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中藥炮製學》是一部系統介紹中藥炮製學理論和套用知識的教科書。內容包括總論和各論兩大部分,共16章,總論部分系統介紹了中藥炮製學的基礎理論,其中包括傳統理論和現代研究理論;各論部分則分類介紹了各種炮製方法和炮製工藝,並結合當前的生產實際,介紹了中藥飲片的工業生產和管理。全書收錄介紹了具有代表性的225種常用中藥飲片的炮製方法、飲片性狀、炮製作用和炮製研究等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中藥炮製學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頁數:384頁
- 開本:16
- 定價:36.10
- 作者:丁安偉
-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040228823, 9787040228823
- 品牌:高等教育出版社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中藥炮製學的學科內涵與任務
一、中藥炮製學的學科內涵
二、中藥炮製學的任務
三、中藥炮製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
四、中藥炮製學學科的發展目標
第二節 中藥炮製的歷史與發展
一、中藥炮製的起源
二、中藥炮製的發展
第三節 中藥炮製的目的
一、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保證用藥安全
二、改變藥性和功能,增強臨床療效
三、便於調劑製劑,保證藥物質量
四、矯正不良氣味,便於服用
五、便於保管貯藏及保存藥效
第四節 中藥炮製的分類
一、中藥炮製分類方法發展簡況
二、中藥炮製的分類方法
第二章 中藥炮製對藥物的影響
第一節 炮製對中藥藥性的影響
一、炮製對四氣五味的影響
二、炮製對升降浮沉的影響
三、炮製對歸經的影響
四、炮製對毒性的影響
五、炮製對補瀉的影響
第二節 炮製對中藥化學成分的影響
一、炮製對含生物鹼類中藥的影響
二、炮製對含苷類中藥的影響
三、炮製對含揮髮油類中藥的影響
四、炮製對含鞣質類中藥的影響
五、炮製對含有機酸類中藥的影響
六、炮製對含油脂類中藥的影響
七、炮製對含樹脂類中藥的影響
八、炮製對含蛋白質、胺基酸類中藥的影響
九、炮製對含糖類中藥的影響
十、炮製對含無機成分類中藥的影響
第三節 炮製對中藥製劑的影響
一、中藥炮製對中藥湯劑質量的影響
二、中藥炮製對中成藥質量的影響
第四節 炮製對中藥臨床療效的影響
一、中藥炮製是中醫臨床用藥的特點
二、炮製是提高臨床療效的重要手段
三、炮製是保證臨床安全的重要措施
四、炮製是提高方劑療效的重要環節
第三章 中藥炮製的輔料
第一節 液體輔料
第二節 固體輔料
第四章 中藥炮製品的質量要求及貯藏保管
第一節 炮製品的質量要求
一、淨度
二、片型及粉碎粒度
三、色澤
四、氣味
五、水分
六、灰分
七、浸出物
八、顯微及理化鑑別
九、有效成分
十、有毒成分
十一、有害物質
十二、衛生學檢查
十三、包裝的檢查
第二節 中藥炮製品的貯藏保管
一、中藥炮製品貯藏的發展
二、中藥炮製品貯藏中的變異現象
三、中藥炮製品變異的原因
四、中藥炮製品的貯藏保管方法
五、中藥炮製品貯藏保管的注意事項
第五章 中藥炮製研究
第一節 概述
一、中藥炮製研究的意義
二、中藥炮製研究的指導思想
第二節 中藥炮製研究的內容
第三節 中藥炮製的研究方法
一、選擇課題
二、實驗設計
下篇 各論
第六章 淨選加工
第一節 清除雜質
~、挑選
二、篩選
三、風選
四、水選
五、其他方法
第二節 分離和除去非藥用部位
一、去根去莖
二、去枝梗
三、去皮殼
四、去毛
五、去心
六、去核
七、去蘆
八、去瓤
九、去頭尾、皮骨、足、翅
十、去殘肉
十一、去雜質及霉敗品
第三節 其他加工:
一、碾搗
二、制絨
三、拌衣
四、揉搓
第七章 飲片切制
第一節 切制前的水處理
一、常用水處理方法
二、藥材軟化程度的檢查辦法
第二節 飲片類型及切制方法
一、飲片類型
二、飲片的切制方法
第三節 飲片的乾燥
一、自然乾燥
二、人工乾燥
第四節 飲片的包裝
第五節 不良因素對飲片質量的影響
第八章 炒法
第一節 清炒法
一、炒黃(炒爆)
芥子
蓮子
花椒
芡實
白果
決明子
萊菔子
蔓荊子
牛蒡子
牽牛子
青葙子
葶藶子
使君子
紫蘇子
茺蔚子
蒼耳子
水紅花子
王不留行
酸棗仁
薏苡仁
郁李仁
火麻仁
黑芝麻
胡蘆巴
蒺藜
赤芍
槐花
九香蟲
海螵蛸
二、炒焦
山楂
川楝子
梔子
檳榔
三、炒炭
大薊
小薊
蒲黃
荊芥
側柏葉
烏梅
乾薑
石榴皮
白茅根
牡丹皮
雞冠花
蓮房
第二節 加輔料炒法
一、麩炒
枳殼
枳實
蒼朮
僵蠶
二、米炒
黨參
斑蝥
三、砂炒
馬錢子
骨碎補
狗脊
雞內金
鱉甲
龜甲
穿山甲
四、土炒
山藥
白朮
五、蛤粉炒
阿膠
鹿角膠
六、滑石粉炒
魚鰾膠
黃狗腎
水蛭
第九章 炙法
第一節 酒炙法
大黃
黃連
當歸
川芎
續斷
仙茅
白芍
桑枝
常山
龍膽
丹參
牛膝
益母草
威靈仙
地龍
蛇蛻
蘄蛇
烏梢蛇
蟾酥
第二節 醋炙法
柴胡
莪術
香附
三棱
青皮
鬱金
艾葉
延胡索
乳香
沒藥
蕪花
甘遂
商陸
京大戟
第三節 蜜炙法
麻黃
桂枝
甘草
黃芪
紫菀
百合
百部
白前
枇杷葉
款冬花
旋覆花
桑白皮
金櫻子
馬兜鈴
桑葉
升麻
白薇
瓜蔞皮
瓜萎
