係密切的情況下,控制力較弱股東也能在股份交易中及時規避損失。 第四,考察解禁股份交易中的大股東信息優勢與內幕交易。在解禁股份的交易時點上,大股東傾向於在業績預告披露“壞訊息”之前、“好訊息”之後出售股份。在解禁股份的交易規模上,當股東選擇在業績預告之前(後)出售股份時,業績預告的利空(利好)程度越高,交易的規模也越大。並且,當股東選擇在業績預告前交易時,隨後披露的正式業績相對預告業績的利空程度要強於選擇在業績預告後交易的情況。 本項目旨在以解禁股份交易為背景,推進現有內幕交易研究。同時,也藉助內幕交易視角,深化對大股東侵占、投資者保護等問題的認識。並在此基礎上,對完善我國證券市場的內幕交易監管提供有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