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和中出為沙門讓爵於鑒。鑒後以和子顯年在弱冠宜承基緒求遜王爵以歸正胤。先朝詔終鑒身聽如其請。鑒既薨逝和求襲封。謹尋詔旨聽傳子顯不許其身。和先讓後求有乖道素請令伯宗承襲。(《魏書·河南王曜附傳》。元和與弟鑒子伯宗競求承襲尚書令肇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後魏文
- 著者:嚴可均輯
- 選自:《魏書·河南王曜附傳》
- 朝代:清代
著者,朝代,書目提要,版本,卷數,內容選讀,
著者
清·嚴可均輯
朝代
清
書目提要
〖解題〗版本有清光緒年間王毓藻刻本,中華書局曾影印出版。〖質量〗二校。
版本
影清光緒王毓藻刻本
卷數
60
內容選讀
○祭恆岳文
○奏請乘釁伐齊
●卷十九
●卷三十七
前被符問:“京房準定六十律之後雖有器存曉之者鮮。至熹平末張光等猶不能定弦之急緩聲之清濁。仲儒授自何師出何典籍而雲能曉”但仲儒在江左之日頗愛琴又嘗覽司馬彪所撰《續漢書》見京房準術成數?丙然而張光等不能定。仲儒不量庸昧竊有意焉。遂竭愚思鑽研甚久。雖未能測其機妙至於聲韻頗有所得。度量衡歷出自黃鐘雖造管察氣經史備存。但氣有盈虛黍有巨細差之毫里失之千里。自非管應時候聲驗吉凶則是非之原諒亦難定。此則非仲儒淺識所敢聞之。至於準者本以代律取其分數調校樂器則宮商易辨。若尺寸小長則六十宮商相與微濁;若分數加短則六十徵羽類皆小清。語其大本居然微異。至於清濁相宣諧會歌管皆得應合。雖積黍驗氣取聲之本清濁諧會亦須有方。若閒準意則辨五聲清濁之韻;若善琴術則知五調調音之體。參此二途以均樂器則自然應和不相奪倫。如不練此必有乖謬。
《春秋》有云:見有禮於其君者若孝子之養父母;見無禮於其君者若鷹?之逐鳥雀。所以勸誡將來垂範萬代。昔陳恆弒君宣尼請討雖欲宴逸其得己乎今廟算天回七州雲動將水盪鯨鯢陸掃凶逆。然戰貴不陳兵家所美。宜先遣劉昶招諭淮南。若應聲響悅同心齊舉則長江之險可朝服而濟道成之首可崇朝而懸。苟江南之輕薄背劉氏之恩義則曲在彼矣何負神明哉!直義檄江南振旅回旆亦足以示救患之大仁揚義風於四海。且攻難守易則力懸百倍不可不深思不可不熟慮。今天下雖謐方外猶虞拾夤僥倖於西南狂虜伺釁於漠北。脫攻不稱心恐兵不卒解兵不卒解則憂慮逾深。夫為社稷之計者莫不先於守本。臣愚以為觀兵江滸振曜皇威宜特加撫慰。秋毫無犯則民知德信;民知德信則襁負而來;襁負而來則淮北可定;淮北可定則吳寇異圖;吳寇異圖則禍釁出。然後觀釁而動則不晚矣。請停諸州之兵且待後舉所謂守本者也。伏惟陛下、太皇太后英算神規彌綸百勝之外應機體變獨悟方寸之中。臣影頹虞淵昏耄將及雖思憂國終無雲補。(《魏書·程駿傳》)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二
綿哉遐胄帝炎之緒爰歷姬初祖惟尚父。曰周曰漢榮光繼武邁德傳輝儒賢代舉。於穆睿考誕質含靈秉仁岳峻動智淵明。育善以和獎乾以貞響發わ丘翼起槐庭。慶鐘盛世皇澤遠融入參彝敘出佐邊戎。謀成轅幕績著軍功偽城飆偃蠢境懷風。王恩流賞作捍東荒惠沾海服愛洽遼鄉。天情方渥簡爵惟良如何倉昊國寶淪光。白楊晦以籠雲松區杳而煙邃藐孤叫其崩怨親賓瘋而垂淚仰層穹而摧號痛尊靈之長秘志遺德兮何陳篆幽石兮深隧。嗚呼哀哉。(碑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