第四節 姜炙法
厚朴
竹茹
草果
第五節 鹽炙法
……
第十章 煅法
第十一章 蒸煮(火單)法
第十二章 複製法
第十三章 發酵、發芽法
第十四章 制霜法
第十五章 其他製法
第十六章 中藥飲片工業的管理及飲片廠的設計
附錄:引用文獻資料一覽表
文摘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中藥炮製學的學科內涵與任務
一、中藥炮製學的學科內涵
中藥一般來源於自然界,其原藥材不可直接入藥,必須炮製成飲片才能入藥,故中醫臨床使用的藥物都是炮製後的中藥飲片。中藥炮製是我國獨有的一門傳統製藥技術,是中醫藥學的一大特色,也是中藥與一般天然藥物的顯著區別之一。
炮製是中醫藥學特定的專用製藥術語,歷史上又稱之為“炮炙”、“修治”、“修事”。從字義可見,“炮”與“炙”都離不開火,隨著中醫藥學的發展和製藥工藝的進步,對藥材加工處理技術已超出了火處理的範圍,“炮炙”二字已不能確切反映和概括藥材加工處理的全貌。現代多使用“炮製“一詞,“炮”代表各種與火有關的加工處理技術,“制”則代表各種更廣泛的加工處理方法。
中藥炮製是根據中醫藥理論,依照中醫臨床辨證施治的用藥需求和藥物自身的性質,所採取的一項製藥技術。藥材經加工炮製後,其外觀性狀和藥物性味、功能均發生較大變化,更有利於臨床使用,並可充分發揮其臨床療效。中藥炮製工藝技術的形成和發展歷時數千年,現已形成了獨特的理論和工藝技術體系。該項技術在我國中醫藥學的發展進程中起到了極為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藥炮製學是專門研究中藥炮製傳統理論、歷史沿革、工藝技術、炮製機理、飲片規格、質量標準及其發展方向的學科,是一門極具發展前景的綜合性套用學科。
二、中藥炮製學的任務
(一)探討中藥炮製機理
中藥炮製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進行的一種傳統製藥技術,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但是,由於時代的局限性,炮製理論大多還屬於一種樸素的經驗總結,如將炭藥的止血作用歸結為“紅見黑止”。而現代研究則表明,藥材經炒炭或煅炭炮製後,其所含化學成分發生了很大變化,生成了一些具有止血活性的物質。炮製可以消除或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改變藥物的性味、功能和臨床療效,對這些變化的內在規律及其原理的探討是中藥炮製學科發展的核心和關鍵。
序言
中藥必須經過炮製之後才能供臨床使用。中藥炮製是根據中醫藥理論,依照臨床辨證施治的需要和藥物自身性質,以及調劑、製劑的不同要求所採取的一項製藥技術。中藥炮製學是專門研究中藥炮製理論、工藝、規格標準、歷史沿革及其發展方向的學科。該學科近年來發展迅速,其內容和所涉及的知識,在中藥的研究、生產、檢驗、流通、使用及管理等各領域的實踐中均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本書為高等教育出版社組織編寫的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編寫中採納了歷版同類教材的優點,充分吸收近年來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繼承中藥炮製學傳統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注重創新。教材的總論部分系統介紹了中藥炮製學的基礎理論,其中包括傳統理論和現代研究理論。各論部分則分類介紹了各種炮製方法和炮製工藝,並結合當前的生產實際,介紹了中藥飲片的工業生產和管理。教材對所收錄的中藥飲片品種及其炮製方法嚴格選擇,刪除了同類教材中未被《中國藥典》收錄,或國際禁用的藥物。全書撰寫遵循教科書“科學性、系統性和邏輯性”三大原則,以編寫精品教材為目的,嚴格按照教學規律,突出重點,精簡內容,嚴謹求真,凝聚了老、中、青專家的智慧,使本教材的面貌煥然一新。
本教材由南京中醫藥大學等21所中醫藥院校及3所藥學院校的26名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專家通力合作編寫而成。編寫分工如下:第一章丁安偉、朱悅,第二章賈天柱、許臘英、金傳山、胡昌江、高慧,第三章楊梓懿,第四章陸兔林、戴萬生,第五章孫秀梅,第六章金傳山,第七章鐘凌雲,第八章第一節楊梓懿、朱悅、許臘英、丁安偉,第二節覃葆、孟江,第九章竇志英、孫秀梅、李瑋、王秋紅,第十章吳建華、金策,第十一章魏秀德、張朔生,第十二章龍全江,第十三章王延年,第十四章修彥鳳,第十五章陳康,第十六章章小亮、陸兔林、覃葆。本書的統稿、定稿工作由主編和副主編共同完成,並由著名中藥炮製學專家南京中醫藥大學葉定江教授擔任主審,以保證教材質量。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參編學校及相關學科專家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使得編寫工作得以順利完成,在此深表謝意!
中藥炮製學的學科發展日新月異,新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對書中的疏漏不足之處,敬請教學人員和廣大讀者不吝賜教.為本書糾錯補遺。以利提高改進。